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挺身而出,无奈崔氏两姐妹身形高大,想拦都拦不住。

    小黄狗疯狂猛扑,却不敌崔氏二姐手上的棍棒。

    庄户人家,最不怕的就是狗。

    罗氏和秋姑两人,伸手把顾瑶护在身后。

    “看来,我猜得果然没错,是瑶丫头有身孕了。”

    两人下意识护着顾瑶肚子的动作,崔氏看得明明白白。

    “有身孕,没身孕与你无关。”秋姑身形不敌两人,可气势上却不想认输,已做好了干架的准备。

    “哟,大乔娘的安葬费都要四处借,如今竟到县城来开铺子。村里一下能借你几十两银子的,除了六叔家,只怕就剩下我们家姑爷了吧,是不是呀瑶丫头。”

    意外的是,崔氏丝毫没有动武的打算,她规规矩矩坐到炕头上,语气笃定。

    顾瑶没嫁人之前,崔氏没少打她,顾瑶又是个倔性子,打得越凶越不服软。

    每次都是她大哥和她娘,替她挨揍。

    崔氏这样横冲直闯找到这里,还带着她二姐,明显是有备而来的。

    顾瑶愣了片刻,思绪也慢慢回笼,看这阵势,躲是躲不了的。

    她轻轻拉开秋姑和罗氏,神色镇定,还地为姐妹俩倒好热茶。

    看得屋中几人一时怔住。

    她轻声细语,客气周到,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嫂子,二姐姐,你们莫怪。我近日刚搬到县城,正准备过几日回家去看你们呢。”

    这样斯文有礼的顾瑶,和之前那个倔驴性子的顾瑶,相差甚远。

    把崔氏都看懵了。

    “你少来这套,好端端的为何要到县城来,你夫君呢?”崔二姐,比自己妹妹性子还要泼几分,做事冲动,也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她把桌子一拍,粗声问道。

    顾瑶不慌不忙,“他回老家了,过段时日就来接我。”

    崔二姐,幸灾乐祸继续笑笑,说道:“都不要你了,还来接你,做梦吧。你都在找下家了,还要骗我小妹到何时?”

    崔二姐的小姑子,嫁到县城一商户家,顾瑶与媒婆见面的茶肆,正好就是她夫家的。

    没嫁人之前她就见过顾瑶,一回娘家就把此事告诉了崔二姐。

    崔二姐找到自己小妹,两人一琢磨,再结合罗氏最近的反常,还有方夫子离开槐花村的事实,大致也猜到了顾瑶如今的处境。

    两人一合计,今日就跟着罗氏来了县城,果然和她们猜想得大差不差。她们心中欢喜,自己哥哥的婚事有着落了。

    秋姑和罗氏一脸惨白。

    顾瑶却一脸淡定,“二姐姐,话可不要乱说,我夫君不要我了,我都不知道。他也没给我放妻书了,况且我的婚书还在了。”

    不知何时,顾瑶已拿出一封婚书,面不改色放到两人身旁的坑几上。

    “他只说,让我在县城好好安顿下来,如今我有了身孕,舟车劳顿怕滑胎,可没说要休我。”

    顾瑶不慌不忙,说得句句有理。

    崔二姐把婚书一看,也没挑出破绽,有些沉不住气了,“你胡说,我小姑子,明明就看到你在茶楼与媒婆见面。”

    这下顾瑶终于明白,姐妹俩今日来的目的,也后悔自己出门不够谨慎。

    “那定是她眼花了,谁会怀着身孕去找媒婆。”

    顾瑶不松口,两人又没亲眼看到,她们也不敢硬来。

    秋姑夫妇俩和罗氏在一旁,暗自松了一口气。

    崔氏不甘心又挑不出理,不服气道:“那姑爷为何走时,都没到家中同我说一声,倒便宜了外人。”

    这外人指的谁,秋姑心领神会,冷声道:“没办法,方夫子就信我这外人。我给她烧了三年的菜,我只拿我的工钱,不会三天两头问瑶瑶要银子,她这胎才养得好。”

    言外之意,她来县城做生意,都是托方既毓的福,照顾顾瑶也是方既毓的吩咐,与顾瑶没啥关系。

    “平儿媳妇,我们回去吧。等瑶瑶给方家生个大胖小子,少不了你那一份的。”罗氏也随声附和,就怕崔氏瞧出破绽,忙催她回家。

    方既毓的真实身份,只有顾瑶知道,她这样绕来绕去,把姐妹俩也饶晕了。

    崔氏有些动摇,方家出手向来阔绰,罗氏刚刚也说到她心坎上了,心中却做着最后的挣扎,不死心。

    “要养胎在村头院子不行,非要跑到县城来。既然你怀着方家的骨肉,为何那嬷嬷不留下来照看你。”

    崔氏她早就看出了,方夫子这个姑爷对顾瑶不上心,如今反复确认,就想窥探方夫子是不是已经舍弃了顾瑶。

    毕竟方夫子身份神秘,私下村中人经常议论,她也不敢贸然动顾瑶肚子的孩子。

    如果方家不在意顾瑶和肚里的孩子,银子捞不到,看顾瑶肚子也不大,她们就要打掉她肚子的孩子,让她嫁给她娘家大哥。

    这是姐妹俩来时,在路上就商量好的。

    屋内几人平复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了。

    “是我不想要林嬷嬷照顾我的,嫂子你也知道,我不喜欢她,就想要秋姐姐陪我。”

    “院子就剩我们两人,太过冷清没人气,我怕生下来的孩子,是个闷性子,就想住到县城来。这里人多。”

    崔氏始终半信半疑,“那姑爷的老家在何处,他回家做什么?”

    顾瑶真真假假兼着来,“他是长安人,到槐花村也是和家中长辈闹了脾气,此次回家,自然是要继承家中生意。”

    姐妹俩,短暂的眼神交流后,也不敢再轻举妄动,怕到时鸡飞蛋打。

    便借口,回家有事要忙。

    罗氏要同姐妹俩一起回去,崔氏大方让她留下照顾顾瑶。

    路上她得和自己二姐好好谋划,回去说服娘家人。

    两人走后,屋中的几人,才踏实下来。

    “瑶瑶,你哪来的婚书。”大乔憋了这么久,秋姑终于让他说话了,他问出了心中第一个疑问。

    夫妻俩送她来县城那日,就听她说,把婚书撕了。

    “我自己做的。”顾瑶应付两人有些耗费精力,她疲惫地坐进圈椅里。心疼地抚摸着,身边的小黄狗。

    夫妇俩听闻,又一次惊得张大了嘴。

    崔氏姐妹俩都不识字,之前顾瑶的纳妾契,也是顾瑶大哥发现的。

    崔氏脑子转得快,抢先一步瞒着自己公婆和小姑子,把这门婚事应了下来。

    顾瑶大哥也不敢反驳。

    “瑶瑶,你刚刚说的方夫子是长安人,是真的吗?”罗氏不死心又问一次,在她心中还想着方既毓能回头找顾瑶。

    “是,我刚刚说的都是真的。”

    罗氏看明白后,叹道:“这下,我也明白了,为何人家嫌弃咱们,断了也好,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

    而她们口中的方夫子,此时正带着子山和子风,在永州码头上船回长安。

    主仆三人不想声张,搭的客船。

    到了灵水大渡口,再转船,就能直接到长安。

    这几日,方既毓也能松懈一下,回到长安后,就要接任新的职位。

    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擢升四品中书舍人,圣旨都送到府上了。

    他十八岁三元及第高中状元后,皇上亲自点名让他进翰林院,任撰擢一职。

    虽只是个六品官,明眼人知道,章德帝要重用他。有他祖父为他铺路,加之他自己有勇有谋,以后仕途顺遂,封侯拜相也是早晚的事。

    只是,丞相萧鸣鹤却不答应,让方家的荣耀停驻了三年。

    不过现在也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

    方既毓放下手中的书信后,起身出了客房。

    子风要整理他的谍报和信件,子山便随他到甲板透气。

    天有些凉了,子山为他备了件鹤氅,踮着脚尖正欲为方既毓披上。

    方既毓见甲板上有人,转身就走。

    子山来不及收回动作,差点跌倒。

    “掌柜的,你听说了吗?顾娘子一家人都不知去何处了?”一个身穿短打的年轻小厮,凑近身旁穿凉衫的中年男子。

    “你说的可是槐花村的顾娘子,”中年男子提到顾瑶,就来了兴趣。

    子山认出了这两人,也是在永州码头上的船。

    看样子是槐花村附近的人。

    方既毓的脚步猛地停了下来,缓缓转身看向两人。

    “正是,之前你还相中她做……呵呵。”

    那小厮暧昧地笑出两声,没再说下去。

    “笑什么笑,男人都过不了美人关。那顾娘子,别说在槐花村,就是在永州县城,也难找几个有她那样的相貌,她一笑起来心都能化成水,只恨被人捷足先登了,不然,有可能就是我的姨太太了。”

    “你刚刚说她去何处了?”

    中年男子越说越来劲,继续追问。

    完全没在意旁边,一双闪着寒光刀锋一般的眼眸。

    “听说她和她夫君无端消失了,她娘家人都不知她们去了何处?”

    越传越离谱,竟成了消失。

    子山听后,恨不得上去一人一个耳光。

    见自己主子心事重重回了船舱,他也只好跟进去。

    方既毓平复好心中的波澜,拿出书籍翻阅起来。

    过了良久,他都不曾翻动一页,眼睛始终盯着书面。

    脑中却反复出现,‘她没回娘家,她去了何处?难道她瞒着娘家人,重新嫁人了。’

    心头倏忽冒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怒火。

    最终,他抬眸看向门口精神抖擞的子山。

    他的目光过于凌厉,看得子山浑身不对劲,想逃离。

    就听到方既毓冷不丁问道:“你可有把她送到家中。”

    子山一时茫然,问道:“二爷,你说的是何人。”

    “二爷,说的是顾娘子。”屋中的子风实在看不下去了,抢先提醒。

章节目录

前夫打脸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笃行有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笃行有福并收藏前夫打脸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