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寅时的时候,曹见飞身到了宁玉的门外。

    宁玉并未躺下休息,只以手扶额,轻轻倚在茶案上。

    所以当曹见到了正德堂时,她立刻便知晓了。

    她以内力传音:“曹将军,皇兄既命你限制我的行踪,你倒自己不见了踪影,这还像话么?”

    “公主殿下,可方便我入房一叙?”曹见不答反问。

    “进来吧。”

    宁玉话音落下,曹见便推门而入,他脸上稍微有些风尘,但依旧是一副坚毅挺拔的模样。

    曹见一进门,便看见茶榻上云淡风轻的公主,她甚至在茶案上架起来一个火炉,将紫砂壶中加热过的水倒入茶具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淡的茶香。

    他心想:原来公主根本就是在等我前来。

    “公主,北魏王子宇文弋失踪了。”曹见道。

    他此刻已经笃定,公主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王子怎么会深更半夜的不见了,曹将军你从何得知,消息准确么?”

    “鸿胪寺正与礼部尚书已连夜赶往宫里。”

    曹见言下之意是,皇帝此刻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曹将军明明奉命盯着我的行踪,没想到对这宫外之事也还特别上心。”

    宁玉口里满不在乎地说着话,手上已为曹见沏了一杯茶。

    不用说,夏铎的失踪,听风楼延误时机的假消息,都是这位青鸾公主的手笔,宇文弋的行踪,她一定了然于心。

    她沏的那杯茶,自己要怎样消受?

    可果真是如此的话,他这个奉命看守正德堂的皇帝亲信,这一整个白天做什么去了,公主有异动,为何不早向皇帝报告呢?

    这个公主倒挺会找机会。

    曹见盯着宁玉看了片刻。

    这一刻,他眼里的宁玉已不是皇帝的妹妹,更不是什么公主,而是一个,敌国手握重权的女人。

    曹见冲上去,将桌上那杯茶一饮而尽。

    “公主殿下,你既挑起边关的事端,如今又还藏了北魏的王子,你要做的事,可是会对陛下不利。”

    “你又何尝不是,姜云是不是已被你对付了?”

    “看来我们是彼此彼此。”

    “非也,我可与你不一样,我绝不会出卖大禹为敌国做事。”

    “公主殿下既请我饮茶,我也当回了公主这礼。毕竟,是敌是友,其实都是一线之间的事情。”

    曹见说完,便将手中茶杯向宁玉掷去。

    那一掷掌式凌厉,暗藏刀锋,宁玉不为所动,拂袖扫过,再以右手提壶而去,左手接着反手击出,那空杯之中,竟又是满满的茶水。

    那满杯茶水,若是以硬力去接,势必会将茶水洒出。

    只见曹见向后退去一步,再拔刀而出,刀面擦过茶杯底座,又以内旋之力,使茶杯从刀身之上往刀柄处移动,接着便是举刀往上,茶杯倾倒,那满杯的茶水,皆落入曹见口中。

    “好茶。道山之茶清冽甘醇,公主这茶艺真也是登峰造极,竟将茶之清冽锁于水中,还可使回甘之感弥漫口鼻,真是让曹见一饱口福了。”

    “好茶遇上懂茶之人,便是其幸了。”

    曹见既而便挥出一刀,茶杯顺势再回到宁玉手中。

    一旁的灯烛被曹见的刀风所侵,竟险些熄灭了。

    宁玉暗自掌风一扫,才将那烛光给救了回来。

    光影飘动,曹见眼里闪出几分欣赏之色。

    “陛下驾到!”

    门外老内侍的通传声响起,打断了二人武艺及茶艺的切磋。

    公主有些遗憾,因她道山之茶,每一泡均有不同滋味,方才还只请曹见饮过两杯,后续尚可有多种变化。

    正如武功路数,每招每式,心境与底蕴,也可大不一样。

    方才曹见接茶的两招之中,一招使了南宫家的凌云步,取茶杯如探囊取物,一招则用了南宫刀法一招“上清回寰”,回转击出的茶杯之中,暗含霸道内力。

    其实南宫家虽然身受皇命,南宫刀法毕竟是他祖传的武学,断不会悉心教导曹见一个外人。可就算如此,曹见如今的出招,也是果断干练,来去自如。

    与南宫致远高高在上的潇洒不同,曹见的刀更有实战的干练之风,宁玉不禁感概,这人也算个武学奇才。

    最关键的是,她此刻有些怀疑曹见的身份。

    刚才烛光飘动之际,曹见脸庞上的光影映照出的模样,与宇文弋有些相似。

    正在宁玉沉思之际,皇帝气势汹汹的走了进来。

    他双手负在身后,双眉拧在一起,眼神愤怒得几乎想将人杀死。

    而曹见与宁玉看起来,居然在悠闲的喝茶。

    宁放不满的瞪了曹见一眼。

    曹见单膝跪地,拱手行礼。

    宁放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阿玉,宇文弋人是你带走的?”

    “皇兄,臣妹今日一整天都在正德堂里,曹将军可以作证。”

    曹见点头回应,宁放心中不满,遂命人搜寻起这正德堂来。

    “你不动,你那群手下能干得很,自然会为你分忧。”

    “皇兄,我今日一人未见,又怎么向鹰卫发号施令?”

    宁放又转头去看曹见,见曹见又低声应下,不满的眼神中就闪过一丝狐疑之色。

    他将双手重新置于身前,十指互相拢于宽大的水袖之中,面色虽难看,但不掩其雍容华贵的气度。

    “阿玉,你别以为他能出得了这宁都城。他既出不了这宁都城,朕翻破天都可以将他找出来”

    “臣妹要北魏王子做什么?”

    “最好的原因是,你不想嫁北魏王子,以此来抗议。”宁放靠前一步:“最坏的原因是,你想故意借机挑起两国的战争……想要趁乱……弑君。”

    “弑君。”宁玉抿了抿嘴,问:“所以皇兄,你要怎么办?”

    宁放的眼神聚成一条缝,整个人仿若一直精明的老狐狸:“你死了,事情自然会变得简单许多。我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及时杀了你。”

    “可就算我死了,北魏王子也不会回来。”

    “所以你铁了心与我斗到底?阿玉……我有得是办法让你开口。”

    宁玉冷笑一声:“你打算用对付王长都的那一套对付我?”

    宁放胸有成竹的退后一步,曹见心领神会,腾空而起,长刀出鞘便是面向宁玉当头一劈。

    宁玉并不与之相争,脚尖轻轻点地,整个人便往后飞去。

    曹见反应过来,当即改了刀锋,宁玉整个人却旋转开来,再凌空一翻,整个人如一片竹叶飞舞落下,便来到了正德堂门口。

    这便是道山的飞叶步。

    “父皇为何如此偏心?”宁放自嘲。

    他眼里一闪而过一丝悲伤。

    宁玉丝毫没有被那表面的悲伤移了心志,身后数枚冷箭嗖嗖射出,全是面向自己的命门。

    此刻她身上的披帛随风扬起,似一道铜墙铁壁,尽数将那冷箭挡在身外,她继而腾空旋转而起,周身内力游走经脉之中,便将那披帛上的数枚冷箭尽数射出。

    一时之间,正德堂的夜色风声鹤唳。

    其余侍卫还来不及反应,整个正德堂已不见了青鸾公主的踪迹。

    “追!”

    皇帝一声令下,曹见与周边数名侍卫便领命而出。

    可曹见既已与公主暂时握手言和,此时当然不会真的去寻公主的下落。

    大禹的天下,于他而言,是唯恐不乱。

    ————

    天明时,朝堂上宁放的神色难以捉摸。

    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底下跪着的是他的臣子。

    而清平坊却一如既往,似乎离朝堂很远,只有市井百姓的酸甜苦辣而已。

    一夜的纸醉金迷之后,清平坊仿佛才刚刚入睡,但酒楼饭庄那不起眼的角落里,已早有工人忙了起来。

    宁玉悠闲的坐在阁楼的窗前,静看楼下忙碌的工人。

    她心想着,今日早朝的大臣,怕是有苦头要吃。

    她暗自思忖着,喝下了一口清茶。

    从今日起,她这个公主的名分,应是要彻底被皇帝抹去。

    反正她之前就因为夺珠“身受重伤”,如今如果“重伤不治”,那也没什么好稀奇。

    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这样对付王长都的。

    但今天路,确是宁玉自己选的。

    边关战事只是一个契机,一来索性扫清一直觊觎大禹国土的北魏势力,二来,还可借这次战事逼宁放退位。

    大禹四洲,早已对宁放的苛政怨声载道。

    宁玉知道的,各地都有农民自发组织的武装队伍,只是这些队伍尚不成气候,各地官府镇压着,才没有如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但与其让大祸酿成,北魏乘虚而入,不如主动应战,根除祸害。

    而如今看来,不仅是揽月门涉足大禹江湖市井,皇宫朝堂之上,曹见应该也不是唯一一个细作。

    北魏之人用心险恶,已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

    至于宇文弋,昨夜他换上了一身宫廷侍卫的装扮,由鹰卫带领着,在皇帝到达正德堂之前,正好换班去了别处。

    一整夜下来,皇宫的搜查也将消停,鹰卫便会适时将宇文弋领出,在清平坊这个普通的绸缎庄里住一阵子。

    宁玉数年前与林柯同往清平坊时,就觉得这是一个妙处。

    这里不问出身,只看钱银。

    上至达官贵人,商贾贵胄,下至落魄书生,三教九流,均可在这清平坊中找到容身之所。

    皇宫与朝廷的鹰爪伸不进清平坊的深潭,更摸不清这潭水究竟有多深。

    于是乎,她也在这里经营了一家绸缎庄。

    如今,便是派上用场之时。

    至于自己,宁玉想,是时候北上了。

    姜云八成出了事,边关战事,还得靠其他将领顶住压力。

    也不知林柯,近况怎样。

章节目录

人间无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杨小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小依并收藏人间无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