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刻钟,小院里就传来了动静。

    “方管家,找到了,靠近小楼的三根竹子上果然有不少划痕,许是这三根竹子在中间,一眼晃过去并不会发现什么异常,而且其中一跟竹子根部挖到了一把细线和剪成人形的布帛。”刘四小跑过来说道。

    霎时周围一阵惊呼,不少人窃窃私语起来,方管家扶着额头沉思了片刻,然后挥手示意刘四继续去竹林那边将挖到的东西拿过来。

    “乖徒儿,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装神弄鬼的东西会在竹林里?”苏河低着头悄声对坐在身侧的苏浅问道。

    “师傅,其实很容易猜到,我醒来时瞧着这院子虽然很别致,但不少地方其实都有些陈旧了,不像是有人住过的样子,”苏浅回道,“虽然说是方老爷睹物思人留着这院子,但除去每年的大打扫之外估计很少会有人有人来,放在这里很安全。”

    “哦,对呀,我想起来了,虽说楼里并没有什么蛛网,但一些夹角里都有盖着一层灰,我还纳闷这里的下人打扫得也太不用心了。”苏河回忆起初进小楼的情景不由得说道。

    苏浅闻言不禁在心中暗道:“看来留着这院子还有不少隐情呀。”

    不一会儿刘四就抱着细线和那捆细线和布帛过来了,待一个仆役将布帛摊开时,一个女人的模样顿时显现了出来,那是用彩线绣出的一位楚楚可怜的美人,墨发披散,面如芙蓉,眼尾低垂,身着一袭浅色衣裙,裙角上几朵紫色的芙蓉格外醒目。

    “这,这分明是林姨娘生前的模样嘛!”不少人纷纷出声道,“是呀,是呀,我刚来的时候见过林姨娘,就是这个样子,这绣的也太逼真了吧。”一个年纪稍大,看着有些壮硕的仆役说道。

    苏浅起身上前去摸了放在一边的沾着不少泥土的包着人形布帛的白布,感觉它似乎是有夹层,她摸索了一番后,然后将一角的细绳抽开,然后将它摊开,白布上的点点血迹便跟着显现了出来,若是将它披在上面,晚上看着确实像亡人归来,周围的几个下人看见后更是纷纷骚动起来。

    “这可不是我们带来的布帛哦,”苏河怪声道,“我们可没有见过那林姨娘。”

    “来人,将老太爷和夫人他们请过来,就说有要事相告。”方管家沉着脸对着周围的丫鬟仆人吩咐道。

    苏浅慢悠悠地起身然后坐回到了苏河的旁边,小声对他说道:“师傅,一会儿人来齐后,你先对着这人形的布帛做个法,我要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和动作。”

    “乖徒儿,那二少夫人不是幕后之人吗?咱们为什么还要看其他人?”苏河不解。

    “其实这个也说不准,如果是有其他的人告诉了她呢?”苏浅摸着下巴回道,“你看那布帛上的林姨娘绣得如此逼真,必定是投入了不少感情,下了不少功夫,若是咱们在做法之中弄坏或是脏污了这布帛,师傅你说这绣它的人会不会露出马脚?”

    “对对对,她肯定会生气就算是忍住了也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苏河茅塞顿开,“哈哈,你就等着看你师傅我的表现吧。”苏河跃跃欲试起来。

    苏浅觉得有些口渴,便对着一尺外的粉衣丫鬟开口道:“这位姑娘,能否给我们师徒俩一杯茶,我们从做法到现在都大半天了,茶都没有喝上一口。”

    “哎,茶吗?”粉衣丫鬟听见苏浅的话后问道。

    “是呀,茶,若是能有一碟点心就更好了。”苏浅回道。

    她有些不知所措地看了看苏浅然后又往方管家那处瞧了瞧,“桃红,去给他们端茶来,顺便再带一碟点心给他们。”方管家发现苏浅这边地动静后挥了挥手对粉衣映丫鬟说道。

    桃红道了声是,便转身离去。

    “乖徒儿,你想的真周到,你怎么知道为师我现在又渴又饿?”苏河颇为欣慰地对着苏浅说道。

    苏浅不语,暗道:不,只是她现在又渴又饿罢了。但见苏河一幅极为高兴的模样,她便只无声地笑了笑,权当默认了。

    “有什么事情啊,老方,怎么又把我们叫过来?”一道不满地声音由远及近,苏浅循声望去,是一位衣着得体,头戴白玉冠、面目周正的年轻公子,他的身后跟这一位鹅黄衣裙,梳着螺髻、杏眼明亮的姑娘在一旁轻声安抚他,两人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厮和丫鬟。

    苏浅瞧着二人的衣着和相携走过来的模样,也不由得暗道两人十分般配。

    “这两个骗子怎么还在这里,方叔,赶快将他们送去官府,我看着他们就觉得碍眼。”方二少爷走近后瞧见坐在凳子上的师徒二人更不满了。

    方管家和周围的仆役纷纷向方二少爷和二少夫人行礼,方管家安抚道:“二少爷,稍安勿躁,这二人还有些用处。”

    “什么叫有些用处,我们是天师好不好,用处大着呢。”苏河瞪着眼吹着山羊胡不满地反驳道。

    “哈?你说在开玩笑吗?方叔,蓉儿都已经戳穿了那个老家伙的把戏了,他还在了这里吹鼻子瞪眼。”二少爷更生气了。

    “好了,好了,咱们先听听方管家是怎么说的吧。”二少夫人蓉儿倒是十分沉稳,她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柔声安抚道。

    “请二少爷稍安勿躁,”方管家接着说道,“这怡香院的鬼影我们已经抓到了,就剩下找出幕后之人了。”

    “嗯?找到鬼影了?幕后之人,也就是说真有人在装神弄鬼了,我就说了,这世上哪有什么鬼神。”二少爷顿时来了兴致,“祖父和祖母就是太迷信了。”

    “方管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二少夫人蓉儿也跟着说道。

    “请二少爷和二少夫人在此处休息片刻,此事还需要老太爷他们到来后才揭晓。”方管家对二人拱手说道。

    “那好,本少爷就在这等一会儿,瞧上一瞧。”说着方二少爷挥了挥手,顺势就坐在了一旁,二少夫人蓉儿莲步轻移在挨着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方管家见状便吩咐下人将茶水和点心端过来。

    苏浅对这位飞上枝头的二少夫人蓉儿很感兴趣,直到她出现到现在一直盯着她,她看着这二少夫人长得颇为清秀,一双圆圆的杏眼格外明亮,笑起来时还有两个梨涡,看着十分亲切,这位二少爷瞧着对她也格外用心,两人时不时说上两句悄悄话,还给她递上一两块点心。

    苏浅瞧着两人轻轻密密的模样,想着这位二少夫人能够牢牢地拴住这位有些轻佻的二少爷怕是有几分手段。

    这时,丫鬟桃红提着装有茶水和点心的篮子过来了,她走到苏浅师徒二人身旁端出了篮子里的一壶茶水和一碟样式十分精致看着就很有食欲的枣泥糕。

    “哎呀,这点心的味儿真不错,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厨子。”苏河吃着点心赞叹道。

    “是挺不错的。”苏浅咬着绵软的枣泥糕评价道,“入口软绵甜而不腻,”她在又捻起一块后接着说道:“所以咱们要多吃一点呐,师傅,以后还不一定能吃到这样的糕点了。”

    “对呀,对呀,桃红丫头,你看,能不能再给我们拿一盘过来呀。”苏河抬头期待地对站在一旁的桃红说道,“这点心怪好吃的。”

    “哎?”桃红闻言有些讶异,不待她回应,坐在苏河对面的二少爷便嗤笑一声,对着苏河说道:“出息,不过是几块点心罢了,何风,将这盘点心端给对面的两个饿死鬼。”

    侍候在他身后的白脸小厮何风应了一声,将那盘点心端到了苏河和苏浅这边,苏河哼了一声,继续吃起了点心,苏浅挑了挑眉,便也继续吃着点心。

    苏浅咽下最后一口糕点后,又喝了好一大口茶水这才满意得拍了拍她的肚皮,在心底感叹了一声圆满。

    她撑着头瞧了瞧二少夫人身后的三个丫鬟,其中一个鹅蛋脸、个子稍高、穿着翠绿衣裙的丫鬟站得比其他两人稍微前一些,估计就是所谓的大丫鬟。

    苏浅扯了一下身旁桃红的衣袖,轻声问道:“桃红姑娘,可否为我介绍一下这位二少夫人身后的三位丫鬟呢?”

    “啊?哦,你说书琴姐姐她们啊!”桃红虽有些意外苏浅的提问却也回道,“她们和二少夫人的关系可好了,说是从进府后就一直在一起,书蓉姐姐成为二少夫人后还特地将她们三个都要了过去。”

    “哦,这样啊,不知道她们三位的针线活怎么样呢?”苏浅继续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桃红想了想后回道,“我没有听说过几位姐姐有送过他人绣品的事。”

    苏浅闻言眼皮一跳,她沉思了片刻后便又问道:“那你能跟我介绍介绍这方家的人吗?我这不是磕了头嘛,脑子有些不清醒,我怕呆会儿说错了话冲撞了几位大人。”

    桃红看了看苏浅虽然已经血迹凝固但伤口仍然有些吓人的额头,怜悯的说道:“哦,好的,我们方家是做绢扇起家的,老太爷和老太夫人在机缘下买下了这块地后便在这里扎了根,老爷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不过老爷在一年前的一次外出中了脚,大夫看过后虽然保住了腿但仍有些跛脚,夫人则是当地的大家闺秀,虽说老爷年轻时有些花心,但好像从林姨娘去世后就不怎么风流了,林姨娘你知道吧,就是那个布帛上绣着的人。”

    苏浅点点头,桃红继续低声道:“现在的两位少爷都是夫人所出,大少爷和夫人长得很相似,二少爷则像老爷多一些,府里其他的几位小姐都是姨娘所出。”

    “这林姨娘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吗?”苏浅问道。

    “没有啊。”桃红回道。

    苏浅还想再问,却看见一位有些跛脚的中年人在下人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过来,他身旁跟着的美貌妇人该是方夫人了,方夫人身后跟着面容和她如出一辙的方大少爷,大少夫人走在最后。

    一行人进来后二少爷和二少夫人以及周围的下人纷纷对着几人行礼,方老爷挥了挥手后就坐了下来,“老方,怎么回事,我在来的路上听人说已经找到鬼影了?”

    “是的,老爷,等老太爷他们到了就为大家揭晓。”方管家恭声道。

    “好,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敢在我方家捣鬼。”方老爷拍着桌子哼了一声。

    “抓到了就好,省的一天整得人心惶惶的。”方夫人坐定后也跟着说道,“前些日子若不是心萍来陪着我,我都不能入睡了。”

    “能陪着母亲,是儿媳的福分。”大少夫人低着眉恭顺地说道。

    “让心萍多陪陪你吧,娘你最近忧思过重了。”大少爷也出声道。

    一旁暗中观察着众人的苏浅敏锐地发现在方老爷出现时,二少夫人的三个丫鬟中有两个突然变了神色,虽然她们很快就恢复了过来,苏浅不由得摸了摸下巴,觉得事情变得有趣了起来。

章节目录

古代做法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湫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湫柒并收藏古代做法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