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甜也没反对,笑眯眯的冲宋家兄弟摆摆手:“那我先走了,再见啊。”

    宋振农那视线都恨不能黏在王田甜的身上跟着王甜甜走了。王大夫很不满:“行了,药也抓了,你们赶紧回去吧,这一会儿可就天黑了。”

    宋二嫂是完全没察觉到什么的,笑眯眯的拽自己的男人:“咱们走吧,今儿大夫只开了三天的药,说我这身体调理的差不多了,我刚在集市买了两斤猪头肉,给咱妈分一半儿,剩下的咱们晚上吃。”

    宋二哥笑眯眯的点头应了,带着媳妇儿出门,长腿一跨,直接上了自行车,冲后面宋婆子打个招呼,脚一踩人就窜出去了。

    剩下宋婆子在原地等了一分钟,忍不住伸手戳宋振农的后背:“你还打算看多久?”

    宋振农叹口气:“我倒是想一直看呢,人家不让看啊。走吧,咱们也回家,你现在上来还是等我骑开了再上来?”

    宋婆子侧身一屁股坐在后面:“走吧,年轻力壮的,能受不住这点儿力气?”先坐上去分量重,没点儿力气支不起车子,就没办法骑。后面骑开了再上去就只有一点儿冲击力,还是很好把握的。

    宋振农也不在意,伸手一拧车把就骑着车子冲出去了:“妈,你来几次了,你对这王甜甜有印象吗?”

    “看上人家了?”宋婆子自己一琢磨:“倒是门当户对啊,你看人家家里,大哥是当大夫的,那当大夫的不少钱,你二嫂还打听过说人家有生子方,这有生子方,放在咱们乡下地方,那就是下金鸡蛋的老母鸡了。日后这钱还是水一样源源不断?咱们家虽然不缺钱,但是娶个这样的总比娶个家里一贫如洗的好。”

    宋振农笑呵呵的:“不得了啊,妈,你现在会说成语了,还一说就是好几个。”

    宋婆子冷笑:“当你妈没去过学校啊?光听那些学生老师们说话我就能学好几个词语,现在说的不是我会不会说话,现在说的是你这亲事,你真看上了?那我回头找人给你说说?”

    “行啊,妈你可得尽快,人家可是高中生,估计很多人想打主意呢。”宋振农说道,顺便算了下日子,今儿是周日,明天周一要上学,要不然,自己明天去个县城,先找王甜甜说说自己的心意?

    要不然她万一不喜欢自己的话,那急慌慌的上门提亲是不是就要被拒绝了?一旦被拒绝,就自家老妈的性子,肯定是不会愿意来第二次了。

    增加困难嘛,所以最好还是先问问。

    宋婆子在后面絮絮叨叨的:“这王大夫医术是挺好,就是吧,开的药材有点儿贵,给你二嫂还开了什么参,我的个老天爷啊,那带参字的,是不是都特别贵?也得亏是你二哥现在能赚钱了,要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停顿了片刻,宋婆子继续说道:“咱们家现在日子,可都是老五带回来的。你想想,要是没老五这生意,你大哥结婚生孩子,你大嫂坐月子,你二嫂要吃药,你三嫂身体不好,老五还要上学,就指望我那一个月十块钱,那可真是没法过了啊。”

    看大夫不花钱,花钱的都是吃药。再说月子里的人也得吃好点儿,不然没奶水,小孩儿也养不好,那买奶粉多贵啊,他们乡下地头就没见过有人买。

    宁愿刚出生的小孩儿就喝面汤或者米汤。

    宋振农就当没听见,他是最不喜欢这种唠叨旧事的话题了,以前日子过的好不好,那不都已经过去了吗?现在日子过得好,那就接着过,争取过的更好点儿,这不就完事儿了吗?

    反正母子俩说不到一起去,这也是宋婆子不喜欢自家这个老四的原因——你跟他说个话都费劲儿。不像是老三,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十分捧场,你说谁坏话,他就跟着点头,你说谁好,他就绞尽脑汁找那人的优点。

    就算说个反对话,那也是拐了十七八个弯儿的,让你不光不会生气,还会很赞同。

    要不怎么说,这人就得会说话呢,你看不会说话的,连亲妈都嫌弃。

    宋婆子一边在心里腹诽,一边还盘算着这王甜甜的事儿。她虽然就来过两次,但是也多多少少是知道点儿事情的——比如说,人大赵庄就比较有钱,比他们向阳村还有钱。

    向阳村没分地之前,大队也就两头驴子,谁家要去拉煤都得预约。人大赵庄呢,专门有牲口棚,养着七八头牛,两三匹马,还有骡子和驴子。光从品类上来看,你就能分出这两个大队的贫富了。

    大队有钱,那肯定是下面的队员们也有钱。你看人王大夫穿的,衣服上都不见补丁,这两年大家虽然是能吃饱饭了,但谁家的衣服上会没个补丁?

    王大夫兄妹俩就全都没有。

    还有,人王大夫长的壮实,王甜甜那姑娘白净,还上高中。

    家里没钱的,谁会让姑娘在家白养着?还给供上学?做梦呢吧。

    既然人家这日子不错,那和宋家就算是门当户对,这样的婚事可就不能和老大老二时候那样办。老大是没花钱,老二是没花钱,老三倒是花钱了,不过因为他长得好,老三家的明显是自己和他处对象的,这聘礼自然也没要太高。

    到老四这儿了,那得求娶,毕竟是自家儿子看上了人家闺女。

    宋婆子虽然偏心吧,但是这婚姻大事儿,事关儿子的一生幸福,她觉得自己很是大度的,绝不和宋振农这破孩子计较。

    那这婚事就得花大钱了。

    按照村子里的习俗,得给人姑娘买两身衣服,得给人家送四样礼,还得给人家改口费什么的。这点儿钱在她看来不算什么了,重要的是新房的整治。

    虽然新房子是盖好了,但是老四睡的还是原先的旧木板床,也就够一个人睡觉的。得换成大的,屋子不得再添个衣柜?现在年轻人流行买手表,或者首饰,这个也得准备。

    至于新被子什么的,这是嫁妆,该女方考虑的。

    她是完全没想到,这婚事也有可能不成。

    娘儿俩各有心思,一路到家,宋老五已经在房檐下坐着了,天气热,就光穿个大裤衩和背心,手里拿着个蒲扇摇啊摇的,眼睛盯着地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呢。

    “老五,下班了?”宋婆子率先问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肚子饿不?你先等等,我这就做饭去。”

    想着又有点儿心气不顺,骂老三家的:“都不知道出来做个饭,我回来晚了你们还都不吃饭了是不是?那我要不回来你们是不是都得饿死?”

    老大老二分家走了,以前李薇看在钱的分子上会来做个饭,但现在坐月子嘛,也没空。老二家的从大赵庄回来就直接回家了,谁来这边做饭?

    宋婆子一看老五刚才坐在小板凳上的样子就觉得可怜——一下午没吃喝,那不得饿坏了?

    老三家的是身体弱,又不是下不了床。

    她本来盘算一路老四的事儿,心里高高兴兴的,结果一进门看冷锅冷灶,这心里就忍不住扑腾了一把火,一边站在灶台前切黄瓜,一边骂:“一天三顿给你吃几十块钱的药,你现在是懒得连个锅都不洗了。”

    上午吃饭的锅还在冷水里泡着呢。

    老三媳妇儿那边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就好像屋子里没人一样。宋婆子自己骂骂咧咧半天,没个回应的,也觉得嘴干没意思,索性就停住不骂了。

    宋老五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他一直低头想事情呢,虽然能听见宋婆子骂人,但宋婆子哪天不骂人?

    老四当然不会去为老三家的解围,反正和他也没说啥关系。

    一院子没声音,到宋婆子终于做好饭,宋老三回来了,兴冲冲的就找宋婆子来了:“妈,告诉你个好消息。”

    宋婆子给他个眼刀——虽然不骂,但也绝对没有好脸色。

    宋老三也不知道是真没看见还是假没看见,反正还是兴冲冲的:“我媳妇儿怀孕了,你又要当奶奶了,你能抱上大胖孙子了,高兴不高兴?”

    宋婆子不高兴,宋婆子还觉得不可思议:“大夫不说了让她好好养着,至少得养半年呢吗?你们着急什么呢?我这做婆婆的都不着急,你们一个个的,着急啥?”

    老二家的这样,怎么老三家的还这样?

    她在村子里也没恶名啊,为啥一个个的,就非得那么着急呢?生孩子这事儿,你看缘分啊,缘分到了自然能生了,不能生也没关系,她不强求,她都不强求了,为啥做儿媳妇儿的就非得要折腾自己的身体?

    怎么她家和别人家就非得反着来?

    “那不是巧了吗?”宋老三搓手,有点儿小尴尬,但更多的是高兴。男人嘛,媳妇儿没生孩子之前没啥大期望,反正新婚嘛,两口子更幸福。

    可一旦知道媳妇儿有了,这态度就不一样了,那可是自己的血脉传承啊,激动啊,兴奋啊,恨不能出去跑两圈——这不,宋老三就是刚出去跑几圈回来的。

章节目录

八零富一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悄然花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悄然花开并收藏八零富一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