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宾拱手道:“草民虽然不晓得世情,然而整个洛阳城,到处都是赞誉齐王的声音,却没有一个赞誉太子的。草民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另外一种流言,就是说本来齐王的继承权是排在当今皇帝之上的,好些大臣认为皇帝当在千秋之后传位给齐王。天子脚下,居然有如此言论,而皇上却既不曾责罚追究,也没有让人传出太子的贤德美才来。天下没有不爱儿子的父亲,再者,草民曾经观察过,殿下的长姐为齐王妃后,鲁国公在京城的声誉好了许多,而殿下被许婚给太子后,鲁国公的声誉就差了一些,可见陛下和太子的地位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牢固。太子假如没有权贵世家的支持,如何坐得稳皇帝位?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眼下殿下贵为太子妃,异日陛下山陵崩,草民只担心殿下想成为洛阳城的一介布衣都不可得!”

    这话就是老生常谈了,不过张宾作为一个社会底层人员,能透过蛛丝马迹了解这些,也算人才,贾南风笑着点头道:“言之有理。请问第三句呢?”

    “第三句,殿下能够信赖的,无非是鲁国公,当今陛下,诸宗室。然而鲁国公同时有两个女儿,未必那么可靠。陛下虽然只有两个嫡子,但是对诸宗室来说,齐王和太子都是近枝,哪个肯为了太子对抗齐王?杨家是太子的亲外家,虽也是弘农望族,却在朝廷并没有显要位置。殿下莫若深结杨家,引以为臂膀,杨家除了依附殿下,无法立足于中枢,殿下正可放心用之。这就是草民说的只有杨家可信的理由。”张宾的容色掩饰不住的得意。

    “足下的这三句话,句句是谋国之言。我也常思考这些。只是世家权贵连陛下的太子都不信服,我一个普通太子妃,如何越过君父、国母、宗室、和权贵,安置杨家?至于国家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的趋势,太子的政令都出不了太子宫,我如何应对呢?齐王既是长辈,又有贤名,又有朝臣拥护,又有宗法大义,我能够为太子做什么呢?还请足下为我筹谋。”

    这些问题就是贾南风不愿意嫁给太子的原因,凭她的能力,简直能活着就是赢,这还不算司马家那一大堆宗亲呢。要是张宾能提出实实在在解决的办法,贾南风想尽办法都会给他机会。他只能提出这些稍微都晓得的难处,却提不出建设性意见,那就对不起了,给点钱打发了了事。

    张宾愣住了,他能看到这些问题,已经费劲了全力,哪里知道怎么解决?这事要这么好解决,你公爹不是早就替你搞定了?好在他有急智,现编道:“齐王如今不过是皇帝的弟弟,按宗法嫡长子继承,哪里轮得到他呢?太子依靠陛下和杨家即可,至于殿下,小人可以为殿下宣扬贤德的名声,让殿下地位更稳固。”

    贾南风也知道张宾对这事没有办法了,可是他能提出三个判断,也算是个人才,于是她站起来正色道:“足下德才如玉,愿意投奔我,我自然喜出望外的。只是如今我要安排你也难。然而我却不能让阁下空跑一趟。我这里可以给足下有三条路,第一条,我给你诗书万卷,供你在京城的衣食,你学有所成,自然声望来了,何愁无前程?第二样,我给你先寻一处小官做,慢慢升迁,只要有成绩,我必不让你被埋没。”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

    张宾拜谢道:“殿下真是极厚道圣明的人。第一样是张侍郎走过的路子,第二样是石征西的方法,都是极为可信可行的,足见殿下待草民情谊真切。请问第三样是什么呢?”

    “第三样,我有确切消息,海外有膏腴之地,其中有良种,产量极高,可免庶民之饥,有良木,非丝非麻,分外保暖,可免庶民之寒。我给你提供钱帛,给你地图,给你那些植物的长相图,你自己去做船,找人手,金玉宝石铁铜不计其数,这些你寻得来寻不来无所谓,只要你寻来这些种子,我就保你至少一个侯爵,直接在京城为官,只是海上风大浪急,又或者遇到盗贼,九死一生,你自己慎重考虑。”

    贾南风想要找人航海有些时候了。美洲的玉米、红薯太远了不敢想,只要能够在印度棉花和越南占城稻,贾南风就能够把这些推广下去,保证庶民在接下来水旱灾害频繁发作的小冰河期活下去,那贾南风必将获得巨大的威望,能够保全自身安全了。只是航海花费多是其次,难以找到懂海运又才能出众靠得住的人。她刚才犹豫就是担心不知道张宾能否承担这个责任。

    张宾也是十分欢喜,长跪拜谢:“以前的皇帝说,上善立德,其次立言,最次立功。现在人都推崇读书的人,瞧不起武夫。多少寒族苦于没书读,被人歧视。殿下果然慷慨,肯给草民万卷诗书。第二样耗时久,第三样风险大,看起来第一样最好,草民又最爱读书,谢谢殿下。”

    贾南风见他作怪,就笑着不说话,白雪一见就给了张宾一个鄙视的眼神,冷笑道:“你是不是就等着我给你白眼,然后再义正言辞的准备坑我呀?装什么呢?你肯凭借诗书出身,就不来这来找娘子了。”

    张宾用手遮了下脸,尴尬的笑道:“果然瞒不过姑娘。第一条路,殿下赐给小民诗书,是何等大的恩典。然而天下懂诗书有文采的且愿意为殿下效力的不知道有多少,草民即使以此起身,做一个朝廷装饰物,如何回报殿下大恩?第二条路也是同理,天下做小吏很好,希望得到殿下提拔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草民哪里排得上号?草民愿意做殿下的博望侯,替殿下寻来这良种,让殿下的恩德传到全天下去,这就是殿下的立身之阶,也是草民立身之阶。”

    这张宾不错呀,一眼就看出棉花和旱稻的好处,而且三选一,选做别人难以替代的活,将自己的成就和领导成就结合在一起,就凭这份悟性,贾南风就愿意投资他:“昔日博望侯张骞通西域,为汉家王朝做了巨大贡献。只要足下能够寻来棉花、稻种,功德又岂在博望侯之下?我给你十万匹丝绸,十万钱,十万斛麦,这在国内、海外都是人人肯爱的。足下为我出海探寻。”

    张宾问道:“这出海的人手,殿下有吗?”

    贾南风摇头:“出海要好水手,我并没有。我只有造船图纸,武器,钱粮。我再给你航海的船图,你去找造船的好手造船,招募水手、向导之类做事。地图、作物图,这些我十天之内就可以准备好。你自己先回去琢磨着,看打算怎么弄,别的我不管。

    张宾就道:“既如此,那草民就请求如马讨虏,人手都是我去找,都听我的,只是殿下可以派一个可靠的亲信前来监督财政。”

    些许几百万钱,虽然不少,对于贾南风来说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她损失得起,不在乎。而她目前并没有可以信赖的独当一面的外勤人员,再说,看眼前这张宾应该是个有能力的,大可以拿几百万试试水。而且航海如同行兵打仗,最忌讳号令不一。且不说他手里没人,就是有人,也怕派出去依仗权势钳制了张宾,或者寻得了棉花向贾充献媚。贾南风摆手道:“圣人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自然也是一样的。一应事务尽托于足下,我只等着足下带来良种了。”

    “出海不比别的,我也不太懂,且容草民去做个计划拿给殿下审批,到时候再请殿下给钱。殿下请先给草民几万钱用来吃饭,找人。人手不够的话,殿下给我钱我也守不住。”张宾说的倒是实情,现在社会乱的很,没背景和人脉,分分钟被谋财害命,他又提出另一个要求:“只是草民在国内行走准备,希望能够以太子妃下门人的身份自居。”

    贾南风明白张宾的顾虑。出海是风险很大,你没个强力的背景担保,谁敢跟你一起去,被贩卖了怎么办?别人骗了你工资跑了怎么办?这还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假如他不声称自己是太子妃门人,那就是行走的羔羊,倒不是说他找的人手武力值不行,而是可能被诬陷为强盗直接合法抢劫呀,那怎么可能完成贾南风的嘱托。贾南风虽然是没什么权力,世家大族觉得她早晚是死人,问题是眼前她爹贾充是实权宰辅,她公爹是实权皇帝,想抢她的门人,那不是找死?这是其二。

    她自然点头应允的,道:“有地方州牧刻意为难的,你和我讲就是。”就算她是个空头太子妃,拿捏个地方州牧还是十拿九稳的毕竟这场联姻给她带来的便利太多了。当然,也没有地方官不长眼到要为难她的门人。

    张宾见贾南风样样答应,很满意的拱手告辞了。

    贾南风看着张宾的背影,道:“白雪,这般有谋略的人,必然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对吗?”

    贾南风虽然有可以搜索后世知识的金手指,却是限流的,于是她先是用来搜索秦凉之地的水文地理武将豪门等等,又病了些时,醒来搜索了当下所有常见的官员,发现他们历史上几乎都不曾站在贾后这边。于是她决定先搞钱,就把流量花在搜索织布机,玻璃,瓷器的制作方法和洛阳附近的煤铁矿产上了,所以她根本就不知道张宾是谁。

    白雪道:“他能够被小娘子重用,肯定是有她的长处。”

    贾南风今日的搜索机会还没用,就赶紧搜索了张宾,发现张宾居然真的是宰辅之才,顿时又惊喜又懊悔道:“天呀,这么国士无双的人物,我居然不知道,还派他去出海,太暴殄天物了吧?万一真死在海上怎么办?”

    等张宾找贾南风时,贾南风就问:“航海毕竟太远,孟孙要不要考虑一下,长留京城,为我谋主?” 他坚持推辞道:“草民可是要做丞相的人,定要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功德,这样才能辅佐殿下。草民自诩为多才,然而却对殿下的困境束手无策,即使长留洛阳,又有什么帮助。殿下所说的出海寻良种,是极好的破局手段,必须得极为可信有才的人主导。草民的能力足够,愿意为殿下前驱。短则一年,长则三后,下臣必带了棉花稻种回来。”

    上次还叫疏离客气的“足下”,今次就叫自己的字“孟孙”了。张宾也不明白为什么贾南风开始还对自己有着考较的念头,如今居然如此真实关切,且给自己重任。张宾也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他要是有了寻找稻种棉花的功劳,那么贾南风地位稳固,他更能获得重用。假如万一贾南风完蛋,他有如此功绩,也能为儿孙留下东山再起的资本。

    “哪里有丞相亲自出海的呢?保全有用之身,比一时功过重要的多。我可以先任命你为太守,再给你诗书钱财,凭借孟孙你的才能,必然政绩斐然。吏部不会吝啬于提拔你,如此最迟二十年,你就可以做到九卿级别的官职。将来太子继位,未必不能更进一步。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出去寻棉花。你给我找个可靠的人去寻也一样的。”贾南风是真的不想张宾去找棉花了。这样张华退休后有张宾,这种一等一的治国贤才,稳稳地赢。万一张宾出海不幸遇难,会亏死好吗?

    张宾见贾南风真心将自己的仕途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也十分感动,遂长拜道:“如此,就是殿下愿意引张宾为腹心了。张宾叩拜主公,以后必为主公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贾南风也正色回拜道:“外间事务,全托孟孙。”

    张宾道:“主公爱护臣下,臣下却不能吝惜生死。所谓君无戏言,主公为储君之辅,也当言而有信。臣请出海寻棉花、旱地稻,并为殿下寻矿山。在此期间,臣着意选取有用之人,一旦有替代者,臣即回来辅佐主公。当今之计,主公但布仁义于庶民,施恩德于寒族,蛰伏待时即可。”

    张宾的建议也很可靠,就是苟着,收买不得志却有才的寒族官吏,再对平民百姓好一点。后者贾南风已经在做,前者张宾倒是给了贾南风很好的建议,因为像张宾、马隆这样的寒族人士,真的还是可以拉拢的。不过也要看机会,马隆已经得到皇帝的重用,自然不会再站队贾南风了。贾南风道:“孟孙此乃金玉良言。我记住了。”

    张宾到底坚持着出海,贾南风也实在没有其他人选,而且棉花、旱地稻对小冰河期的西晋真的作用很大,就允许了。只是将预算翻了一番给他。

章节目录

大晋亡国皇后要自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六如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如郡并收藏大晋亡国皇后要自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