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慧被问什么时候返校,原本脸上的八卦气息瞬间消失殆尽,转变成愁眉苦脸,她叹气:

    “我不想回去,学校上课一年教的还没你这里一个月学得东西多,外面都说高考快要恢复了,那群人还整天劳动喊口号,这么下去怎么考,交白卷能上大学?”

    “消息这么快就公布了?”

    林向晚有点纳闷,她隐约记得,前世老板曾和她吹嘘,恢复高考的消息发布后,仅有一个来月时间复习,老板就考上了T大。

    怎么,这才八月,距离考试还有近半年,外面已消息普及了么?

    李小慧挠了下头,笑道:“普及倒还不至于,但稍微敏感些的人,差不多知道了。”

    坐在第一排,一直安静听她们聊的吴桂月突然插话:“确切么?”

    李小慧探过身,压低声音:“我妈和我外公说的,上面定了,早晚的事儿……”

    柳沟几乎与世隔绝,目前还一派平静,李小慧把这重磅消息带进来,饶是柳沟学校的孩子们都听说了,可他们原本就被林知青以各种方式激得,一直保持高效学习。

    一时间知道将来有考试,多数人也难以更为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息对他们毫无影响。

    除了学习变得更为主动,课堂氛围更好以外,林知青的威望和影响力,无形中再一次提高。

    甚至李清、李秀秀、田小峰、李大柱等人心里对她极为感激,若非早有她打下如此好的基础,他们得知即将有考试,也没有抓住机遇的本领。

    插班而来的杨玉兰、孙良等人就更为感慨,回家后私下和家人感慨,那两块钱的插班费真没白花!

    若真从此得了改变命运的机遇,简直是太值了!更何况,还有人已通过拿奖学金,早已把插班费赚了回去……

    很快,柳沟学堂又迎来了一批报名热潮。

    特别是附近大队的插班生们,纷纷将兄弟姐妹也带来报道。

    何奶奶带的小学教室已全部坐满,个别来晚的孩子只得搬着板凳,坐在门口听课。

    整个九月,柳沟学校的热度居高不下,一直是社员们走亲访友时候必谈的话题。

    崔永贵的一些亲戚们坐不住了,有人找上门,问:“要不咱也叫孩子们去报道念书吧?”

    “不去!”

    崔永贵一听就烦,摆手:“有屁用啊,你们别听人说风就是雨,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这穷山沟还能飞出金凤凰?你们看见有谁真念大学了?!”

    “……”

    众人沉默:还真没有。

    “但,试试总归没啥坏处吧?”有亲戚当众叫板。

    崔永贵发现,现在,崔氏亲族里面,他已不能够再说一不二了,看了眼和他叫板的人,冷笑:“你们之前得罪了那小知青,现在想送孩子去,人就能收?”

    亲戚沉默。

    再也没人当着崔永贵面提什么送孩子上学的事了,只是,不久后,有人发现柳沟学校里面,悄悄多了两个崔姓的孩子……

    若说,柳沟还是面上一派平静,那山下农场里,已是风起云涌。

    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知青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着高考的事。

    有相信的,并认为考试将在不久后到来,比如明年、后年;也有人怀质疑态度,认为如此巨大的改动,不可能一蹴而就。

    知青们热衷探讨这个。

    但是,不管人们明面上怎么说,各类初高中老课本被哄抢而光,确实不争的事实。

    甚至,柳沟供销社柜台的文具、纸笔已缺货很久了。

    那些嘴上说着要观望、持保留意见的人们,在哄抢书籍、纸笔的时候,可丝毫不会手软,或慢半步。

    以至于,在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一股争抢知识的热浪。

    谁手里若能有本老教材,必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一众知青就像闻到腥味的馋猫,纷纷凑上前围住,央求对方能把书借给自己看两晚,以便能连夜把文字抄录下来。

    老中学的仓库,被这群患有知识饥渴症的知青们翻了个底朝天。

    但狼多肉少,远不成比例。

    就算零星能找到几本残破的老书,也瞬间被人们哄抢,以至于,每人能拿到手的,都是片面残缺的,没人能找到系统的教材,甚至,时常一本书被闻讯来争抢的人们撕成好几片。

    就在这种知识饥渴、教材稀缺的氛围下,清河公社农场中,有人打听到,在前面大山深处,有个不知名小山沟学校里面有书。

    “真的假的?”

    “就是,这么稀缺的东西,山沟里能有?”

    “可是,你们知道哪山沟小学是谁办的么?”

    “谁啊?”

    “林知青!”

    “嚯,难怪了,别说她有几本老书,就是说她有一套,我都信!”

    “那还等什么啊,咱派个人去找她借呗?”

    “你傻了啊,现在书纸比油贵,以往没啥交情,你去管人家借这珍惜物,你看人理不理你。”

    “我听说,方远明也是柳沟出来的,没准儿他们相熟呢……”

    农场中,有些年轻人刚来不久,对当年方远明揭发林向晚的事情并不清楚,只看他曾在柳沟插过队,便找上门,试图托他回柳沟借书

    。

    方远明看着来人,面色微怔。

    他今年再次交了申请,还对搞指标报以厚望,甚至把积攒的家当尽数搭进去打点公社的关系,怎的,这说变,就变了呢?!

    他难得拿出诚意,劝慰来人:“这事儿吧,还没个定数,你们别听风就是雨,依我看,没这个必要。”

    “怎么没必要?”前来的知青里,有位年仅十六岁的小伙儿,名叫唐健,沉不住气率先反驳:

    “你没看见现在大家伙都抢书抢成了什么样?!不尽早做准备,等着高考时间真公布了,你再复习,还能来得及么!”

    “……”

    方远明一时竟无以反驳。

    唐健还想再说什么,被他身后另一位年长些的知青拉住。

    出门后,对方劝道:“他不愿意去,意思很明白了,任你说破嘴皮,也没有,我们再想想其他法子。”

    唐健很不理解:“为啥就不信嘞,这不是摆明了的事实么,他难不成傻了?”

    “你才傻,”同行的知青撇嘴,“方远明表面不答应你,不代表他不会去,或许啊,人私底下偷摸去借来了,不肯给咱们看呢!”

    “这又是为啥?真要考试,又不像推荐那样,肯定不会给农场限一两个指标呀,别人考上,对他又没啥影响。”唐健困惑不解。

    年长些的知青嗤了声:“可能,他觉得有影响吧,至少别人考上他考不上的话,心里不平衡嘛……”

    这些人就站在门口不远处说着。

    透过隔音效果极差的薄门板,这些嘲弄、讥讽的话尽数涌进屋里人的耳朵。

    方远明脸色铁青,手握成拳,颤抖着。

    他难得好心。

    这群人竟然当成了驴肝肺!

    方远明是真不信,这选拔上大学的方式,说改就能立即改。

    现在众说纷纭,再喧嚣也不过都是小道消息啊,报纸、广播、电视台公布了么?公社领导公布了么?

    显然,都没有。

    方远明手指发抖,内心深处不停地自我安慰:他是对的,他把宝都压在指标上,是对的……

    别人都为那传的子虚乌有考试而疯狂时,他才机会更多、更大!

    他一遍遍不停念叨,似乎次数多了,就能把自己说服,就能把周边人都说服……可,不知为何,方远明就是控制不住他那如抽风般抖动的手。

    *

    三天后。

    初秋,晨露微寒。

    林向晚向往常一样来到学校门口,却见柳沟学校牌匾下,坐着一位圆脸青年。

    他约么十五六岁,碎发被山里雾气打湿,的确良裤腿处全是泥污,一双胶皮鞋子更是脏得看不出原色。

    阳光透过树影,斑驳的在他脸上跃动。

    许是听到动静,青年睁开眼,伸了个懒腰,看向来人,咧嘴露出两颗小虎牙:“你好,我叫唐健,是山下农场的知青。我打听着,在这山里转了一天多才找来了这里,路可太难走了……我来找林知青,你认识她吗?”

    “认识。”

    林向晚默默听这小伙吐槽了好一会,言简意赅道。

    “太好了!可算有眉目了!”圆脸青年激动地鲤鱼打挺式跃起,就要冲上去抓她握手。

    一瞬,被陆砚挡了回去。

    唐健比眼前的青年矮了一截,探头,问:“她通常什么时候来学校,每天都会来吗?”

    “差不多,七点前到校。”

    唐健抬起手腕,看表:“哦,这不就现在么……”

    “你找她做什么?”陆砚站在两人之间,问。

    唐健挠头:“听说,柳沟学校有老课本,我想来取取经。”

    “哦?”

    唐健:“我知道现在教材珍稀,我不白借的!如果林知青肯发发善心借给我看一看,我愿意送一台收音机。当然,如果不方便拿走,能让我在这里誊抄也好……”

    说着,唐健抬腕再次看表,小声嘟囔,眉宇间难掩急躁:“这七点过了啊,怎么,还没看见林知青,她今日还来吗?”

    “来。”

    林向晚莞尔,笃定地回到。

    唐健一愣,头左右摇摆,眼珠恨不得要瞪出去:“在哪儿,在哪儿呢?”

    林向晚默默掏出钥匙开了大门,一边转身,伸出一只手:“唐知青,你好,我是林向晚。”

    “……”

    唐健哽住,半晌,憋红了脸,才冒出了句:“你这么……年轻!想不到啊,想不到。”

    他以为,能自己办学的人,少说也得三十多岁,更甚像他妈那样,是个中年美妇人。

    看着面前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竟和自己差不多年纪,唐健几乎要惊掉了下巴。再看她秀丽绝伦的面庞浮现了些许笑意,一双澄澈的杏眼微微弯起,还向他伸来了手……唐健只觉面皮温度直升,转瞬间,快要沸腾冒烟了。

    **

    九月初,唐健和另一名年长些的知青申请被公社批复,正式调去了柳沟。

    方远明得知消息后,皱眉。

    食堂就餐时,他不解地和周边人吐槽:“那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深山沟,有什么好去的?”

    “……”

    周围瞬间沉默,没一人附和回应他。

    甚至,有心人发现,他周遭的人们默默往旁边挪了两步,心照不宣地和方远明保持了距离。

    半个月后,又有三人申请调去柳沟被批准。

    消息一经公布,农场中一片哗然。

    年轻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纷纷涌上前,将告示栏围得水泄不通。

    方远明站在人群外围,也想了解最新消息,却挤不进去。如今,他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农场的年轻人孤立,除了自己挤进去看,没人愿意告诉他,和他分享什么。

    看着人们争抢着想调去柳沟,去那个他曾经弃如敝履的地方,方远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章节目录

七零漂亮小知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舟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舟陉并收藏七零漂亮小知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