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在推凤凰河的那一章提到过这本书,但只是粗略地提了一下,并把作者的家庭和凤凰河的做类比,并没有很详写,最近我又重温这本,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想来推推。

    这本是我两年前看的,它的英文原名叫《eduacated》,但懵懂的学生时代和社畜阶段读起来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两年前我还在象牙塔,其实并没有太多深刻的感受,只是单纯被她富有画面感的文字(赞美翻译)和离奇的身世所震撼,并由衷却浅薄地感叹教育的伟大。

    但当两年后我走出社会,真的逐步实现金钱和人格的独立,遭受社会毒打开始反思自我成长史并油然而生一种愤怒以后,再看这本书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些东西。

    重新读这本书,我至今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我将永远、始终做个孩子,否则我会失去他。”

    完美地描述出父权体制下的爱。

    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作者父母是美国反政府人士,不相信政府的教育、不相信科学,杜撰了世界历史,全家(包括母亲)虔诚地信仰父亲自己幻想的上帝。所以作者十七岁以前都是在大山里度过的,不识字、不懂算数,什么都不懂。但她跌跌撞撞地上了大学,得到了牛津全奖硕士资格,她过去的人生和读书后的人生相互交织,矛盾又痛苦。

    重读这本书,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字里行间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掌控感。她萌生自我意识后,之前对她保护有加的哥哥突然像魔鬼一样对她拳打脚踢,嘲讽她是个“妓/////女”,把她按在停车场脱衣殴打,当着全家人的面拽着她的头发把她拖进卫生间施暴;父母指责她是被恶魔附身的魔鬼,就因为她去读大学。

    我以前说过,我最讨厌看小说甚至看到名著(仅代表个人意见讨厌《人间失格》!!拳打脚踢.jpg,嘿!哈!)黑泥,但人的敏感性是慢慢敏锐的,以前我只是知道我不喜欢,我容易受影响,但我说不上来更深层次的理由。我上周和我朋友遛狗,把这本书安利了给我朋友,很突发奇想地用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文字来和她作对比(本人没有批评林奕含的意思!!!她的文学素养太牛了,我只是举“破碎感文字”和“生命力文字”的对比!!毕竟如果用市面上流行的《花火》青春疼痛文学的破碎文字去对比那太失礼了啊啊啊啊啊,总要有本能平起平坐的文学作品来对比吧!没有踩一捧一的意思!!不许误解!!)

    我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生命力的流逝感太强了,因为同样是非常富有画面感,她所传达的失序感太强了,读完我也快死了,这本读完我会觉得人活着就是有无限可能。

    出于本能的求生欲,我会更喜欢读有生命力的文字。

    这种生命力不是不接地气的万物皆可爱文学,是“世界稀巴烂但老娘就是要自由”的攻击性。

    以往我遛狗我家长必然是要陪我的,但我现在都溜出去找我的朋友,今天晚上我和朋友遛狗,我就在和她讨论,我们的家庭不上不下,没有作者那么极端,那到底是什么在阻拦我们离开啊。

    我与朋友的情况完全相反,她是责任感,她的母亲非常依赖她,而我是自我,我非常依赖我的家庭。

    我生长在现在网上疯狂玩“江浙沪独生女”梗的杭州家庭,我看到这个梗其实是很愤怒的,因为我觉得大多数女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剥夺自我。江浙沪家庭对独生女的经济支援各种各样,但伴随经济支援的是隐形控制,我家长之一对我的要求是“随便你学习工作怎么样,读书的时候早恋都行,上班没钱赚也没事,但未来发展不能离开杭州”,我家长之二对我的要求是“希望我对知识保持谦卑,不需要对我有回馈,但生活中希望你时时报备”。

    我都二十多岁了,在家想用厨房烧个菜,我爷爷一定要站在我旁边帮我,直到我放下锅铲他满意接手。

    所以每次看到女主被男主宠得什么也不干,我那邪火就蹭蹭蹭往上冒。

    我现在独立在外面租房住,晚上和朋友逛西湖聊到十一点我都会开始焦虑地看手机,怕被打电话。

    我朋友还没毕业她妈妈就给了她一辆车,但我和我朋友去重庆玩密室,一小时她妈妈打了六个电话,甚至和我家长说我俩失踪一天了,等我们玩完出来他们甚至跨省报警了(……)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是意识不到空气有害的,我以前其实都懵懵懂懂的,和现在很多网络上骄傲地玩这个梗的女儿一样,觉得我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这种时候最容易写出“万物皆可爱”的傻逼文学。我高三的时候就在发表杂志上写过万物明朗万物皆可爱这种句子,那时候就很天真啊,专业选我自己喜欢的,想学文学,对未来抱有幻想,对世界充满不真实的期待,上大学每周都被妈妈接回家,周日再送回去。

    但要说我真的没意识到这是种束缚吗?也不见得,我写小排球乙女的时候还在大学,但我就不想给女主安排父母,那时候我就觉得父母实在是很麻烦,爱你但又需要你为了他们妥协自我,但我那时候觉得血缘关系是种值得忍耐的甜蜜负担。

    可惜的是出国我好不容易有了自我,还没来得及深思,回国以后迅速就堕落了。自我是很容易反复的,因为温柔刀的甜蜜陷阱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江浙沪家长开明吗?开明的,我爷爷能允许我指着他鼻子骂宗桑呸(……)宠小孩吗?宠的,我第二天要出去旅游,家里找不到充电宝,等我早上准备生死时速和手机电量赛跑,发现爷爷大早上起来帮我买好了;我妈妈能因为小学的我一句话,翘班出去帮我买漫画书,让我成功在班里装13(。。。。)

    他们的爱其实非常不一样。我妈妈的权利欲很强,不允许我顶嘴,我小时候说她脾气阴晴不定,她当着全家面在饭桌上扇了我一巴掌(我是记仇的小孩,后来整整两年没和她讲话:D);我爷爷的爱又很温柔,我大学想去宁波找兼职同事玩,我爷爷会不赞同地问你那同事几岁啊,干什么的,才认识几天,会不会太危险了,于是我真的就没去。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我小学写日记骂我爷爷老管我,骂他老不死。他偷看我日记,气得对我妈和阿姨大发雷霆,全家对我三堂会审,我死犟着不道歉,说谁让他偷看我日记。

    我妈和我阿姨:……你说的也对。

    最后也没有道歉。

    可以说是非常开明的家庭咯。

    但开明和自由真的是不一样的。

    没体会过真正的自由前,大多数女儿意识不到这种不叫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诞生在富有自我的生命力下的。

    去年刚上班,我劈头盖脸接受了卷都的996毒打。周日要值班,我周六晚上四点钟睡不着在那哭,我爷爷不理解,他说你为什么对工作没有敬畏之心呢,我妈问我你现在工作这么稳定,为什么想辞职呢,苦点熬到以后就好了啊。

    我很崩溃,我觉得上班前和上班后的家完全是两样的。我说我觉得家里都是稳定工作了一辈子的人,没有人走过我想走的路,我想要自由,我想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你们为什么不支持我。

    我爷爷说我真的不能理解你,肯定会担心你啊,你真的想去我也拦不了你,但我肯定不支持你。

    我就突然意识到,我的自我非常软弱,在这种温柔刀的教育下培养起来的我缺少不被支持的勇气,因为我从小到大没经历过“自己独立负责过未来”,我完全缺少走上我家庭不赞同的路的勇气。

    我其实非常叛逆,我中学迟到早退,从不参加早自习,大学出勤率倒数,翘专业课去迪士尼,上班在办公室拍桌子指着小领导鼻子骂。

    但更深层次做出这些事情的动机是,我不想在这种校园读书,我很迷茫,学不到东西,我不想上班,同事领导是傻逼。但我不敢退学,不敢辞职。

    关于我的未来,凡是我的家庭不允许的事情,我都不敢做。

    然后我真的那时候才开始想,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我要自由,那我应该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那时候我都23了。

    我完全可以说,大部分江浙沪家长培养出来的小孩都是像我这样缺少自我的。

    什么路都给你铺好了,什么都不需要你做。

    江浙沪家长其实也只不过是披上了甜蜜外衣,温柔地杀死你的父权体系。

    比起其他地区的家长粗暴地扼杀你,这里是温柔地凌迟你,大多数女儿可能一生都活在甜蜜的陷阱里,一生都没有思考过自我。

    就像人类宠爱小狗。

    如何能不断地赋予“自我”力量?

    教育。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这本书就是讲,作者是如何在一个极端的家庭里诞生了自我,用整整一本书,用子女的角度来描写,“我用我的背影告诉他们,我不回头。”

章节目录

不想写小说的我只好来推文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巫马非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巫马非马并收藏不想写小说的我只好来推文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