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大脑深处有一个很小的腺体器官,名叫松果体,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这松果体,而它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个谜,故而充满着极其强烈的神秘色彩。

    松果体出现于胚胎发育两个月的时候,然而奇怪的是,它才刚一出现,马上便开始缩小,最终成为豌豆大小的器官。

    据研究发现,人类在七岁之前,松果体都是较为发达的,在七岁之后,松果体的功能就已经基本退化完毕了。

    松果体活跃发达的人可以感知到一些特殊的磁场和能量,比如鬼魂这类灵体。

    所以为什么都说小孩子敏感,可以时不时“看到”一些成年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他们脑内的那颗松果体在发挥着作用。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人体脑内的松果体不断钙化和萎缩,这种感知力也就随之越来越迟钝,最终消失不在。

    所谓的开第三眼,其实也就是松果体被唤醒和激活,能够“看到”一些平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而这所谓的“看”,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肉眼所见,而是指通过松果体而感知到了这些存在,从而投影到潜意识脑海中的一个现象,相当于人体“内在的视觉”。

    当人类的这种内在视觉被激活,感知能力突破了正常范围之后,就能够看到很多高于物质的东西,听到或者感觉到那些超出物理世界的存在,接收到来自于其它维度空间的信息。

    这种感觉类似于幻觉幻听,从某些角度上来说,它的确会给人带来正确的指引方向,但同时也有可能会给人带来一定的痛苦,毕竟幻觉的出现往往会与精神分裂扯上关系。

    这种时候,关键就在于当事人要如何来正确分辨,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态,如何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这一系列玄妙的现象。

    不过林芊芊认为,只是存在于脑海里的话那倒还好,真正刺激的,还是要数现实中肉眼所见。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会在不经意间用眼角余光看到了什么影子,但都是非常快速地一掠而过,等回过神定睛再望过去的时候就完全看不到了,怀疑刚才所见到的影子只不过是自己的错觉。

    以林芊芊个人的理解来看,很有可能是受到当时磁场的影响,令脑中的松果体在那一刻极度活跃,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了眼内的视网膜或者视神经,从而产生了那一瞬间的视觉成像。

    之前提过,地球其实是有很多个维度空间叠加在一起,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灵体则是处于其他的维度空间。人类无法用肉眼看到他们,更加无法用肉身去碰触到他们。

    部分灵修者由于自身的长期修炼,逐渐激活了脑内的松果体,故而可以通过松果体来感应到这些灵体的存在。而人类的肉眼若想要看到他们,则需要占据某些条件,这其实是非常小概率的一件事情。

    林芊芊在这两年的修炼历程中,就有过几次用肉眼看到这些东西的经历,大部分是在睡前,或者半夜醒来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都喜欢集中在这些特殊的时间段里,可能是和当时的磁场有关吧。

    有次是在睡前,林芊芊看到卧室半空中飞着一条银白色的纤细影子,特别小,约莫只有人的手臂那么长。具体模样看不清楚,但林芊芊心里知道这是条龙。它就这么飞来绕去地盘旋了大概六七秒的时间,然后消失。

    有次是在半夜醒来之后,林芊芊看到卧室半空中出现了一个淡绿色的漩涡,有点类似于银河系的中心,在顺时针缓慢地旋转,房间里四处弥漫着淡绿色的星点,特别玄幻。这个场景大约维持了五六秒的时间,逐渐消失。

    有次是在睡前酝酿睡意的时候,林芊芊侧躺着,看到墙面上蓦然出现了一段白蛇的身体。通体银白色的蛇鳞,上面闪耀着一些七彩光晕,特别好看。它就这么悠悠滑动了过去,随即消失。

    有次是在半夜醒来,林芊芊看到有个五彩小纸人从她的脑袋上空径直飘了过去,长得就像是皮影戏的那种彩色小人。

    这些东西完全都是在现实当中实打实用肉眼看到的,并且当时的状态非常清醒。

    好在林芊芊早已在梦里被培训得有些麻木了,对这些东西也是见怪不怪,所以她每次看到后也不慌不怕,就这么一脸淡定地直直盯着它们,直到它们自行消失。

    完后继续倒头睡觉。

    林芊芊起初也觉得特别新奇,还想再多体验几次,有时甚至会忍不住对他们叨叨说:“你们有机会的话再现身出来给我看一下呗~”

    但这种机遇其实是很少的,也不是她想看就能随意看到的。

    修炼进行到某一步,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这些东西,只是梦到的话还好一些,但真要在现实里面看到了,能否接受得了这般玄幻离奇的现象,这很关键。

    若是被这些事物搞得成天神神叨叨,患得患失,那就是走错路了。

    所以说,个人的心理素质也是尤其重要。

    这些事物从来都不是怪力乱神,都可以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和说明,只不过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无法观测到他们而已。

    这里需要给一句劝,不要对开眼太过于好奇,也不要轻易尝试用网上的某些方法去刺激和打开松果体。

    在你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接纳这一切的时候,请谨慎走入那个世界,不然很容易会被颠倒迷惑,误入歧途,迷失自己。

    让你经历这些事情,是为了让你感受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看到更多宇宙的真相,知道自己下来人间的目的,对这个世界升起敬畏之心,在修行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己的内心,不再浑噩度日。

    千万不要为了得到这些“神通”而去修炼,也不要为了想要“看到”而去念经,更不要执着或沉迷于自己所看到的这些画面,否则便是“着相”。

    这些事物其实并没有多么稀奇,只不过以人类如今的科技难以去碰触,才会让人觉得玄之又玄。

    若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一切,那才能修得安定坦荡、清净自在。

    有一本书名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该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于另一个角落的人群,比如精神病患者,让人们深刻了解到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

    然而,那些精神病患者难道真的是生病了吗?

    ——“但为什么,他们的视野是如此开阔,想象力是如此丰富。他们能够比正常人更多地去思考世界的本质,有比正常人更加深厚的知识,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世界观,也更具有逻辑性。”

    只不过他们所说的事情难以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所以将他们定义为了精神病。

    他们眼中的世界,或许才是所谓的真相。

    只不过他们在那个世界里面,不小心迷失了自己,无法找到回来的路途,才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林芊芊觉得,上面其实一直是有在保护她的吧,能让她从梦境逐渐过渡到现实,并且只让她看到与自己相关的灵界之物。

    否则,若是随时随地都能够感知到那些东西的存在,那她的内心也是会承受不住的吧,指不定也会跟着成为精神病了。

    很多时候,天堂和地狱,就只在一念之间。

    * * * * *

    林芊芊最近晚上总是感觉到家里有什么影子一晃而过,等定睛再望过去的时候便消失不见了,有几次甚至感觉到一双长着黑色指甲的枯手从自己背后伸了过来。

    那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气息,并非厉智,林芊芊怀疑会不会是那个旱魃女僵尸找上门来了。

    她打小就对僵尸这种怪物有一种莫名的惧怕,近来便加量持诵了金光神咒和雷祖宝诰,以防万一哪天真的打起来,自己至少不要那么狼狈。

    这日中午,林芊芊正在念经,顺便把她的小铜镜拿出来放阳台晒太阳吸能量。

    关于小铜镜,是飞墨之前让他们准备的,可以作为现实中一个贴身的小法器来使用。威力虽小,但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九尾狐玉书蓦然出现,蹲在阳台边上看了一会儿,道:“要不要我给你的小铜镜加点功力?”

    林芊芊看了他一眼,问:“你愿意主动帮我?”

    玉书笑了笑:“我之前不也帮过你?”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右手掌放到铜镜上方,一道金光从其掌心冒出,缓缓进入到了小铜镜里面。

    林芊芊有些惊讶,却未多言,只是简单道了句:“谢谢你。”

    玉书微扬唇角,朝她挥挥手,逐渐消失不见了。

    林芊芊看着他离去的方向,心里忽然觉得,这九尾狐的为人还是挺好的,虽然总是一副笑面虎的形象,但也实实在在地帮助过她几次。

    看来,也并非所有灵界之人都是奸险狡猾尔虞我诈,她也不能一竿子就打翻所有的存在。

    林芊芊继续诵经,眼前又蓦然出现了一个身影,她凝神望去,竟会是身穿黄色道袍的张天师。

    她愣了愣,连忙起身喊了一声“师父”,张天师递给她一个容器,是个酒坛子,还给了她几道黄符。林芊芊恭敬接过,却是一脸茫然,正想询问该如何使用,张天师已是转身腾云离开了。

    “师父?”林芊芊忍不住对着尊师的背影呼唤道,“您若是不想开口说话,可以给我留一张使用说明书呀!”

    原本还残存的影子瞬间便没了踪迹,若不是这酒坛子和黄符看得真真切切,她差点就要怀疑刚才那一幕完全就是自己的幻觉。

    林芊芊好生无奈,她这位师父何止是高冷,简直就是块冰山啊。

    她神色复杂地看着手中的道具,隐约觉得,今天晚上十有八九会有什么状况发生。

    于是她低头琢磨起这些道具来,黄符不用多说,肯定是降妖伏魔用的,关键是这酒坛子。

    林芊芊看到酒坛的口部塞着个布塞子,她左右晃了晃,发现内部是空的,便将塞子拔开,眯眼往里瞅了瞅,里面黑咕隆咚的啥都看不清。她就这样抱着酒坛子捣腾了半会儿,也不知其功能是什么,更不知该如何使用,索性放弃,决定就顺其自然吧,走一步看一步。

    她心怀忐忑地到了凌晨十二点,在此期间随时保持着高度备战状态,却是一直相安无事,让她越发觉得这是暴风雨前夕的平静,以至于上床躺下后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

    她闭眼念诵心经,却在这时候看到一个黑色的影子飘进了家门。

    林芊芊瞬间惊坐而起,怀疑是不是那个女僵尸来了。

章节目录

我修道的这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千羽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羽凌并收藏我修道的这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