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全有个弟弟,是这山里远近闻名的大人物,他在县城当官。

    在柳沟人心里,公社干部都是威风凛凛的厉害人,而李福军是能管公社干部的人,那不是一般的厉害。

    李福军刚在县城工作时,娶了县里老领导的女儿为妻,他夫人受不了山里冷,自打公婆故去,就再也没回过山中过年,连女儿小慧也习惯跟着在姥姥家过节的。

    小慧正是李翠翠最为羡慕的人。

    小时候,羡慕她有漂亮裙子、精致小皮鞋,有吃不完的糖果,还吃过巧克力……长大了,李翠翠似乎找到了她俩差异的根源,她羡慕的聚焦点,变成了小慧的非农户口。

    两人同根同源,都姓李,都有当领导的爹,生活处境却是截然不同,归根结底,李翠翠最为羡慕小慧是城里人。

    如今,正在读高二的李小慧参加学校劳动教育,插队进去深山,参与大坝建设,恰巧,她分入的大队在柳沟附近。

    李福全直接将侄女接来家里住,让家里人把李翠翠出嫁前的闺房收拾干净,腾给李小慧。

    李家屋宅五间大北屋盖得气派宽敞,但架不住家里人多,十几口人挤在一处,实则空间紧张。

    李福全夫妇俩住中间正北屋,一侧是堂屋,老大李辉在外当兵,李家大嫂吴丽霞带着三个孩子,住在老两口的东侧。

    最西侧那间也有向外开的房门,住的是李超、王红英和他们两个儿子。方远明原住西南厢房,他和李翠翠结婚搬走后,这厢房便被王红英占了去。

    自西数第二间正北屋,是李翠翠出嫁前住的闺房,也是王红英眼馋许久的,现今,这屋住的是李小慧。

    王红英不着急争抢,她甚至还很乐意看着李小慧住进去。

    因为她知道,这城里亲戚并不白住,除了带来粮票、肉票,还给家中带来不少稀罕东西。

    最关键是,她住不了多久。

    而这个间隔期,恰好能替她绝了小姑子回娘家住的念头。

    李翠翠和她二嫂的矛盾由来已久。

    早在王红英刚嫁入李家时候,没少受这小姑子给的委屈,直到连生俩儿子,自觉成了老李家的功臣,腰板才硬了起来。

    两人逐步势均力敌,在那件丑闻爆发后,天平再度倾斜。李翠翠让老李家丢尽脸面,一连几回,王红英捏准了她的痛处,时常压得李翠翠抬不起头。

    很快,李翠翠结婚搬走了,王红英犹如打了场胜仗,开始扬眉吐气。

    在她眼中,大嫂和她生的那仨赔钱货迟早是要随军走的,以后,这老李家,还是要靠她男人顶门户。

    正在享受胜利果实的王红英很不痛快地发现,这嫁出门的小姑子总是隔三差五就回娘家打秋风,连吃带住。

    合着,这妮子嫁了个知青,如同招了户上门女婿。

    老两口心疼闺女怀着身孕,也默许了这事,王红英心底起了一片疙瘩,却碍着公婆在上,不好说什么。

    眼下,这城里亲戚带着钱、票将小姑子旧窝占了去,王红英再高兴不过。

    饭桌上,一连为李小慧夹菜,还招呼俩儿子过来和她说话:“新伟、新杰,快和小慧姑姑说说,你们今天课堂里学了啥新鲜事儿。”

    柳沟学堂被林向晚办成了全大队上下的骄傲,是过年走亲戚和其他队上的人们炫耀的存在。可,李小慧一点也没把这穷乡僻壤的民办小学堂放在眼中。

    碍于情面,她扯起僵笑,佯装配合地随意考问几句。

    意外,俩小娃对答如流。

    特别是年岁稍大些的李新伟,加减乘除心算极溜,甚至还懂解方程。

    这下,轮到李小慧惊讶了。

    并非全是她看小瞧山里教育,实际上,就连县正规学校也是劳动实践为主,课本理论教学几乎没人重视。

    她接连考问好几道算数,越问越发惊讶,她很确定,这小侄子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超过一些初中生。

    李小慧难以置信,追道:“山里的一年级还教解方程啊?”

    新伟更正:“慧慧姑,我早已经通过考核,升入二年级组了,下周有新的考试,如果语文课不拽后退,我就能升三年级组。”

    “二年级学这些?”李小慧更惊讶了,升级?还能这么操作?

    新伟挠头:“我们小学部五个年纪组和中学部的哥哥姐姐在一个教室上课,我写完作业没事时就听他们的课,老师讲得很有意思,我就听会了些。”

    “你是去年秋天才上学的吧?我记得……是九月份?”

    新伟:“十月底入学。”

    李小慧:……

    谁来告诉她,这是什么效率?三个月连升三级,是她李家要出神童么?

    李小慧由衷表扬了句。

    新伟笑得很不好意思:“我这不算好的,在小学部里顶多就中上游吧,豆子哥比我大不了多少,他在初中部,还经常替林老师讲课呢……”

    “……”

    李小慧只觉,一顿饭的功夫,三观已被刷新太多次。

    她用力咽下口中饭菜,感叹:“你们还学得挺用功啊。”

    小新杰在一侧插话:“升级了有大白兔奶糖!我哥升二年级时发了两块!他分我半块,可好吃了!”

    五岁的小娃为着奶糖,也牟足了劲学习考试,只可惜年岁小,学习能力有限,次次参与,还停留在一年级。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为大白兔奶糖奋斗的决心!

    李小慧:“……”

    *

    隔天一早。

    带着十二分的好奇,李小慧翘了劳动实践课,跟在几位李家小辈们的身后,走入传说中的柳沟课堂。

    尽管,事先受小侄子们影响,知道这老师水平不一般,可当李小慧看见讲台上,那位和自己年岁相仿的女孩子,还是没太当回事。

    认为她最多是思路新奇,论起学问,不见得能超过自己。

    李小慧可不同于学校其他混日子的学生,她外公是老牌大学生,家学影响下,哪怕学校不重视文化课教学,李小慧的功课也没落下过。

    带着暗中较量的心思,李小慧坐到了第一排。

    林向晚走上讲台。

    她一天的课程,是从低年级往高开始讲。

    前面,李小慧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林向晚让小学部的孩子们放学,开始讲初中课程时,李小慧发现,她不得不全神贯注跟进,很快,她就忘记了原本打算来做什么。

    下午,林向晚开始给初中部的几个种子备考选手突击,今日的突击课程是物理。

    她习惯将初高中相关联的知识串着讲,思路开阔,进度很快。

    几位种子选手早已适应这种风格,小豆子理科好,是课堂上学得最快的人,李清、吴桂月则疯狂记笔记。

    初来乍到的李小慧傻眼:……

    她心底嚎叫:这是哪门子的小学、初中?!

    分明讲的好多知识点,她都听不懂!

    一天过后。

    原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李小慧不禁有点怀疑人生,是她的认知出了偏差,还是山里教育突飞猛进?

    带着这疑问,第二天,她又翘了劳动课,再次来到柳沟学堂。

    这次,李小慧还带了笔记本和文具,一改昨日的倨傲,准备遇到听不懂得,也跟着记下来。

    好在,今日的突击课程,林向晚简单带大家温习了会先前的知识点,再开始突击数学、语文,这几门课程都没超过李小慧的知识区。

    她在心中呐喊:嗷!终于听懂了!!

    但,恰恰因为听得懂,很多内容以前学过,有了对比,李小慧才越发觉得出,讲台上这人讲得有多么好!

    分明,这人年纪和她差不多大……

    周末回县城,李小慧讲她在山里的这段奇闻告诉了她在教育局上班的妈妈。

    袁淑仪摸摸女儿的头,鼓励:“那你多去听听,我和你带队老师去打声招呼。”

    自此,柳沟课堂突击班又多了位新学员。

    影响不止于此,在大坝上带学生上劳动课的县二中周老师,也在心中记下了这个名字。

    *

    在李小慧来听课的第一天,林向晚便注意到这个新来的女孩。

    她皮肤细白,是没被风吹日晒过的颜色,身穿格子衫、的确良裤,打扮时髦中透着精致。

    几堂课下来,林向晚发现,她基础不错。

    比起其他人,算得上相当扎实,特别实在人文历史科目上。

    当前县初高中教学是什么情况,林向晚心里有数,猜测这姑娘大约也是有些家学渊源的。

    见她连续几天都来上课。

    林向晚这才问起具体情况,得知是李福全家亲戚,便将她和吴桂月安排坐在一处。

    初中部突击班的这些人进度各有不同,李清学习刻苦,成绩最均衡。

    小豆子在理科上很有天赋,偏科明显,数理化特别好,不爱学语文历史,林向晚觉得他年纪尚小,并不拘着他,强行逼迫他去学不爱的科目,她更重视在这个年纪,培养对学习的热情。

    而吴桂月情况不同。

    她记忆力特别好,却在数理化方面迟迟不见开窍。

    虽然几次考核卷面成绩还过得去,林向晚却知道,这是她背诵记忆的结果。如稍一变换题型,吴桂月是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题目改动,很容易再次难住她。

    林向晚有些头疼,这姑娘并非是不用功,恰恰相反,她是这里最为刻苦的。

    林向晚讲过的每个公式、例题,她全部记得住,条条默写,能做到一个字母也不差,哪怕是她完全不理解的题目,也照样能记忆精准,丝毫不差的默写下来。

    可是,竭尽全力,还是难以突破天花板。

    林向晚惊叹于她这复印机式的记忆力,更觉惋惜,她清楚知道,以吴家状况,如果明年吴桂月落榜,是不可能再有机会复读的。

    眼下,看着教室第一排的新成员,林向晚脑中突然冒出了个新思路……

章节目录

七零漂亮小知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舟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舟陉并收藏七零漂亮小知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