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霁,寒风依旧。金海经略行辕高务实地所在衙署的书房之中,上好的木炭燃在鎏金的四爪龙纹铜炉之中。四爪龙纹在朝鲜并不常见,因为礼制关系,这铜炉显然是御用的,只有朝鲜王李昖可以使用。

    没错,高务实书房的许多东西都是李昖亲自下达王令,从汉阳运来专供高务实一人享用的,而高务实也没有拒绝,只是吩咐随行秘书代他写了一道正式文书感谢朝鲜王。

    “如此看来,相比德川家康而言,石田三成的确是目光太过短浅了。”高务实半躺在一张狐嗉躺椅上,闭目说道:“不过,德川家康的举动倒也未出我预料之外。只是,他觉得日本还有一线机会,这却是有些一厢情愿了。”

    甲斐姬此时绝封锁,然后发射火箭将全村焚烧一空。此次事件之中,村中老幼二百七十三口无一幸免,全部烧成了焦炭。

    事情发生后,文武双方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文官方面因为要直面治理问题,受到当地很大的压力,对于警备军如此涂炭生灵愤慨万分,坚持要高乐山为此次屠杀负责。

    武将方面摆出警备军一贯的冷傲,金边警备军司令和第二镇统制均对顾问团(京华靠顾问团间接控制当地)的质问不做解释。

    二人都坚持说警备军只接受老爷的命令,或者夫人代行老爷权力所下达的指示,故如果要警备军惩罚高乐山,请出示老爷或者夫人的手令,否则休要呱噪。

    当时甲斐姬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作为一个曾经执掌一城军务的女将,她也将自己代入其中思索,觉得这件事的确很棘手。

    日本其实自从武家体制建立以来(即幕府体制),地方大名都是军政一起管的,所以甲斐姬对此并不陌生。

    从地方治理而言,顾问团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这病症到底是不是瘟疫根本就还没弄明白,你这二话不说就杀了全村快三百口人怎么说得过去?我们顾问团不要向当地民众交代吗?我们做了那么多工作,现在被你这么一搞,没准就全打了水漂,我们不该愤慨吗,不该找军方要个交代吗?

    但问题是军方的做法也很难说就错了。是不是瘟疫虽然不好定论,但毕竟全村出现症状者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可见此病传染力很强,即便不是瘟疫,一旦蔓延开来恐怕也大事不妙。

    再加上西面不远处的那座海港城市正在建设当中,根据京华的规划,那里将是柬埔寨王国日后的第一大港口,属于绝对的重点工程,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万万不容有失。军方断然处置,至少也是维护了工程建设的安全。

    相比那个小村的两百七十多人,这个工程集中的人力至少是十万规模,双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就当甲斐姬认为此时非常棘手的时候,夫人黄止汀也蹙眉朝高务实望去,似乎也就觉得此事不太好办,还是让老爷亲自决断比较安心。

    谁知道高务实地决断极其果断——甲斐姬甚至怀疑他的思考没有超过三次呼吸。然后便听见高务实道:“病症未曾彻底查明而杀该村近三百口,判高乐山就地解职,不再担任金边警备军第二镇第二协第三标标统职务,另罚杖责二十,并准公开行刑。此令。”

    不仅甲斐姬,就连黄止汀也眉头大皱,而一直以直言敢谏着称的刘秘书长更是立刻站了起来,显然准备反对。

    谁知道高务实看也没看,又继续道:“家丁高乐山临危不乱,处事果断,手段老练,敢于负责,现擢为定南警备军司令部作战副参谋长。此令。”

    甲斐姬当场愕然。

    她想不到高务实的决断居然是把一件事分成两件事来处理,先是把高乐山一撸到底,还出于“平民愤”的考虑将其公开杖责二十。

    然后却又以老爷身份肯定高乐山的能力和责任感,二话不说当场超拔提升,从普通“家丁”直接拔擢为定南警备军司令部作战副参谋长——这还升官了。

    这一来,既然事情被分开处理,顾问团不能说老爷偏袒武装家丁——职也撤了,板子也打了,还是当众行刑,民愤自然也就得到了宣泄,他们的述求自然就得到了满足。

    然而高乐山也没亏,前脚刚刚撤职一撸到底,后脚直接起飞,从金边警备军驻外镇守部队的区区标统,直接升任南疆核心的定南警备军司令部,还一下子就做到副参谋长,简直是一念地狱,一念天宫。

    不过,这件事情的处理让甲斐姬最觉得心惊的是高务实决断之快,和决断中蕴藏的含义。决断快意味着高务实的思路极其清晰,这样在别人看来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他看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处理的;至于蕴藏的含义……

    为了一部分人而牺牲另一部分人到底是不是公正?为了多数人而牺牲少数人到底是不是公正?

    这对于任何抱持“仁义”理念的人而言都是极难决断的,但偏偏对于一位按理说对“仁义”理解最深的大明六首状元,高务实的决断表明他完全能够接收为了多数人而牺牲少数人。

    这,究竟是不是无情?甲斐姬也不清楚,但下意识里,她认为是。

    至少,在高务实眼中,有些人是可以牺牲的。那么推而广之,出兵攻打大明藩国的日本人,肯定都是可以牺牲的吧?不仅踏上朝鲜的日本军队,就连后方本土的普通人,想必在他看来也是犯人家属……

    “你觉得,我要不要放朝鲜日军回去?”正当甲斐姬有些恍忽之时,高务实忽然问道。

    “啊,这样的大事妾身没有想过……”

    “没关系,现在想想。”高务实把话堵死了。

    这下甲斐姬退无可退,只好先应了一声“是”,然后沉吟道:“以妾身浅见,是否要将在朝日军放回本土,首先要看老爷打算要一个什么样的日本。”

    “有意思,你且说说看。”

    “是,妾身试着说说,若是不对,还请老爷指正。”甲斐姬道:“先说不放他们回去。在朝日军主要出自西国,外加不少太阁嫡系。如果这些人全被剿灭在朝鲜,则西国诸大名实力大衰,丰臣家也必然大受打击。

    这样一来,东国大名——尤其是德川家,相对而言就如同实力大增一般,倘若老爷能确保对德川家的完全控制,则可以依靠德川家轻易建立幕府,取代丰臣公仪,而西国诸大名并无反抗之力。

    至于丰臣家,一来实力严重受损,二来太阁离……死后,幼主不能执政,因此权柄分散得很,北政所、淀夫人、石田治部之间到底最后谁说了算都很难说。因此妾身以为恐怕也很难做出有效应对。

    既然如此,德川左府若是乖乖听话,并且最后真的收养演儿为养子并立为家督,到他百年之后,将军一职便自然落到演儿身上了。这样的话,或许老爷能不费一兵一卒便全取日本六十六国。”

    “噗,六十六国……”高务实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日本拢共也才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居然能他娘的分出六十六国,简直特么搞笑。等老子将来真的“全取日本”,非得把这些“国”全给改成县不可。

    甲斐姬现在也早就知道大明有多大了(实际上当时日本人真的以为大明比日本大不了太多,西方传教士画的地图在比例上走形严重),因此也不禁一时脸色发红,想想以前的自己,可不也是典型的“夜郎自大”么?

    好在高务实摆了摆手,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道:“我先不作评价,你继续说说如果放他们回去会怎样吧。”

    甲斐姬道:“是。”

    ----------

    感谢书友“书友20220303150356351”、“ak12008号”、“单骑照碧心”、“malyvu”的月票支持,谢谢!

章节目录

大明元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云无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无风并收藏大明元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