小黄门有些为难了。

    霍光则将那盘蛋炒饭端过来,挥了挥手示意小黄门离开。

    霍光轻轻一闻,蛋炒饭的香味扑鼻而来,唾液不自觉的便在嘴里开始分泌起来。

    他走到汉武帝身边,对汉武帝说道:“陛下,此也是太子殿下一番心意。

    光先愿替陛下试毒。”

    汉武帝面色不渝,也未说愿意,也未说不愿意。

    霍光见此,便知道汉武帝定然是想尝尝的,没等汉武帝吩咐,便盛了一点,吃了起来。

    吃到嘴里,霍光不禁眯起眼睛来,心里赞叹:“未曾想太子殿下竟然善烹。”

    许久霍光身体也没啥反应,霍光这才说道:“陛下,太子所作之菜颇为美味,软糯咸香,陛下可尝一尝,毕竟太子一番孝心。”

    汉武帝冷哼一声:“既然你劝朕,那朕就勉为其难,尝尝吧。”

    霍光这才将蛋炒饭端给汉武帝。

    汉武帝拿起一双箸夹了一些,品尝了一下,味道确实不错,但他还是冷哼一声:“堂堂一国储君,为讨好朕,竟学易牙,哼!”

    嘴里责备着刘据,却也没耽误汉武帝吃,一箸一箸没一会便将一盘蛋炒饭吃完了。

    霍光抬头轻瞄了汉武帝一眼,发现汉武帝眯着眼一脸惬意的坐在坐榻上。

    他便知,恐怕今日之后,刘据的太子之位算是又稳当了下来。

    至于太子,在为汉武帝做完蛋炒饭后便回到太子宫,被汉武帝训斥了一番的刘据心里不禁有些烦躁,坐立不安,便开口道:“来人,去将进儿给我叫来。”

    “唯。”侍从应道,接着便按照刘据的吩咐前去找刘进去了。

    刘进知晓太子找自己,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跟着侍从到了太子处。

    此时太子已经令人准备了些酒菜,他独自一人已经饮上了。

    “父亲,你找我?”刘进看到刘据正在喝闷酒,走过去开口问道。

    刘据指着旁边的位置说道:“坐。”

    刘进行了一礼,便坐了下来。

    刘据举起杯子对刘进道:“陪为父喝点。”

    刘进看出刘据心情不是太好了,没有说话,举起酒杯陪着刘据喝了一杯。

    一杯酒下肚,刘进便问道:“父亲,今日面见陛下,可是不甚愉快?”

    刘据听自己儿子一问,不禁满腹牢骚起来:“我不过就是对父皇说许久见他,甚是想念,他便觉得我去看他便不怀好意,甚至还说我是去看他什么时候死。

    我辩解了一番,他还训斥了我。

    我,我……

    唉!”

    说到最后,刘据不禁叹息一声。

    刘进一听,不禁莞尔,这不就是倔老头常态么,当即劝解说道:“父亲,此言差矣。

    皋鱼有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听闻光禄大夫金日磾其母病故,陛下下诏在甘泉宫为其目画像,命名为“休屠王阏氏”,金日磾每每看见画像便要下拜,对像啼哭,方才离开。

    其岂能不为无法再为其亲尽孝而遗憾?() ()

    陛下已是耳顺之年,父亲你也已有孙子,成祖辈,此时陛下依旧能训斥与你,岂不是人之幸事?”

    自己儿子这么一说,刘据一寻思,还真是这么回事,想了想自己还置气,实在是有点不应该,但当儿子面也不好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禁虎着一张脸道:“此理为父岂能不知,需要你多嘴?喝酒!”

    说着端起酒杯对着刘进一举。

    刘进不禁暗笑,心里想着“这当爹的,全身上下最硬的就是这张嘴了。”

    也未辩驳,刘进举起酒杯与刘据对饮起来。

    喝了片刻,刘据继续向刘进说道:“临行之前,我便前往膳房将你教我的金包银做了出来,也不知陛下吃未吃。”

    刘进点点头:“父亲,陛下吃或不吃,都无关系,至少父亲你心意已经到了。

    且皇后处也不可厚此薄彼,不如明日前去长秋宫,为皇后尽孝一番吧。”

    刘据点了点头。

    此时刘据已经有几分醉意了,刘进看时候也不早了,没再黏糊,当即将杯中酒喝完便对刘据说道:“宫中尚有一些事情处理,父亲,我先告辞了。”

    刘据挥挥手:“去吧。”

    听此,刘进起身向刘据行礼便告退了。

    出了房间,刘进看着天空,心情复杂的念叨了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说完,刘进没有再说话,而是看着远处的天空,久久未有反应,也不知过了多久,刘进长叹一声,前去办公之处,处理宫中事务去了。

    按照惯例,每年八月,便是皇室祭祀宗祠的日子,祭祀物品一般是酎和太牢,酎或者称之为九醖,又或者称之为醇酎。

    太牢则是用牛、羊、猪三牲。

    所谓酎便是经过两次或多次复酿的重酿酒。

    同样,通常也是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的时候。

    当年元鼎五年,汉武帝就曾经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个列侯的爵位。

    因此整个大汉所有诸侯王、列侯没有不重视的,早早就已经准备好“酎金”准备前来给汉武帝敬献了。

    秦汉时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属国的君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夺爵、削地。

    且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藩属国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也都由大鸿胪承办礼仪事务。

    因为这次宗庙祭祀涉及最多的便是诸侯国打交道,因此一般而言,此事由大鸿胪牵头,其他九卿配合此事。

    但此事因种种原因,大鸿胪人选暂时却缺席了,但再不进行,恐怕八月都快要结束了,因此丞相刘屈氂只能再次向汉武帝送上了确定大鸿胪人选的奏疏。

    汉武帝看完奏疏,一想也确实应当定下来,想着昨日吃的蛋炒饭,他沉吟了一番,写下一封任命诏书,令原长陵令、高寝郎田千秋任大鸿胪。

章节目录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仙途.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仙途.cs并收藏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