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姜依言往前跪挪了两步,皇后略一抬眸,便暗暗吃惊。果然是祸水红颜,难怪梁藏旭那晚会动凡心。

    可她不好问那夜的事,她揣测,是梁藏旭先被沈琼枝灌了药,又误打误撞遇到此女,此女才被临幸。

    若捅破这层窗户纸,于自己,于武安侯,脸上都不好看。

    皇后假意镇定地摩挲着小指的金护甲,音色平和:“倒是个美人坯子,旭儿,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

    “儿臣还在考虑。”梁藏旭垂眸,语气不辩喜怒。

    皇后见他一副淡然模样,心里有了底。再看低眉顺目的赵良姜,态度不由冷淡:“本宫听闻你是衣冠女,中秋夜裴婕妤发了高热,你不在掖庭好好伺候,为什么会到太闲池?”

    东宫中居心叵测,想要借机上位的宫女甚多,可没有得到皇后允许就狐媚太子,还成功了的,目前只有赵良姜一人。

    她怎能留赵良姜?

    同样的说辞,梁藏旭已经问了赵良姜两回。这次,她没有急着作答。

    一旁的薛昭仪薛采瑜却莞尔一笑:“皇后娘娘,实不相瞒,嫔妾今日过来,也正是为了此事。”

    薛采瑜才诞下德昭公主不久,平时因体弱多病的缘故,不常到坤宁宫走动。皇后还惊讶,今天是什么风,把她给吹来了。

    “难道此事和你有关?”

    薛采瑜回道:“先父曾在礼部供职,与良姜的父亲私交甚笃,嫔妾和良姜自小便认识。中秋夜宴嫔妾正好身体不适,念着她在宫中也无亲眷,便邀她到宫中,想让她陪我散散心。

    “她这孩子,自小脑子就不太灵光,也不知怎么就冲撞了殿下,惹出这样的事情来。皇后娘娘,若是您和殿下都觉得良姜的身份不妥当,嫔妾斗胆把良姜调到关雎宫,好让嫔妾在宫中也有个伴。”

    关雎宫就在太闲池附近,这也解释通了,当夜赵良姜怎么会在那附近。

    梁藏旭神色复杂,又看向赵良姜,“孤问你时,你为何撒谎?”

    “奴、奴婢不想牵扯到昭仪娘娘,奴婢担心殿下怀疑我们这些衣冠女暗中还勾连着。”赵良姜声音软糯,娇娇柔柔的,好像真的害怕极了。

    皇后正巴不得把赵良姜送走。

    “有什么好忌讳的?掖庭里那么多衣冠子女,哪几个相熟的私下不互相扶持。既然你们姐妹情深,薛昭仪又有心让你去关雎宫,本宫便应允了这件事。你服侍旭儿一场,本宫自会给你封赏。”

    “若能如此,嫔妾就谢娘娘和殿下美意了。”薛采瑜柔声道。

    这时,赵良姜抬眸睨了眼梁藏旭。那神色哀怨婉转,让梁藏旭有些心猿意马。梁藏旭又想起那夜光景,知她要被送到关雎宫,不由转了转手中佛珠。

    “薛嫔母,母后,儿臣想将她留下。”

    “留下?”皇后错愕。

    梁藏旭复又道:“她既然已经承宠,自当留在东宫,还望薛嫔目割爱。”

    “殿下有心,嫔妾又怎能不允?”薛采瑜一时惋惜,“只是我这妹妹心性单纯,还希望殿下日后能多多照拂。”

    明面上,薛采瑜是不好拒绝了。就连皇后,也找不到理由驳斥。

    她不免气闷,呵斥赵良姜。

    “你还不谢恩?”

    赵良姜不曾露出什么狂喜之色,忙规矩地拜道:“奴婢谢皇后娘娘,谢太子殿下恩典。”她柔顺恭敬的神色,倒是让皇后稍感欣慰。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喜欢兴风作浪的女子。

    皇后稍假辞色,又道:“旭儿,再过半个月,宁王世子就满月了,你也该抽出空来,早日册立太子妃,生下小世子才是。改明儿我让苏安给你送去选妃的册子,你好好看看。这事在入冬前必须定下来,你父王还等着抱孙子呢。”

    “儿臣知道。”梁藏旭面无表情,应了一句,便不再言语。

    皇后只要能看见他,必然会提起册立太子妃一事。她并不喜欢赵良姜,也不会让地位低贱的赵良姜成为太子妃。

    此番话,也是为了敲打梁藏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赵良姜身上。

    **

    赵良姜离开坤宁宫的时候,追上了薛采瑜。

    “姐姐,等一等。”

    薛采瑜停下步子。她年长赵良姜六岁,少年时,她们两家宅邸相对,赵良姜从发髻覆额开始,就学会跟在她后面,“姐姐姐姐”地唤了。

    只因两家人都涉及了前太子和皇长子的夺嫡之争,她们这对难姐难妹最后都在掖庭相见。她们当时亲人俱丧,互相扶持,友谊更胜从前。

    对赵良姜勾引梁藏旭的计划,薛采瑜后知后觉,担心赵良姜被梁藏旭猜忌,才拖着病体到坤宁宫请安,帮赵良姜化解了一场危机。

    赵良姜再见她,心中又是一软,“姐姐,这次谢谢你。”

    “你我之间,何必言谢。倒是你,突然做了这样的事,害我好一阵担心。”薛采瑜说着,轻声咳嗽起来。

    赵良姜见她穿得单薄,便知她是火急火燎赶过来的,不禁握住她的手:“对不起,下次我再也不鲁莽行事了。姐姐,你这病可让太医瞧过了?”

    “都是老毛病,不打紧。王太医已经替我开了方子,你不要担心。”

    她口中的王太医,本名王怀瑾,如今是万贵妃跟前的红人。王怀瑾昔年还只是太医署中的小吏目,有一年京中瘟疫肆虐,王怀瑾还曾给薛采瑜看过病。没想到几年后,他们会各自升了品级,在宫中重逢。

    有王怀瑾的照拂,赵良姜自是放心了许多。她怕薛采瑜抱着小公主劳累,便不再多言,只道:“姐姐好生休息,过段时间,我再去看你。”

    薛采瑜点点头,款款向前去了。

    *

    入东宫后,赵良姜很快被梁藏旭册封为昭训。只是他忙于政务,东宫一切琐事,都交给了荀颉打理。

    赵良姜想,他忙于政务是假,防备自己是真。毕竟偶遇来得蹊跷,三言两语不能彻底打消他的疑虑。

    只是他若怀疑,为何还册封她?

    荀颉把赵良姜带到了承恩殿西侧的宜春宫,宽和道:“昭训娘娘,以后这就是您的寝宫。咱们东宫没有比您位份更高的,里面三间屋子,您可以随便挑一间住着。”

    “多谢荀公公。”赵良姜发现,荀颉身侧还跟着两个粉装宫婢,模样都很清秀。

    赵良姜想到什么,不由道:“荀公公,我原有一个姐妹在栖霞宫,现在被调到谢昭容的宫中了,我和她姐妹一场,想着能把她接过来,不知道可不可以?”

    荀颉道:“娘娘只消告诉我她的名字,咱家自会办妥。”

    “青鹂,青色的青,黄鹂的骊。”

    按规矩,昭训身边只能留两名贴身宫婢,赵良姜已经选了一名,荀颉带来的两名宫婢,赵良姜也只挑了其中一个顺眼的,剩下的让荀颉带回去了。

    那奴婢上前一步,对赵良姜行礼道:“雉锦见过昭训娘娘。”

    青鹂天真活泼,雉锦恭谨温柔,一动一静,倒是合赵良姜的胃口。赵良姜初来乍到,想要快速了解东宫,只能通过雉锦。

    “雉锦,你既然跟了我,以后便是我的人了。你应该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什么。”赵良姜在闺阁中也有过被服侍的日子,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必得敲打她。

    雉锦忙道:“娘娘放心,奴婢绝不敢有二心。”

    她也不知道赵良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但凭她能成为东宫第一位女主子,便不敢心生怠慢。

    赵良姜被封昭训后,梁藏旭例行赏赐,她从赏赐中挑了一支玛瑙簪子,赠给了雉锦。雉锦受宠若惊,随后赵良姜问她什么,她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七月初,黄河决堤,淹没了附近数公里的良田房舍,梁藏旭为赈灾之事一直忙不开身。七月下旬,便有人举报工部尚书娄敬修筑的堤坝存在质量问题,此案又牵扯出一桩震惊朝野的贪腐案。

    现在,梁藏旭还在审理这桩案子,光天殿内彻夜灯火通明,东宫的后宫却是一片荒凉。

    东宫除了赵良姜这位昭训主子,说得上话的就是伺候梁藏旭多年的大丫鬟麝月和琉璃。但赵良姜入宫当日,两个人都没看见。

    “可恶,真是太可恶了。”这天,青鹂从东宫膳房回来,还没有进屋就骂骂咧咧。

    赵良姜正在描画糕点样式,被她打扰了思路。把青鹂接到东宫的时候,她还欢喜得很,念叨着赵良姜苟富贵没相忘,但呆了两天就坐不住了。

    一开始东宫众人都捧着赵良姜,但等赵良姜连着两天给梁藏旭送点心被拒之门外后,她们当即变了脸色。便是知道赵良姜这两天来月信身体不适,青鹂去膳房想要姜和红糖,她们也一概说没有。

    “娘娘,您好歹是半大不大的主子,哪有奴才这么轻慢主子的?”青鹂夸张地模仿着膳房那几个宫婢和内侍,“我明明看到姜块在篮子里,她们说没有,我要抢,他们就说是给殿下熬鸡汤用的,没有娘娘的份。殿下素来吃素,哪里喝什么鸡汤?再这样下去,她们还想饿死娘娘不成?”

    赵良姜眸无波澜:“我虽是昭训,到底不是太子妃,又不得殿下宠爱,她们嫉妒我从衣冠子变成她们的主子,所以变着法撒气,也不难理解。”

    青鹂不置可否。

    “我看一定是麝月,要不就是琉璃唆使的,不然她们没有那么大胆子。”

    一旁的雉锦好奇问:“所以,姜和红糖都没有要到吗?”

    “还是拿到了。”青鹂从怀里取出一块红糖和老姜,“我跟她们闹,让福林听见,才要到的。但她们硬说东宫炭火不够,也不给我在膳房生火。”

    内侍福林在东宫膳房供职,赵良姜入宫后就打点过了,福林对她们倒是格外关照。但他能做的有限。

    赵良姜放下笔,想了想道:“今天还是要想办法给殿下送点心。青鹂,你随我去一趟尚食局吧。”

章节目录

把清冷太子拉下神坛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张部尚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部尚书并收藏把清冷太子拉下神坛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