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口中的老夫人可不是她娘,是她祖母。

    家里人要么叫称她老夫人,要么叫称他老太太,就是没人敢叫她一句老祖宗。

    没办法,真正的老祖宗在慈宁宫呢,她这个老祖宗就只能是老夫人了。

    在这件事情上皇上没法儿给她面子,但在其他事情上皇上能给她的面子还是给了的。

    比如老夫人每年过寿时,皇上就极给她面子。

    皇上送人东西,只要不是送给太皇太后,太后,还有皇后的,都不叫送,得叫赏赐。

    他送出去的东西甭管是什么,哪怕就是个鼻烟壶也是御赐,别说卖了换银子,就是用也是不能用的,所以这东西除了代表收的人有多被重视就没什么用了。

    但这东西还不能不要,不要不就代表不受皇上重视了吗?

    自从她进宫之后每年祖母生辰皇上都会赐许多东西,这许多东西里当然也有她一份,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今年按说也不会例外,可这事坏就坏在这按说二字上了。

    她要是没闹得这么厉害,当然是往年是什么样今年就还是什么样,但她闹得的确有些厉害了,厉害到皇上已经许久没来了,所以今年就不一定和往年能一样了。

    她家中的长辈轻易进不了宫,这礼一起送出去就是为了让她们看看她在宫里有多得宠,所以不管她送的是什么,她们都高兴。

    皇上说这话的意思,哪里是在提醒她可以开始准备了,分明就是在跟她说,如果这件事她处置得不能让他满意,那今年这里就不能一起送了,甚至这礼送不送得了都不一定。

    看来不管她舍不舍得,她的四个大丫头恐怕得变成两个了。

    这事说起来其实也怪这两个丫头,上次芙儿摔了一跤,这两个丫头就已经看过一回热闹了,这次芙儿被人拖走了,这两个小丫头又去看热闹,虽然是偷看,但的确看了。

    偷看就算了,还让人发现了,这就是她们自己的错了。

    让人发现就算了,还回来跟他说这事儿,现在她想装作不知道都不行了。

    她就不明白了,她们脸上的巴掌印都还没消呢,怎么就不知道在屋子里躲一躲,非要去看热闹。

    现在好了,看热闹看得连自己的差事都丢了。

    继续把她们留在承乾宫是不可能了,她能做的就是给她们另寻一份好一些的差事,另外多给她们些东西傍身。

    不过她对她们到底是有几分情分在的,所以等她翻身之后一定会想办法把她们接回来。

    识时务的就不该再闹了,安安静静的走就行了。

    可惜她们好像并不识时务,既不能安安静静,也没打算走。

    这还没怎么样呢,她们都先哭上了。

    这下好了,她都不用费心找理由了,谁哭了谁就走。

    她们不哭得到的东西还会更多多一些,差事也会更好一些。

    她们这一哭得她心烦气躁的,你还有心情管这些,随便给了她们几件东西意思意思她们就该去哪儿还是去哪儿了。

    她身边一共四个大丫头一下走了两个,她也想到了身边少了两个大丫头之后日子过得肯定没从前舒坦了,但她没想到会这么不舒坦。

    这个大丫头里有两个太活泛,哪儿有热闹就往哪儿去。

    有两个太不活泛,别说热闹了,寻常人想叫她们都叫不动。走的这两个就是那两个太活泛的。

    性子活泛,有好处也有坏处,但对她来说,好处是大于坏处的,至少她想知道什么事都不用去打听了不是。

    她以为身边少了这两个丫头以后她只会添这一桩烦心事,没想到少了这两个丫头之后,她添的烦心事可不止这一桩。

    这两个丫头是爱看热闹不假,可就是因为她们爱看热闹,所以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碰上熟人。

    有那么一句话吗,朝中有人好做官。到了他们这儿就是宫里有人好办事。

    以她的身份应该不会有人敢为难她才对,可那是以前。

    以她现在的处境,别人不为难她,要么是因为曾经受过她的恩惠,我是想看看她还有没有翻身的可能。

    别人为难她,要么是皇后的意思,我是太皇太后的意思,但不管是谁的意思,她都不可能再冲出来,为难回去了。

    出了那事之后皇上是没再来过来,可该她的东西一样都没少她的。

    要不是因为这样,她也不会觉得皇上就是在跟她赌气,还想着跟皇上比一比,到底谁熬得过谁呢。

    这两个丫头被赶走之后,就不一样了,该她的东西不是送来的缺斤少两,就是送来的时间比原来晚,就连她砸的东西补上来的速度也变慢了。

    偏他们还有一大堆借口,弄得她想发火都找不到理由。

    到后来缺斤少两变成了少一小半,晚几个时辰变成了晚三五日,她砸坏的那些东西他们干脆不补了。

    都这样了,她要是还看不出这是皇上的意思,那她就是傻子了。

    可这也不对呀,她上次做了那么大一件事,该她的东西皇上都没少她的,怎么这次只是她的丫头出去看了个热闹,皇上就气成这样了呢?

    虽然不明白皇上为什么气成这样,但这一次明显和之前不同,所以她不太敢闹了。

    毕竟这一次他还是和皇上一起给她祖母送了礼,这点儿面子皇上还是给她的。

    那就说明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虽然不知道这个余地有多少,但她只能这么想。

    她不闹了之后果然不一样了,送来的东西虽然还是有些缺斤少两但至少缺得不那么明显了,而且都能准时送来了。

    她砸坏的那些东西还是没人给他补上,但她又不能没东西可用,所以她开了自己的库房。

    她也看出来了,皇上这回真是气大发了,那这事就不能急,只能慢慢来了。

    她不再闹了,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她在等,等着看皇上会不会让梁九公再过来。

    上次吴嬷嬷被赶出宫去之后,皇上就人梁九功来问过她,是要内务府的嬷嬷还是要佟府的嬷嬷。

    这次那丫头虽然没被赶出宫前,但的确不在她身边伺候了,她想看看皇上会不会让梁九功过来问问她是想要内务府的宫女还是要让佟府再送两个小丫头进宫来。

    结果她等来等去没等到梁九功来,倒是等到了乌雅氏封嫔的消息,乌雅氏成了德嫔。

    她听说这事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她说的不可能倒不是乌雅氏不可能成为德嫔,她说的不可能是不可能这么快,是指嫔位的朝服,不可能这么快就做好了。

    可这东西还真就做好了,于嬷嬷见那两个小丫头说话说一半,她急了,也只能把话接了过来,跟她说起了德嫔的朝服为什么这么快就做好了。

    于嬷嬷说她打听到的原因是皇上很早就吩咐下来要准备这样一套朝服了,所以该准备的人早就准备起来了,不是这么快就做好了,是用了这么长时间居然才做好。

    这话佟氏听明白了,敢情皇上早就想晋乌雅氏的位份了,就等着她遇喜了,只要她一遇喜,朝服就可以开始做了。

    乌雅氏不过是生了两个阿哥一个格格,这才几年,就从一个小小的官女子成了一宫主位,虽然她不想承认,但乌雅氏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她都不打算摔东西了,听了于嬷嬷的话之后实在太生气了,又摔了一个茶盏。

    无独有偶,琇莹那边也差点摔了一个茶盏,不过这茶盏不是琇莹自己差点弄摔的,是她这偏殿新来的小丫头弄差点弄摔的。

    偏殿里少了一个芙儿,皇上就立刻吩咐内务府又送了一个小宫女过来。

    这小宫女原本的名字不算多好听,琇莹就做主,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安儿。

    萍儿的名字她没改,还是这个萍,反正有了安儿大家都会觉得萍儿的萍是平安的平,她也懒得改了。

    琇莹自认对身边人都还算和善,可这新来的小丫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怕她怕得厉害,不忙起来还好,一忙起来就会犯些小错,比如差点儿打碎他茶盏这事就是她的小错之一。

    还好有萍儿就在旁边看着她也教她一些东西眼疾手快的把这个传染给接住了,不然这东西就真碎了。

    她对半路上变成自己人的萍儿都这么宽容,对一开始就是自己人的安儿当然更宽容,所以并没有没有过多责怪安儿,而只是让她慢慢来,慢慢适应。

    话这么说,但她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想难不成她看着像是能吃人?又或者她在外头的名声其实没有她想的那么好?所以安儿才怕成这样。

    这话琇莹没人可说,有一天也不知道是脑子哪根弦搭错了,把这话跟皇上说了,然后她就又被笑话了。

    皇上的原话是不吃人,谁说你不吃人了?朕肩膀上的伤现在还没好呢,你要不要看看?

    琇莹本来是在跟他说正经事,没想到他突然就不正经起来了。

    也就是他之前就说他今天只是吃了陪他用膳的,不然等会儿会发生什么,她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

    也不知道是她脸太红了,还是眼前这人终于回过味儿来了,立马就换了个话题跟她说起。什么时候搬到永和宫去的事了。

    琇莹看他那样是真笑了,气笑了,不过他都没再提这事儿了,她自然不能再提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至少那会儿她是这么认为的。

章节目录

四阿哥今天来请安了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年年年有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年年年有余并收藏四阿哥今天来请安了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