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出征,原是朝花岗众人都全然没有想到的。马上便要过年,城池内外都一派喜气洋洋,城门口都快挂上红灯笼了,邻城却突然陷入一片火海中,百姓困于城内无所出,知府顶着压力连发数封求援信,一路被追杀,军士拼死才将信送到郑文柏手中,手臂上甚至还带着一根箭,鲜血淅淅沥沥地流了一地,刚下马,便晕死了过去。

    与这里相离不久的邻城被攻,郑文柏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当即快马送信往东都,可两日后便收到东都让他动兵救援的消息。

    原来是许平先他一步向东都报了信,自然也更快地收到了回信。许平传来的旨意,郑文柏不可不从,只是在他面前表示朝花岗一定不负皇帝的期望,还百姓一个安宁,回府后却大发雷霆,对郑夫人说,同是军马,他为何到的如此快?他是不是知道蛮军早要攻打邻城?

    郑夫人也哑口无言。她只得安慰他说,许中使毕竟是朝廷命官,得到旨意早些也是应该的。郑文柏说,再早,可能有这般早?我的人也许刚到东都,他的人就已经将信传回来了!

    说着,他将茶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长出一口浊气。郑夫人蹙眉道,这么快,会不会是……郑文柏叹道,假传圣旨吗?这倒是不太可能。许平就算再大胆,也应该不敢干出这种事来。郑夫人说,万事警惕为先,文柏,你可定要多加小心。

    看着她,郑文柏就生不出气来了,被怒火烧灼的心渐渐冷静下来。但无论如何,说要出兵,他便必须出兵,尽管许平比他收到消息要早得多,但他到底还是主帅,依旧有一颗报国救民的心。

    郑夫人拉着他的手,将头搁在他的肩膀上,虽然没说话,却万分不舍。她低声说,若早知有今日,当年我便不会让你从戎。郑文柏微微一笑,说,若不入官场,怎么配得上你?郑夫人说,家世、地位如何,我从不在乎。我那时希望你可以像你所想的那样建功立业,但我今日只希望你可以平安归来。

    战事紧张,多留只是无益,郑夫人自然也明白,大军开拔时,她并没有去送行。郑文柏自从募了朝花岗军后,便常在外居住,儿女也知道父亲需要时时预备朝廷的调用,听闻出征一事,也未曾过多惊异。待到出征时,郑文柏一双儿女代了母亲在城外送行。这是一对双生子龙凤胎,男孩稍大些,便是哥哥,叫思君,女孩是妹妹,叫婉音,都是极坚强的性情。听说父亲此去或许需要数月才能归来,也未流泪,只是牵着他的袖子,叮嘱他照顾好自己,他们和母亲会一直在家中等待他归来。

    郑文柏向来宠爱他这一对儿女,哪怕夫人苏沁玉当年产下一对双生子女的消息传回了郑家、长辈惶惶而不得之时,要他想办法除去一个,他也未做理会。相反,思君和婉音在他这里几乎受了一样的宠爱,少在父亲面前有争宠之事。

    这一对儿女年纪还小,不过将将十岁,但却已懂事。郑文柏摸摸郑思君的头,又拉过郑婉音来,将她抱在怀里贴了贴脸,对思君说,你是哥哥,父亲不在家,便要保护好母亲和妹妹。郑思君坚定地点点头。郑婉音则对父亲说,父亲,你且放心,你不在家,就由我照顾母亲、哥哥和知燕妹妹。郑文柏笑一笑说,对,好好照顾你的知燕妹妹。等父亲回来,势必要看到她吃得更胖些。

    战事紧急,分别也不可耗费过多时间。不久后,大军开拔,很快便离了朝花岗。军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但也有不少是少年,考虑到城外还需有人守,郑文柏也留下了一些。路宜便不在出征其内。他向来听从将军安排,只是见要与哥哥分别,还是紧张不安。只是他也晓得轻重缓急,也明白郑文柏的言外之意,乖乖地留在朝花岗,只是颇为恍惚了几日,才渐渐松弛些许。

    朝花岗人走了将近一半,郑文柏也已离开城中,段知燕便少了去朝花岗的次数。她年纪尚小,还不能那样清晰地理解战争为何物,只是在知道郑文柏离开郑府后略略有些惆怅,而发觉已经数日未见许平,也心下奇怪,去找了楚歌,问她说,郑叔叔去打仗,许大人难道也去么?

    楚歌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她半斤八两。她目前还没搞明白许平这个太监来到底是为了干什么,只能糊里糊涂地学着路云中的说法说,许大人是中使,要随着大军一同去支援的。

    段知燕问,为什么要到邻城去“支援”他们呢?楚歌说,因为蛮人入侵,再不去,邻城的百姓就非常危险。段知燕说,蛮人为什么要入侵?楚歌无言以对。段知燕又问,那,中使又是做什么的呢?楚歌也完全不知道应当如何为她解答。

    诚然,这些问题段知燕能问得,楚歌也能问得。她向来不知道这其中真谛,而段知燕的问题也是她自己的问题。她尚未解决这些心头大惑,又如何能为段知燕解答?由是也只能支支吾吾。幸而身边还有个苏沁玉在。

    郑夫人出身高门大户,在离家之前也是城中有名的大家闺秀,温婉含蓄,平易聪慧,许多事她也能加以解释。段知燕在她那里学了不少,虽还是有些懵懵懂懂,但却不妨碍她从苏沁玉那里跑回来后便扑到楚歌面前,为她再度“解惑”。

    楚歌摸着她的头,看她如此天真烂漫神色,便忍不住笑一笑。心头当即充上一股极其温柔的喜爱,对段知燕说,燕燕学得多些,姐姐心里便更高兴些。此后燕燕一定要与夫人多学,要做一个博学的人才好呢。

    段知燕说,以前母亲和父亲只要我学刺绣、书画,却没跟我说过这些事。我问的时候,他们也只说我不必知晓这些。我应当听谁的好呢?

    楚歌说,人人有人人的说法,只不过未来还是燕燕自己的。你若怎么想,便怎样做就好。段知燕说,姐姐,可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想呀?楚歌便忍俊不禁,说,你就说你现在做的事你喜不喜欢。段知燕说,也算吧。楚歌说,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大夫人也是希望燕燕以后可以快快乐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快乐的。燕燕现在年纪还小,等长大你便知道了,若能自己做选择,当真是世界上第一幸事。

    段知燕懵懵懂懂,尚不知悉,但她勤学好问,虽然不算太明白,心却已记下一些话。后来她再与楚歌散步时,便说郑夫人总是惴惴不安,一连几日都没睡好觉。楚歌知道她心里为郑文柏而担忧,但她不说,此事便也不能放在明面上。几人在郑府各有其思,过了将近半月。邻城的消息也断断续续传来,郑文柏遣人回报,只说战事进行得相当顺利。蛮兵到底不如中原人了解中土,何况城池高耸,易守难攻,又有外援,一时半会想要收入囊中,也绝非易事。

    楚歌在郑府虽少言语,但每次听到此等消息,也不由松口气。路云中作为郑文柏的副将,必然随军出征,楚歌不知晓他现在是否有足够自保的能力,在江南时见到蛮军屠城的回忆也让她总不自觉怔怔发呆。因着残暴与无声无息崩裂的血肉,才让她更惊惧死亡的降临。

    她这一路见了太多故人消散于烟波中,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一个五年前的少年终于顶着命运的风浪坎坷着长大,如今却又不得不亲眼送他上战场,这又是何等地令人愁思万千。

    路云中离开朝花岗前也没有来见她。他只是后来托路宜,告诉她要照顾好自己,一切小心行事。至于他自己,或曾也有“不忍”的态势于其中。他初离朝花岗时也曾回过一次头,不过在郑文柏发觉前迅速地转身回来,从此便一路向前。待到半月后,当他坐在营帐中削尖一把木剑时,也许还在想那日他为何只回了一次头。他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郑思君和郑婉音的身形都只是一掠而过,似乎没什么能让他停留,可却也有什么叫他勒马立了一瞬,脑中逡巡片刻,还是没细想。

    郑文柏在组建朝花岗军前曾建功无数。无论是当士兵在战场上连杀数人的壮举,还是后来当了将军时屡战屡胜的功绩,都让他有着足够的自信赢下这场仗。郑文柏后来虽因郑家在朝堂势力过大而渐渐退出战场,但该用得着他的地方,他也是尽力而为。初到第一日便一连击退蛮军三次攻击,解了围城之困,后来也令大军驻扎在城下,不让蛮人前进一步。

    朝花岗这算是第一次对上如此阵仗。蛮军围成,来人众多,似乎势在必得。而只要打仗就势必要死人,如此大规模的蛮军冲入阵中,就算是郑文柏再如何神机妙算,也不能让人人都逃脱丧命之忧。

    路云中踏着黄沙与刚刚干涸的血痕,绕过营帐,去找吴栾。两人需就前几日的阵亡将士列出名单,以便后续抚恤。

    一般这个时候,两人总不说话。在这短暂的交战间歇,到一个个营去查看究竟有谁不在营中也堪称残忍。唯一的声响就是记到一人名字时,吴栾嘟囔了一句,“前两天还好好的,一箭就没了”,手上虽捏的稳,但心底也沉默麻木,不由短叹一声。

    在城内,楚歌和郑夫人认为许平也随军到了邻城,但当真于战场上,郑文柏却知道不是。许平到底没有功夫在身,郑文柏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也为了不让他临场指手画脚,听从了他的提议,将他留在朝花岗。

    只是他此刻自然也不知道自家夫人也从未在城中见过他。他独自一人在帅帐中端坐,手旁的茶水未有消减,始终醉心于面前这副地图。路云中将名单交给他时他也没什么反应,只随手挥挥,示意他下去休息。

    路云中沉默很久,终于还是说,将军,许大人他在城中确真安全么?郑文柏抬头看他一眼,似笑非笑说,你也开始担心他来了?路云中知道郑文柏不会放过他的言外之意,唯有沉默。郑文柏说,放心吧,他在城中,比哪里都安全。只停顿片刻,又说,只要他不乱走。

    路云中说,他会来吗?郑文柏说,他说了不来,应当就不会来。只是不知他这个中使本为监军到此,却竟未随军前来,也似乎不怕皇城怪罪,不知打的是什么算盘。

    说到这儿,他似乎不打算再就这个问题说下去,离了城中,他便不知在此处是否还有许平的眼线,于是暗示路云中截止了此话题。两人坐在一处,郑文柏指着地图为他讲,言语间,此战竟从三月逐渐缩短到一月。照郑文柏来看,蛮军到底远离故乡,若说军需储备,想必也没有城中这样丰厚。就算是拖,他们也有着相当的胜算。只是不知是否要在这里过年。

    路云中见他心绪渐有平稳,也不再提,只微微笑一下,说,按照将军部署,若当真顺利,也许还能回去赶个尾巴。郑文柏哈哈大笑道,早些年前尚征战四方,搞得思君和婉音小时候都几乎不认识我。现今好不容易能在家中休息几年,却不曾想又有这祸事。不过没关系,思君和婉音大了,会理解他们的父亲。

    路云中说,只是辛苦夫人。郑文柏说,夫人跟了我,是她受了苦。早些年我不在家,便是她一手操管家事,过了太多苦日子。只不过也实在没法子,我只愿天下海晏河清,不再有外敌入侵,百姓安居乐业,我便也能回家多陪陪夫人孩子了。

    郑文柏轻叹一声,神色略有灰沉,似乎有些怅然。路云中察觉到此,知道他是借此生情,正欲劝解两句,却突然听到帐外一片劈啪作响的声音。

    郑文柏一皱眉站起来,说怎么回事?路云中抢先一步迈到营帐前,还没探出头,一个小士卒便闷头闷脑地冲进来,与路云中骤然一撞,还差点没刹住车,幸有人扶他一把,才堪堪站稳,对路云中说,路副将,不好了,东南方突然来了一支蛮军,直取南门!

    郑文柏也已到了门口,闻言一怔。路云中忙说道,南门前有数支巡逻队严密监视着蛮人的行踪,怎会突然攻击?小兵说,他们说像是从山林里钻出来的!郑文柏说,不可胡说,南门外高山唯有一条路可走,本将早就叫人将其堵住,他们若想进攻,便只能攀爬悬崖,或是长出翅膀。世间哪有这等奇事?小兵却说,最初时,属下也不信。可未经证实不敢来报告将军。山下那条路并未被破坏,这只能说明,他们的的确确是从悬崖上过来的!

章节目录

通房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蜿蜒晚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蜿蜒晚宴并收藏通房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