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江墨恒正和人坐在桌前用餐,食不知味,她拿筷子的手无力戳了戳碗中饭,抬脸看向对面,对面的白青季正在大口大口吃菜,神情很专注。

    江墨恒烦躁地放下筷子,两只手拄在桌上不停地抓头,“吃吃吃,你还吃得下!”

    突然被她说一句,白青季有点摸不着头脑,从饭碗里抬起头问:“我为什么吃不下啊?这菜不是挺好吃的吗?”

    江墨恒一愣,有点佩服道:“你心真大啊……你真不担心殿下?”

    白青季说:“我真不明白你。殿下只不过出去一趟,你为什么这么紧张?这地方有大军经过,连土匪都不敢嚣张了,又有谁敢害殿下?

    再说,殿下又不是不厉害,她一个人打十个气都不喘,你操心什么哇?就算殿下不出手,还有那个哑巴暗卫,那女的杀人跟豹子一样,谁闲的没事去惹她们?”

    白青季一口气说完,见江墨恒不说话,便盯上了她那碗饭,“你真不吃?不吃给我吧?”

    江墨恒一把把碗推到她面前说:“吃吧吃吧!可别饿着你了。”

    白青季刚接过碗,又听她说:“你想的倒简单,只是殿下这个身份,有人害她又有什么奇怪?我若是殿下死对头,知道殿下在外面只带了四个人晃荡,我绝对埋伏抓她……唉!”

    白青季抱着碗看她,脸色难看道:“你怎么这么坏啊……”

    “吃你的饭吧。”江墨恒烦躁地挥手,扭头看向一旁,没一会儿,便有乐柏进来悄声报:“殿下回来了。”

    苍天在上,江墨恒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险高兴得流下泪来。

    三人疾走出去迎接,浓重夜色下,当江墨恒见到那张熟悉的苍白面容时,登时激动地扑上去:“殿下——您可回来啦!再不许这样啦——”

    风临不知她突然犯了什么病,飞快地朝后退了两步,却还是被江墨恒拉住衣袖,绕着看了一圈,嘴里念叨:“好好好……看样子没伤到,应该是没遇到危险……嗯?这是什么,这是血吗?!殿下这是遇到歹人了?!”

    风临抬手企图把她推开,“遇到了几个贼人,不打紧。墨恒,撒手……江墨恒!”

    一旁的白青季走到后面,左看看闻人右看看宁韶,转头道:“殿下,卑职以为您跑出去定有大事要做,您怎么……怎么带了两个男子回来……难道……”

    说到此处她脸色一白,十分痛心地规劝道:“殿下,您可是要做大事的人,可不能沉迷美色啊!”

    闻人言卿幽幽道:“我是女的……”

    白青季脸更白了,她看了看闻人,又看了看风临,痛心道:“女的也不行!”

    风临:“青季,闭嘴……”

    江墨恒看了眼带回的二人,低声询问风临如何安置,风临说:“在吾帐近旁扎个新帐,不准人靠近。”

    江墨恒会意,此时才对闻人二人行了一礼,转身去办了。

    风临疲惫地仰头望天,叹了口气,对一旁的白青季问:“吾走后发生什么事没?”

    白青季说:“没有大事,只是顾将军差人来了两回,说飞骑营的柳将军来了,想见您,属下以您身体不适为由搪塞过去了。”

    “嗯……”风临抬手揉了揉肋骨处,连夜奔波,那里旧伤隐隐犯疼。“青季,你去命人备点酒菜送到吾帐中,帐外的守卫叫她们稍撤远点。无事不要来扰。……哦,再去取两套干净行装来。”

    “遵命。”

    吩咐完这些,风临示意闻人与宁歆宁韶三人跟随入帐。白青季办事很麻利,没多久便带着干净衣物和酒菜来了,放下东西便退下,也不多话。

    风临拿起一套隔空比了比,又重新叠好,走到宁韶面前递去,说:“公子打扮在军中未免惹眼,还请委屈几日,暂作女子打扮。此处多有不便,公子请随吾来。一会儿待新帐扎好,公子即可自便。”

    宁韶没有说话,定定看着她,起身跟随着入了里间。

    到了里间,风临边搬凳子边说:“公子在此处更衣即可,吾这便退出去。房内有暗器,还望公子小心——”

    话还未说完,风临一转身,脸却僵住了。

    宁韶在身后静静看着她,双手正缓缓脱去外衣。他表情没什么波动,倒像理所应当一般。

    “宁公子,你这是……”还未等风临说完,便听二人身后猛现一声压抑的低吼。

    “你在做什么?!”

    二人皆回头望去,闻人言卿不知何时赶来,一把扯住宁韶的手,怒不可遏地瞪着他。

    她当真是气得紧了,灯光照出的阴影在她面上剧烈摇曳,连睫毛都在颤抖。风临有些诧异,印象中,她从未见过闻人言卿动怒。

    然而面对这少见的怒意,宁韶却显得无所谓,他睁着那双大眼睛直视闻人言卿,很平淡地说:“还能做什么,答谢殿下。”

    这一句话,把闻人言卿气得浑身都在抖。

    宁歆闻声也跟了进来,见闻人言卿扯着弟弟的手,立刻上前分开二人,将欲发作,却见闻人言卿颤着手指宁韶道:“难道殿下作此要求了?需要你这般?!”

    宁韶道:“我以为她作此想。”

    闻人言卿闻言更怒:“你以为别人作此想?你这话何意,难道旁人真对你存不轨之心,你也答应吗?!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你究竟为何要作此态?你难道就连一点反抗之心、一点羞耻之心都没有了吗?!

    这么些日子我以为你变了,不想你还是……你究竟为何啊?!”

    风临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宁韶盯着闻人言卿因激动而发红的脸,不知为何,忽然笑了。

    他挂着这习惯性的假笑,语气讥讽:“为何?这不是显而易见——我这样的货色,只会如此啊。”

    闻人言卿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宁韶好笑道:“女郎是真不明白,还是同我装糊涂?”他抬起瘦长的指点了点自己胸口,绽出一个极妍丽的笑,“我就是个拿——”

    “好了,够了。”

    一只白手忽然拦在二人中间,风临拿身子分隔开二人视线,说:“闻人,你还没吃饭吧?先去外面吃点东西。我们不要搅扰公子更衣。”

    闻人言卿艰难转身,摇晃着走了,风临叹气看向一旁目光黯淡的宁歆,也把她推了出去。

    临走前,她扭头悄声对宁韶说了句话:“公子莫妄自菲薄,也莫要再刺激她们了,大家都不容易。”

    宁韶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颓然一笑,他抬手捂住双眼,宽大的衣袖自他手臂滑下,露出了腕处几道刀疤。

    三人相继走出,到了桌前,风临拿起筷子也不多说,自顾自吃了起来。宁歆吃不下东西,也不近前,在风临身后不远处缓缓蹲下,抱着头沉默。

    就这样吃了半碗,风临低声说:“别蹲着了,你去看看,若是衣服换好了,就把你弟送去休息吧。”

    闻人言卿瞪大了眼,猛地看向宁歆,宁歆没有否认,沉着脸站起来,艰难往里面走。

    “她是宁歆……难怪,难怪……”闻人言卿低语了几句,忽然恼道,“那她一路为何不言语?”

    风临拿着筷子夹了块肉,低头说:“不知道。许是近乡情怯。他们的家事,交给他们自己解决吧。”

    闻人言卿不由得苦笑一声,坐在她对面不再说话。

    那姐弟二人不多时出来,都沉默着往外走。宁歆目光落在宁韶身上又飞速收回,也不说话,默默在前面引路。

    宁韶的脸上挂着习惯性的笑容,眼里却没什么笑意,双手板正地端放在身前,跟随她身后,一步一步走得很是动人。

    到了新帐,宁韶入内,宁歆跟随其后,帮着整理了下床铺后也不走,自己一个人站在门边,欲言又止。

    宁韶站在那看她,问:“大人有事?”

    宁歆摇摇头,独自走了,可没多久又回来,手里拿着个手帕包好的素木发簪,递给宁韶,压着声音说:“这个给你……公子不好散着发出门。”

    宁韶没有立刻就接,那琥珀色的眼睛钉在她面上,道:“原来大人会说话。”

    宁歆低头道:“不用叫我大人……”

    宁韶直勾勾盯着她问:“那我该如何称呼你?”

    宁歆深深的低下头,嘴里低声道:“寻常的称呼就行……”

    宁韶定定看了她一会儿,一把抓走发簪,转过身说:“我要睡了,您走吧。”

    身后没有应答,只有一串渐远的脚步声。宁韶僵站在原地,手紧紧抓着发簪,双眸彻底黯淡,两行冷泪顺颊而下,尽数坠在地上。

    -

    帐中,风临与闻人言卿相顾无言,一时四下寂寥,只有风声沙沙。

    许久,风临忽开口:“喝点么?”

    闻人言卿沉默了片刻,点头道:“喝。”

    风临拿起桌上那壶酒,给二人的杯子都倒满了,这酒原是热的,搁了这么久已变温了。闻人言卿抬手拿起眼前杯,道了声谢,便一饮而下。

    风临轻笑道:“你这家伙,就吊起来打一通也不为过,竟要吾给你斟酒,真是……”

    闻人言卿听后也露出一点笑,只是这笑多了些苦味,“从前是为太女奔波,今日后便要和您绑在一处。我这条命算是给了你们姐俩,给我斟杯酒也不委屈您。”

    似是觉得她说的有道理,风临点头笑了,抬手又给她斟了一杯。

    闻人言卿拿起酒杯,道:“殿下不问,是要等我说?”

    风临轻轻笑了笑,缓缓摇头道:“只是不知从何问起。”

    她轻抬酒杯抿了一口,似是想起了什么,自怀中掏出一帕子包好的小物件,伸手递给闻人言卿道:“还给你。”

    闻人言卿起身接过,打开一看,见是那枚蓝色的水滴坠子,微微一愣,手指摸上那颗宝石,感受到指尖微凉之意,她喃喃道:“不想还能再见到它……”

    风临问:“很重要?”

    闻人言卿点头:“很重要……这是我父亲的遗物。”

    “既是父亲遗物,为何流落他人之手?”

    闻人言卿盯着它苦笑道:“因为要逃命啊……”

    话音渐散,闻人言卿抬手又饮了一杯,酒杯重重撞在桌面,她看了坠子许久,忽然道:“殿下还不知,我是男妓之女吧?”

    风临微愣,酒杯轻放,没有接话。

    酒实在是打开话匣的好东西,只要三两杯下肚,失意人便会生出倾诉的欲望,不管将出口的话是否体面。

    闻人言卿咽下温酒,低声讲道:“我父亲原是南城一青楼的名妓,凭着有几分才色,在那的文人圈小些名气。母亲出行游玩时,巧闻父亲才名,豪掷千金抱得了美人归,同他在那做了一年的夫妻。”

    停顿片刻,闻人摇头轻笑:“不对,算不得夫妻……顶多是一段风流韵事。母亲是世家大小姐,有钱有闲,做了几年的纨绔,而我的父亲,不过是她荒唐时,犯下的一个错误。”

    “后来浪子回头,这段错误也就没有后话了。只是母亲没料到,有了我。”闻人言卿握着坠子,盯着酒杯中的倒影,似是自言自语。

    “正夫未娶,庶女先出,此等丑闻,引得外祖母暴怒。为了母亲婚配考虑,外祖母把这事瞒了下来,把我偷偷送回了父亲身边。两年后母亲娶了位世家公子,琴瑟和鸣,岁月静好,哪还想得起千里之外的我们。”

    “那段错误被随手丢在角落,独自腐烂……我父亲是个蠢人,满青楼的男子都没心肺,偏偏他生了情根。自从遇见了母亲,他便再不肯在那花柳之地逢迎,拿母亲给的钱赎了身,买了个破屋子安家。一个名妓,居然甘心在茅屋里吃糠咽菜,靠浆洗缝补养活我……哈哈……

    那真是段苦日子啊,我还记得那时每到春天,我都会提着小篮子和父亲上山挖野菜,秋天的时候跟着父亲去给人帮工,父亲坐在后厨洗碗,我就在角落的柴火堆里坐着,路过的人有时好心,会给我一片糖衣。冬天的时候,晚上屋子里灌风,父亲会用他那双皲裂的手搂住我,唱歌哄我入睡……那时也买不起纸,我想学字了,父亲就在院里的泥地上拿石头划字,一笔一划教我识字……

    这样的苦日子一直过到我九岁,有一天他突然就不要我了。”

    闻人言卿抬起杯又一饮而尽,不知不觉间,一壶已见底。

    “那天他走时说去集市给我卖肉吃,结果直到傍晚他也没回来。我独自在破屋里坐到天亮,次日被闻人家的人接走了。”

    “后来我听说他重操旧业,又抱起了琵琶卖笑。再后来有一天,我听说京城来了个男伶,带着个蓝坠子,琵琶弹得很好。”

    “从那天后,我开始逛花楼。我一家一家去找,逛遍了京城大小花柳巷,没找到他。人们都笑我傻,跑到那地方花钱只为对句诗,我在心里笑他们傻,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她低下头,展开手掌,那枚蓝色的坠子静静躺在她掌心,绽着淡淡的光。

    “这是坠子原是一对,是那个大小姐给他的定情之物。他赎身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连脚上那双绣花鞋都抵给了他们,独独留下了这对坠子。

    若不是那年我病的快死了,他也不会动它。”

    闻人言卿手支着头,另一只手晃着手里的蓝宝石耳坠,眼睛不知是因为酒意还是因为旁的,蒙上红红的一层雾。

    她咧嘴笑道:“他总在归家后戴上这枚破坠子,抱着衣服坐在门口,坐在夕阳里,一边望一边缝补,嘴里唱那首快听烂了的诗。”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满青苔。”

    闻人言卿笑道:“蠢人一个。连我那时也知道,母亲根本不会回来。他把来路望断,也等不到那位大小姐。”

    “我不受人待见,去了闻人家也是一样。她们接我回去是因为母亲九年未能产育,算命的说她有一女飘流在外,惹怒了祖先,不接回来她就不会有孕。”

    说至此处,闻人言卿笑里隐露讥讽,“也不知是真是假,把我接过回去不过两年,母亲竟真生了个女儿。”

    “我本就出身微贱,府中有了嫡女,我便更不受待见。随便把我过给一位男侍后,母亲没再管我。

    加之我开蒙极晚,到了学堂连先生也不待见我,同窗更不必提,谁不笑我是男妓之女?”

    “那几年我受尽了冷眼讥笑,看尽了他人指点。亲人又怎样……该嫌你一样嫌你,我上不得台面,连吃饭都不配与她们同桌。

    我唯一的归所只有书海,我只能在墨香里获得片刻宁静。”

    “这京中第一个知晓我出身还对我以礼相待的贵人,便是太女殿下。”

    闻人言卿拿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她夸我文章写得好,说我来日必能考取功名……这在您眼里或许不算什么,可对当时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要知道那时……连老师都不愿看我的功课。”

    闻人言卿目光沉沉,低下了头道:“她也是第一个,因我逛风月场而劝诫我的人。”

    风声乍起,帐外一地萧索。

    闻人言卿连饮三杯后,才再开口。

    “她帮我拾起尊严,重塑自信,给我真挚的关怀,她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我可以有理想,有抱负,可以比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强!”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光,凉薄的世界在那一刻变得璀璨。

    我将她视作难得的知己,我将她视为我将奉的主,我已决心将我一生都献与她的事业。”

    “殿下是俊才,假以时日她定成明君,我从没有怀疑过。可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士为知己者死,我这条命给她了。

    她遭难时我没能同行,死后我便去查她的冤。

    我去忍山,抱的是前途尽毁、身名俱亡的觉悟启程的。我曾站在忍山前想,哪怕拼上一条命,也要揪出杀害太女的黑手,为殿下报仇。”

    “可查了这些年,查到最后,我竟不知该去怪谁……”

    话至此处,闻人言卿有些崩溃地捂住脸,哽咽道:“殿下不该变法的……”

    她捂着脸落泪,凄然道:“同行十二人,一位遇刺,两位中毒,三位半途返京,五位同流合污。独我一人,游荡在北方,像只野鬼。

    我有证据,可我回不去京,这何其可笑!

    我做好了长久追查的准备,也做好了死的觉悟,可我没想到蹉跎了这些年,大半时间居然都在逃命的路上。我竟……一次也没能回去华京……”

    “我好失望,对自己失望,更对这世道失望。”

    “殿下她……她是好人,她有理想,有抱负,她爱民怜生、仁慈勤勉,她是难得的储君,她分明有着辉煌的未来,她不该是这个下场啊……”

    言语零碎,闻人言卿终是失控,眼泪从指缝涌出,淹没了营帐。

    她嚎啕道:“我的殿下啊!不该是这个下场啊!她们竟让她横尸在地,死得这样屈辱!她可是太女啊!”

    这一声哭喊,声嘶力竭,肝胆俱裂,她捂着脸蜷缩成一团,如一只伤兽伏在桌上,身躯因不能愈合的伤痛而颤抖。

    风临坐在她面前,不发一言,心中有万千情绪翻滚,她想要追问,想要痛骂,但她说不出话,胸膛似是生吞了一把钢刀,她疼得只能合上眼。

    待哭声渐息,风临才缓缓睁开双目,沉默着给闻人言卿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斟满,仰头饮下。

    闻人言卿拿起酒杯,哑着声音道:“殿下……我游荡在街上的时候,得到了我父亲的死讯。他不知何时回到了那个伤心地,在那间小破屋孤独病死了。

    等我寻去的时候,尸首都风化成白骨了,他一句话也没留给我。就有一块白帕子,放在他身侧,我打开一看,是那颗蓝耳坠。”

    “蠢人啊……他怎么这样蠢……我当时恨他不争气,为了这样一段感情折磨了自己一生。”

    “后来我游荡了多年,在一夜独坐荒野时忽然明白了,他或许并不蠢。连小孩都明白的事,他怎么会不明白?他也许……就是放不下。”

    “我想给父亲碑上写两句挽文,可追忆那九年,我却只能记起他独倚门前,轻轻唱诗的场景。他这一生,竟不过一句: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我最终只刻了他的名字。”

    她拿着酒杯叹道:“殿下,我是不是很失败?为臣无能,为女也无能。我这辈子只欠恩两人,全都死在了我前面,而我连帮她们瞑目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到。”

    “啊……不对。”闻人言卿苦笑道,“我或许还有一个在意的人,可惜他受难的时候,我也不在。等到我去的时候,玉花已碎,一切都晚了……

    我总是晚一步,什么事都是……晚一步。”

    “殿下,我的名和字都是他起的,言卿,望归……恰是他一生所愿。”

    “殿下,我讨厌我的名字,它满是遗憾。”

    酒已凉,如寒刀入喉。

    二人执杯对饮,四下风声萧索。

    同在天涯沦落。

章节目录

太女纪  (女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月下卖刀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下卖刀郎并收藏太女纪  (女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