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能救世人,就是好仙

    时近秋分,大约已快到阳州了。

    宋游基本是沿着海岸线走,一路往东,方便三花娘娘在海边玩,也可以吃些海鲜。

    不过这一路实在蛮荒,海边除了海产丰富以外,别的都很贫瘠,但任何一样东西,短时间内吃得多了,都会变得无趣。哪怕宋游带着充足的香料又有丰富的料理学识,每天换着花样烹饪,也还是不免想吃些牛羊猪肉,想吃些烟火油气更重些的家常小炒,丰富一下饮食。

    只是三花娘娘在海边实在快乐,宋游想着今后内地的路还很长,海边却不见得能再走几趟,这才依旧沿海而行。

    然而走着走着,终究是不能沿海了。

    倒也不是东边走到了头,而是再往前虽然依旧沿海,却已经没有了海滩,多是山林和断崖,偶有海滩也没了村落县城,没了官道,宋游自然便不可避免的要往北方走一点,走到内地山中去。

    慢慢的,路过的城村也变得繁华起来,说官话的人变多了,说土话的人逐渐消失。

    宋游便知晓,要到阳州了。

    此时不知是哪座山,只知山下村落民居不少,汇集在大山之间,多是白墙黛瓦的建筑,连绵成片,又错落有致,宋游走至半山腰时,俯瞰到这幅风景不由停下来歇息了好一会儿,如今走到山顶,倒是凉意深重。

    道人拄着竹杖,慢慢行走。

    路旁忽然多了一种陌生的庄稼。

    这种庄稼长有一人多高,每一根皆生得笔直,有竹杖那般粗细乍一看有些像是高粱,作物所有杆悠往山上走来,许是先听见了这边的说话声,见此地庄稼茂盛,老农也有些警惕。

    先看见枣红马,警惕更添一重。

    再见到道人和女童,这才松了口气。

    “先生怎在此地休息?”

    “走得累了,便在此地做顿饭吃。”宋游直起身来,行了一礼,“有礼了。”

    小女童立马跟着起身行礼。

    “嘿嘿……”

    老农只是张嘴笑着,不知如何还礼,但也已经表达了善意,这才说道:“我在屋头看见山上土里有烟子,还以为谁在烧我的燕米地呢。不然就是今天那些上山敬神的人,不小心把我的燕米地给点燃了。上来看看。”

    “哦……”

    宋游醒悟过来,便又行了一礼:“那便是我们在此休息造饭,给老丈造成了误会,害得老丈费力跑了一趟了。”

    老农依旧呵呵笑,只摆着手。

    宋游正好趁此问道:“这片燕米地是老丈家里种的?”

    “还能是谁?”

    “这倒是在下第一次看见燕米地。”

    “第一次看见,你怎认得出来?”

    “以前便听说过,也见过燕米,只是种在地里的,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宋游说完,对他问道,“不知老丈是从何地引进的良种,是今年才开始种的么,还是以前就开始种了?”

    “这个啊……”

    老农见他说话温和,又是个道人,便也乐于与他交谈,于是站着对他讲道:“是从阳州那边引过来的种子,说是有一个叫燕仙的神仙,为了让咱老百姓能吃得起饭,去海外找回来的收成很好,我们这边还没有人种过,我们家今年也是第一次种,也只种了这两块土。阳州那边种得多。”

    “那倒是不错。”

    “哎呀,不管什么米,能喂得饱肚皮,就是好米,不管什么仙,能救得了世人,就是好仙。”

    “对极了。”

    宋游点头附和,不免露出笑意。

    枝头上的燕子也眼光熠熠。

    对于宋游来说,这既是记忆中的画面,也算是这片土地因自己而起的变化,此时亲眼看见,心中自然觉得玄妙。对于燕子来说,这则是他们安清燕子一族在老燕仙的指示下,不知多少燕子飞赴海外,历经数年搜寻,辛辛苦苦衔回来的。是安清燕子的功德与造化。如今看见它们实实在在的在这片土地上造福于民,有人记着燕仙之名,有人唤着燕米之称,又有人感激他们,作为当事鸟,心中自然也觉得奇妙。

    只有三花娘娘无法体会此时他们心中的感情,只扭头看向这片小林子,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的光。

章节目录

我本无意成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色茉莉花并收藏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