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商人与倭人私下交易是重罪。何况交易的还是逾制异珠?

    常风回了一趟锦衣卫,叫上徐胖子,又点了二十名力士,来到了城北碧翠号。

    掌柜王有德见到锦衣卫,吓得腿都软了。

    常风质问王有德:“东西呢?”

    王有德一脸冷汗:“大人,什......什么东西?”

    常风道:“那颗比鸡蛋还要大的异珠。”

    其实,常风被九姑娘当枪使了。

    王有德三年前,曾背地里在顺府举发过九姑娘。这老东西想借官府之手黑吃黑。

    他以为自己做的衣无缝,九姑娘不知道。

    他低估了九姑娘。

    九姑娘城府很深。三年不提此事。王有德还以为没事了,继续跟她做生意。

    这一回,他算是栽了在了二十多岁的娘们手里。

    在阎王似的锦衣卫面前,抵赖是无用的。

    王有德只得老老实实从库房中拿出了一个木海

    这木盒上雕着八幡神。八幡神是倭国神。木盒应该来自倭国。

    常风打开了木海

    他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异珠。何止比鸡蛋大。简直跟饶拳头大。

    且此珠晶莹剔透。简直就是绝世神物。

    常风问王有德:“你从哪儿得来的?”

    王有德供认不讳:“此物不是我的。是住在四夷馆的倭使上彬信让我帮忙寄卖的。”

    “他让我将海神珠换成银子,再买成丝绸、瓷器、茶叶交割给他。”

    常风问:“海神珠?此物名叫海神珠?”

    王有德道:“正是。”

    常风又盘问了一番。基本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场倭人利用贡船走私异珠的案子。

    常风猜测,倭人之所以没通过封贡渠道,跟礼部拿异珠换货物。应该是怕异珠交到礼部。礼部像黑心当铺一样,“这破珠子虫蛀鼠咬,光板儿无毛”。

    随便拿几千斤高碎就把他们打发了。

    于是倭人找到了玉器店老板王有德。让他私下将异珠售出,再换成大明货物。

    案情很简单,却涉及到了封贡使团。

    常风做不了主。将此事告知了礼部。

    礼部倒也没有深究倭人。只是派玉树临风、口齿伶俐的杨廷和,去把倭使上彬信严词训斥了一番。

    上彬信为了平息明廷的怒火。表示愿将海神珠贡给大明皇帝。

    其实,海神珠已经扣在锦衣卫手里了。他就算不上贡,珠子也是大明的。顺水推舟而已。

    两日后,常风带着海神珠和这两出售珍宝的账目来到了乾清宫。

    弘治帝看了海神珠,大为惊讶:“真是物啊。朕自生活在宫中,但也从未见过如此重宝。”

    “这物,朕不敢享用。既然此物名曰‘海神’。就该拿来祭奠真海神。”

    “你将此珠带到南海妈祖庙去,妥善安置。作为镇庙之宝。”

    “重宝都是有灵的。希望海神珠有灵。可以庇佑福建沿海渔民的平安。”

    常风磕头:“皇上敬爱民,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弘治帝又问:“对了,内承运库的珍宝,卖得怎么样了?”

    常风连忙呈上账册:“两日内已经售出近一成。得银两万一千两。”() ()

    弘治帝看了账册,惊叹道:“卖得这么快。你和李广办事果然干练。”

    “两万一千两?河南黄河改道,淹了两个县。这两个县的赈灾、重建银有着落了!”

    弘治帝衡量银子的价值,一向以银子能为百姓做多少事为尺度。

    与后世把几百万两银子堆在内库长黑斑的财迷皇帝朱翊钧相比,弘治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弘治帝很高兴。一旁伺候的李广也很高兴。

    李广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百中有二是我的。两万一千两就是四百二十两银子。”

    “这才出售了一成珍宝。全卖光,我能拿四千多两银子呢!发财了。”

    常风离开乾清宫时,李广跟了上来。

    李广道:“呵,九姑娘办事好生麻利啊。那个......”

    常风知道李广的意思。他压低声音:“九姑娘,您的那一份,随时都可以派人去湘西巷取。”

    李广笑道:“好,好!”

    常风带着海神珠回到了锦衣卫。将海神珠先放到了私库保管。

    锦衣卫的私库,就建在北镇抚司内。有两百名力士轮班看守,稳妥得很。

    只等到了月底,他会带着海神珠离京,前往福建祭妈祖。

    下了差,他回了府。

    府中已经有两位不速之客在等着他。

    这两位不速之客是:未来外戚界的泥石流;如今的锦衣卫混世魔王。

    张皇后之弟,国舅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

    张鹤龄都十三了,却跟糖糖有着相同的爱好:舔嗦了蜜。

    常府院中,张鹤龄跟糖糖对坐,舔着嗦了蜜。交流哪个铺子的嗦了蜜更甜。

    张延龄缺德带冒烟儿,正拿一根树枝戳虎子的屁股呢。

    虎子通人性,似乎知道眼前的王鞍穿着麒麟服,比穿飞鱼的主人常风官大。它只得逆来顺受。

    换做旁人,虎子早就滚扑撕咬了。

    刘笑嫣则挺着个大肚子,半躺在院中的躺椅上。

    按理,在两位国舅爷面前,没有五品宜人躺着的份儿。

    但张鹤龄却:“大姐跟我们了。您替她挨过刀。是她的救命恩人。”

    “您要是在我们哥俩跟前站着。我们就只能跪着啦!”

    “您肚里又有了娃。要是为招呼我们哥俩动了胎气。我大姐不得抽烂我们的屁股?”

    刘笑嫣只得违礼,躺在躺椅上。

    别。这哥俩跟糖糖还真玩得到一起去。

    张鹤龄道:“糖糖妹。等吃完嗦了蜜,哥带你找个蚂蚁窝灌开水如何?”

    张延龄道:“我身上装着二十根鞭儿呢。咱们一回儿去炸茅坑?”

    常风走了进来,听到这话哭笑不得。

    当初东宫海选的备档上,写着张丰菱两兄弟:读书,暂无功名。

    可怎么听,这俩魔王也不像是读书人。哪有读书人闲着没事儿拿开水灌蚂蚁窝,拿鞭炮炸粪坑的。

    想来是张家花了银子,在备档上动了手脚。

    两位国灸性子,用百姓家的俗语形容就是:白惟愿牛打架,夜里惟愿鬼冲。看书喇

    唯恐下不乱。

章节目录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咱叫刘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咱叫刘可乐并收藏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