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P>

    泼皮破落户儿王熙凤笑得花枝乱颤,前仰后合,笑声震得屋里的自鸣钟都跟着共鸣。</P>

    “宝玉不住怡红院?哈哈哈哈——</P>

    唉哟老太太还是真心疼了,就那么又是搂着,又是哄着,说什么‘我的宝贝,若你不想住那里,就搬回我这里来就是了’。”</P>

    王熙凤学着贾母哄宝玉的样子,还真是惟妙惟肖。</P>

    “老爷也罢了,太太的脸上立马就不自在了。</P>

    其实照我说啊,宝玉搬出园子去,倒也正好儿。</P>

    反正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全都搬进大观园去了,老太太跟前也寂寞,她又爱热闹,这下子,只能见天儿有事没事老拽着我说话儿。</P>

    我又不能不陪着,还得管着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这从早到晚的,哪一时不是团团转啊?</P>

    你倒狠,就一句‘既然宝兄弟不愿住大观园,那么让他们小哥儿三个一道儿去书院寄宿,正是认真读书的正经好事情’,当时就吓得宝玉一张脸儿全都绿了。</P>

    哈哈哈哈——</P>

    这府里从上到下,连老爷都不敢当着老太太的面儿把宝玉逼成那个样儿,你这是逆天了哈哈哈哈——”</P>

    .</P>

    王熙凤知道贾母最疼宝玉,所以她一向都是各种变着法子地对宝玉好,其实还是为了在贾母面前买好而已。</P>

    早先这荣国府是贾政的,宝玉以后就是荣国府的继承人,所以王熙凤在这荣国府里头,也不过是个临时的管家罢了。</P>

    什么时候宝玉娶了媳妇,人家“宝二奶奶”才是名正言顺的荣国府掌家大奶奶。</P>

    至于“借调”来的“琏二奶奶”,当时候当然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没你的事儿了。</P>

    而且即便是暂时没有把“宝二奶奶”正式娶进门,人家王夫人也预备好了把“预备役宝二奶奶”宝钗顶上了枪膛。</P>

    王熙凤若是不能得到贾母信任,不巴结好了贾政的夫人二太太,随时就会“被出局”。</P>

    但是,如今可不一样了。</P>

    贾琏不动声色之间就成了荣国府的家主,而且还是皇上开了口的,所以王熙凤作为琏二奶奶,她这个名正言顺的掌家位置算是坐定了。</P>

    既然不用再担心还会有什么“宝二奶奶”来随时把自己轰回贾赦的荣国府老宅,王熙凤对宝玉以后到底会娶谁当宝二奶奶,也就放松了警惕,对宝玉自然也没那么在意了。</P>

    自打二月二十二,一众兄弟姐妹都搬进了大观园,到今天才不过十几天而已。</P>

    宝玉就从一开头得知亲姐姐让自己搬进大观园的欢天喜地,到如今苦着脸像吃了死苍蝇。</P>

    这样的热闹,王熙凤当然是高高兴兴当笑话看。</P>

    .</P>

    与王熙凤不同,贾琏其实并不是把这些事情当笑话来看的。</P>

    他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贾家的将来。</P>

    因为贾家的将来,直接关乎他自己的将来。</P>

    毕竟这是在红楼世界里。</P>

    毕竟在这个世界里,人是脱离不开家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谁能在覆巢之下独善其身。</P>

    同一个家族当中,对内可以争竞,但对外就必须是同一个阵营。</P>

    在这阵营里,每个人的前途,都事关整个家族的前途;而整个家族的前途,则几乎可以决定每个人的前途。</P>

    多一个为官作宰的兄弟,整个家族就多了一股可以互相援引的力量。</P>

    多一个嫁入高门的姐妹,整个家族也多了一分能够在关键时刻的倚仗。</P>

    这才真真正正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P>

    所以,贾琏做的这些打算,都是为了能让自己的三个小兄弟以后能够走上正途,至少不要走上歪路。</P>

    .</P>

    贾琏由着王熙凤笑得差不多了,才问道:</P>

    “明儿是清明节,年例祭祀预备好了不曾?</P>() ()

    大老爷是个什么也不干的,二老爷说头疼,说不得明天还是我打头儿,带着宝玉、环儿、琮儿和兰哥儿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去。</P>

    珍大哥也说头疼,蓉儿叫人来送信儿,告诉说东府那头儿明儿是他带着同族中几个人一起也去前往祭拜。”</P>

    王熙凤赶紧道:</P>

    “都预备下了,知道你这些日子衙门里头忙,家里的事情我都经着心呢。</P>

    三月初三,三妹妹生日那天,连宫里的娘娘都打发两个小太监送了几件玩器来,你倒给忙忘了。</P>

    幸亏还不是有我?</P>

    虽不大办,也还摆了几桌酒,叫咱们自己的小戏子唱了两出戏?连带你我给三妹妹送的寿仪,我一点儿没落下。</P>

    三妹妹生辰那天,换了礼服到各处行礼,你又在外头忙了一整天,人家三妹妹一天里头巴巴往咱们这屋里来了三四回,晚上等到了关园子门的时辰,还不见你,这才不得已才回去的。”</P>

    贾琏自失地摇头一笑:</P>

    “那天真真儿是忙忘了。</P>

    这阵子不仅仅是衙门里头的事情多,书友先生那边的应酬也多。</P>

    春闱一过,进京赴考的读书人也得了闲儿,京城里的文人聚会就多了。</P>

    何况今年的状元和探花又是书友先生的高足,书院里头几乎天天接到有人送帖子来请书友先生和我。</P>

    其实我又不在书院教书,今年中状元的王彧和中了探花的程一尘,那都是书友先生教出来的,我说我就都不去了。</P>

    可书友先生死活不答应,说都是替我挑拣过了的,十个请帖里头替我回了一大半,剩下的还是得我去。</P>

    我也明白,书友先生是一片苦心,或是为了让我与那些科举清贵多多相识,或是为了让我与他在朝中的故旧多多走动,也都是为了以后我在官场上的升迁。”</P>

    “升迁?你都三品官儿了,还升迁?</P>

    你可别忘了,咱们大老爷世袭了正一品的一等将军,等你袭爵,怎么也是个二品的二等将军。”</P>

    你看,王熙凤没见识的水准立刻就显现出来了吧?</P>

    贾琏看着王熙凤直摇头:</P>

    “我才不稀罕那个二等将军的爵位呢。</P>

    平时是个虚衔,半点实权也没有。</P>

    可一旦朝廷有战事,一道圣旨下来,说不得立马就披挂上阵。”</P>

    “哟,瞧你这架势,你这是还想再当个荣国公啊?啧啧啧。”</P>

    王熙凤嘬着牙花子,嘴角却是带着笑。</P>

    毕竟贾琏官儿越大,王熙凤的诰命夫人品级也越高。</P>

    若是真能当国公夫人,谁还稀罕当二等将军夫人啊?</P>

    .</P>

    贾琏没接王熙凤的话茬,只是忽然“咦?”了一声,自言自语道:</P>

    “不对啊,咱们娘娘都封妃一年多了,怎么娘娘的亲爹连个官都不升啊?</P>

    眼下春闱过了,正是官员升迁调任之时,这时候还没动静,也忒不给‘国丈’点儿面子了吧?</P>

    还有宝玉这‘小国舅’,也没得个什么‘皇子伴读’之类的恩荫……”</P>

    贾琏忽然想起什么,问王熙凤:</P>

    “这两天,娘娘派人给家里送过什么东西、带过什么话没有?说详细些。”</P>

    王熙凤听得莫名其妙,咋舌道:</P>

    “没什么啊。</P>

    不就初三那天,娘娘派了两个小太监来家里,给三姑娘送了两个藤编的花盒。</P>

    看着倒是挺精巧好看的,编成个花生的样式,也不贵重,不过是哄小孩子的玩意儿。</P>

    小太监说,娘娘让带话来,说本打算赏个砚台,后来想着家里已经有了,就改为赏这个了。</P>

    哦,还跟太太说,若是家里的砚台不好,等以后再赏。”</P>

    “什么?”</P>

    贾琏瞬间目光灼灼。</P>

    “哼哼,她们倒是会打哑谜。”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改气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最夜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夜花并收藏我在红楼改气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