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撇过头,眼泪湿透了枕巾,她在林多福面前装得坚强,可是见到老刘氏,心里头的委屈酸楚再也掩不住,直接呜呜哭出了声。

    老刘氏弯下佝偻的腰,小心翼翼避开小四,心疼地抱住刘氏,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擦拭着刘氏的泪:“哭出来,哭出来也好,别憋着,娘在呢,你哭畅快些。”

    “娘啊,我这四小子,以后可怎么办啊......”

    低低的呜咽在房里回荡,林多福站在风雪的门口,手覆上自己的肚子,怅然望着四四方方下着白雪的小院天空。

    在古代,没钱苦,没地位也苦,亲人生病无医可治,亦是伤心之苦。

    而她,能古今穿梭,又拥有超强的复刻能力,能为这些人做些什么呢?

    如果,她想学医,还来得及吗?

    屋外,孟鹤云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他的心情异常沉重,因为从村人口中听到的关于林满福的传言,让他不禁感到格外震惊和出离愤怒。

    他推开家门,就见到站在屋外,迷茫看雪的林多福。

    “怎么在外面,进屋去。”孟鹤云赶紧走上前,揽住林多福肩膀。林多福回神,为他拂去肩头的雪花:“打听到什么了?”

    孟鹤云沉默片刻,将听到的传言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多福。

    他的声音低沉:“多多,那块导致小四畸形的石头,我怀疑是林满福埋下的。”

    林多福听后,默默点头,她也觉得如此。她知道林满福不是善类,却没想到林满福利用先知,竟然恶毒至此。

    “她现在在哪里?”林多福问。

    孟鹤云捏紧了手,恨恨捶在床边:“孟阿大家因为她大闹一场的缘故已经分家,而她和孟二狗,以卖杂货为由去了南方。”

    “看来是早有预谋。”林多福喃喃自语,透过房门,好似能看到刘氏旁边的小四,她咬牙道,“我们不能就这样放过她。她害得小四失去健康,还差点害了我们的孩子。”

    “她留不得了,再留下去,只怕祸患更大。”孟鹤云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决然。

    “我会让姜昆派人去南方寻找满福和孟二狗的踪迹,同时也会让堂哥在村里加强防范,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大雪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但孟鹤云和林多福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焰。

    又过了两日,大雪终歇。

    孟鹤云马上要迎来岁考,孟三驾着马车送他去县城,顺便去县衙拜托姜昆调查林满福的行踪,而林多福则在家一边照顾刘氏,一边着手年节的相关事宜。

    十二月的孟家,忙碌而充实。

    林多福虽然大着肚子,但是她是家里的主心骨,她不用亲自动手,指挥着孟二、孟三,准备年货、打扫庭院、腌制腊味……忙忙碌碌间,倒是冲淡了小四之事的阴霾。

    孟二的亲事,在林多福有意推动下,刘氏允了。小四这般,刘氏现在管家的心愈发淡了。

    林多福觉得好,她便应下了。

    孟鹤云岁考在县学里得了甲等,排名从刚入学的十名开外,晋升到了甲班前三,他计划着在县学再学上半年,明年下半年则去更高级别的天水府府学就学。

    十二月底,孟鹤云回来,他先去了趟周大娘子的庄子,身为大哥,替孟二向金三娘求娶周大娘子。

    孟鹤云也和金三娘强调了小四的情况,金三娘也诚恳道,她们这般境遇,能得孟家毫无芥蒂来求亲,已是上天赐福,她和周大娘万不敢挑剔孟家的。

    既然两厢情愿,这婚事就定下了。

    两家人接着就按照礼法,一步步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这六礼,最终两人婚期定在了来年五月,农闲时分。

    日子过得飞快,刘氏出了月子,也迎来了除夕。这日,难得迎来了一个晴天。

    孟家的小院,有暖阳映着白雪,一家人忙碌中带着烟火气,显得分外温馨。尽管家中因小四的事情,弥漫着些许沉重的气息,但孟家人都心照不宣,不提此事,让这一天充满欢声笑语。

    孟二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他手中挥舞着菜刀,快速而准确地切割着食材,准备着年夜饭。可怜的孟三则在院子里劈着柴火,虽然心里有气,但他的动作沉稳有力,每一斧下去都能劈开结实的木柴。

    刘氏坐在堂屋铺着厚厚垫子的竹椅上,手中拿着针线,为小四的新衣缝上最后一针,她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忧虑,但眼中更多的是慈爱。小四已经会吐泡泡,忽略掉手脚,光看那白白净净的小脸蛋,别提多可爱了。

    “山子,赶紧劈,晚上还得洗漱,这点柴火可不够用。”刘氏眼看着孟三砍柴的节奏越来越慢,立马提醒。

    孟三欲哭无泪,还以为来了个小四,以后终于可以放过他,薅小四的羊毛了。

    结果……倒霉的还是他!

    可是,能怎么办,一屋子人都欺负他,他只能忍气吞声继续劈柴。

    林多福坐在刘氏旁边,逗弄了一会小四后,见孟鹤云终于写完了对联出来,于是便当仁不让指挥着孟鹤云贴春联、挂灯笼,将小院装点得喜庆而热闹。

    孟鹤云将一副春联贴好,回头对林多福笑道:“这春联贴得如何?”

    林多福满意地点点头,说:“不错,字迹工整,寓意也好。夫君,你的字真是越来越有长进了。”

    孟鹤云温和笑笑:“都亏夫人教导有方。”

    林多福笑着嗔怪道:“你就贫嘴吧。不过话说回来,这灯笼还得挂高一些,别让大丫、二丫来玩的时候碰到了。”

    孟鹤云点头答应,将灯笼挂得更高了一些,然后回头对林多福说:“夫人,您看这样行吗?”

    林多福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打趣道:“夫君,你勤奋锻炼了一年的身体,终于有了用处,挂灯笼很不错啊!”

    孟鹤云闻言,笑着回应:“还有别的好处,等夫人生产完自然就晓得了。”

    嚯,如此虎狼之词,你也敢说,孟教授!

    林多福惊得瞪大眼睛。

    “想什么呢?我说的是抱孩子。”孟鹤云促狭地笑,“这哄孩子、抱孩子可是个要命的体力活。”

    呼。

    林多福为自己想黄,默默反省三秒钟。

    “开饭啦……!”

    孟二朝着大家喊了一声,孟三立马丢掉斧子,蹦跶到厨房:“娘,我先给二哥搬菜,柴火等会劈!”

    刘氏好笑地摇摇头,摇晃着摇篮,先哄小四睡觉。

    夜幕降临,火盆烧的旺旺的,驱赶了冬夜的寒冷,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孟二这次做的一部分是河北的传统菜,一部分是林多福的秘制菜。

    金毛狮子鱼、锅包肘子、鸡里蹦、烩南北、麻辣兔肉、铁锅大鹅,还有三色饺子、凉拌粉条、油炸果子、盐炒花生,满满摆了一大桌子。

    “哇~”

    孟三忍不住感叹,这是他十三年来,过得最丰盛的一个年了。孟石、刘氏也感叹,日子真的过好了啊!气派的砖瓦房,大大的院落,满桌子的饭菜,热热闹闹,一个都不缺的家人。

    刘氏感激的眼神看向林多福,她夹了大半条鱼肉给林多福:“这鱼肉酸甜口,多福,你爱吃的,多吃点!”

    金毛狮子鱼,这是河北石家庄的传统特色名菜,主要选用鲤鱼作为原料,经过油炸等烧制而成。其色泽金黄,鱼丝蓬松像狮子,吃起来酸甜适口。

    林多福尝了尝,味道确实很好!

    孟二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晚饭后,大家收拾完,孟三扛出林多福特意买的围炉煮茶的工具,她当时在县令府上看过,就念念不忘,现如今逢年节,终于置办上了。

    炉子点燃,拿出番薯、土豆、瓜子、花生,再煮上茶炉,马上就飘出一股浓浓的茶香。

    天上又开始飘雪,林多福坐在炉火旁,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北方的冬日,围炉看雪,真的好有意境。她脸上洋溢着南方小土豆独有的幸福笑容。

    孟鹤云坐在她的旁边,时不时给她拨动几下烤着的土豆和番薯。

    “大嫂,你还吃得下?”孟三看着土豆、番薯就觉得好撑。

    “你懂啥,这吃的是气氛。”

    孟三当然不懂,他只知道大嫂这样挺浪费粮食的。不过,也就大嫂才能干这事,换成家里任何人,都得被爹娘打!

    很快,小土豆烤熟了,孟鹤云轻轻为林多福剥了一个,还给她添了些热茶。

    林对福呼着气,沾了点酱油,吃得异常满足。

    距离子夜还很漫长,不如玩些游戏,林对福招呼孟二、孟三一起来玩。

    “我们来玩‘你画我猜’怎么样?”林多福兴奋地说,她从口袋里掏出几支炭笔。

    “孟三,你先在地上画,说好了,答案你得提前在旁边写好,用盖板盖住。我们来猜,猜对了的人,奖励一颗花生,十颗花生兑换一文钱,明天找我兑换!”

    “好主意!”孟三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他们轮流画画,其他人则猜测画的是什么。游戏中,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最后大家怀里都兜了一大把花生,连刘氏、孟石都有。

章节目录

不孕夫妻古今生娃发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柳如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如安并收藏不孕夫妻古今生娃发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