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换了这一辈子,反而高一就遇上了。

    翁文文不敢对上陈乾的视线,只敢自己偷摸打量。高中的事情具体也已记不太清,但翁文文记得,面前的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话唠。其中最爱干的事情便是随机点名不听讲的学生。

    不过前世他高三后期就没带过翁文文了。

    说是教学调岗。

    可他是前世翁文文还混账时为数不多会朝翁文文笑且耐心解决问题的人。

    翁文文坐到班级的后头,可以一览无余整个班级的大体情况。很好,近一半的人都没有抬头,在这一半中又有半数的人在干着自己的事儿,有的在小声私语,有的在翻阅新课本,还有的在背诵单词,甚至最放肆的几人早已经带上了耳塞。

    翁文文继续观察着。班级成分不算复杂,有将近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她的熟面孔,不乏有杨嘉璐、周达一类早在初中部便赫赫有名被各位老师熟知的领头人物,也有着像曲多多与她这样的虽然没有被老师提前认识,但实打实是从初中部升学上来的附中老生。还有就是……翁文文瞥过聂霜认真做笔记听班会的面孔,还有一类就是从各个地级学校考入附中的中考优秀学生。

    “咱们第一次排座位,按照成绩来排有点儿不太友好,我和你们班老蔡商量过了,咱们就先按照老师随便排的座位坐着,一个月后大家按老规则各凭本事,用成绩选座位。”

    陈乾从文件夹里抽出座位表,又将其通过扫描仪扫到一体机上,犹豫一会儿,还是补充道:“不要说什么身高啊、视力问题,都高中生了,有问题自己解决,如果实在要换座位的话,协商完之后告诉临时班长啊。”

    话音刚落,他便提着自己银色的保温杯跨出教室。

    果然学历史的就是聪明。翁文文感慨。最后一句话既聪明的表现自己是一个开放的老师,不强制安排同学们的座位,又直接将任务派发给了临时班长,给自己省了一大堆麻烦。

    教室里的人群起初没有动静,直到陈乾走后,才纷纷将目光转移到一体机的屏幕一一座位安排呈现七行七列,前六列两两为同桌,最后一组则单独成列。

    座位的选择一向是一个技术活,座位太前就容易被点名,也不方便做自己的私事。太过靠后又容易看不清黑板,不方便做笔记。太偏了也不行,黑板容易反光。所以仔细思来,进出方便又适合学习的座位事实上就那么点。

    翁文文倒是不介意坐在哪,相比之下更加担忧的是自己的左邻右舍。

    还未来得及看位置,一旁的聂霜便先一步发出叹息:“倒数第二排……可我看不清啊……”聂霜的个子不算高,又带着不算薄的眼镜,自然是畏惧坐在后边。

    “文文,你运气真好,第三组第四个,我要是像你一样就好了……我就坐你现在的这个位置,可我真的……”聂霜难掩语气中的失落,侧过身子来。

    话都到这份上了,想到刚刚在宿舍人家帮了自己那么多,翁文文也不太好意思,正好自己也懒得再动,不妨就成人之美。

    翁文文很快在心里做好决定:“没事没事,我跟你换。”

    “真的吗!?”聂霜眼里放光。

    “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我近视度数也不高。”翁文文将新发的课本包上书皮。

    教室里的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既有被安排到心仪的座位立刻而动的,也有尚在坚持不懈交涉座位的。

    果然最苦的还是周达。翁文文向其投以同情的目光,也不知道换座位的大业要持续到几时,作为临时班长的他也只能耐着性子接下老师布置的这个烂摊子。

    翁文文刚安抚完聂霜,打算看看新座位一旁的同桌,还未及抬眼,杨嘉璐便气鼓鼓的拦在面前。

    “我刚听到你换座位了,换完作业后咱们就是侧桌,翁文文。”

    班级里到处是桌椅摩擦地板的声音,嘈杂得让人觉得不适。

    也亏杨嘉璐能听到刚刚她们二人的对话……

    杨嘉璐顺势坐下,故意将书本砸在桌子上:“你最好是认真学习,不然我可不能保证不向老师举报你。到时候又将你写的什么乱本子收上去就不好了!”

    翁文文闻言,不好的回忆再次涌上心头。

    怎么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翁文文初三的时候压力大,学业也没有突破反而不断下跌,以至于整个人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耗。后来偶然间瞥见一个小糊乐队的演出,看到他们的主唱虽然唱歌跑调却还是坚持梦想。

    可能是出于同情?也可能是有了共情,总之翁文文入坑了那个乐队,甚至成为了其中鼓手和主唱的CP粉,同人文也是写了不少。

    周作是当时的班主任兼任语文老师,一次晚自习看班,看到翁文文在升学的重要关头不干正事写同人文,他将这件事归于翁文文成绩下降的主因,自此展开了对翁文文“苦口婆心”的一番教导。

    也是从这件事之后,翁文文见到周作都如同老鼠见猫一一绕着道走。

    回想起来,翁文文也不知道当时是着了什么魔,从来不追星的自己居然也有了所谓的偶像,甚至还为了去他们的演唱会翘课,虽然他们都不是翁文文初三自暴自弃的理由。

    但是奇怪的,那段时间他们居然真的成了翁文文的精神支柱。

    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不喜欢了呢?

    翁文文想不起来了,当时只是将其简单地归纳为少年成长路上必有的心动,可后来长大后,她也喜欢过不少的明星,却竟再不及当年追小糊乐队的快感。

    “外人看来愚蠢变态的爱,是我暂停时间青春永驻的秘诀。”明明杨嘉璐还在挑衅,翁文文偏偏想起了这句话。

    “翁文文同学,虽然很遗憾你不幸与自己的死对头聚在一堆,可同时我要告诉你一件很好的消息,你的同桌,可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

    不知什么时候,曲多多已经拥到翁文文的桌子前,用着杨嘉璐听不着的音量小声耳语。

    翁文文看了看一体机,只有一个名字值得曲多多惊呼。

    “那可是谭圻哎,一个神一般的男人,你都不期待的吗?”曲多多见翁文文一副尼姑上香的平淡表情,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为什么一个花季少女居然会如此的寡淡,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今晚十点,《多多说事》与您不见不散!”曲多多见翁文文不接梗,反向杨嘉璐投以目光。

    “咳咳……”杨嘉璐佯装咳嗽憋笑,就这点程度,她可不想让翁文文小瞧去。

    “谭圻一般神龙不见首尾,你的期待怕是落空了。”周达终于从围挤的人群脱身,扯过一张椅子坐下。

    “虽然他被编到六班,但明眼人都知道人家早就有着竞赛班里领衔的能力,只不过人家有自己的安排,相比起日程安排紧张的竞赛班,倒不如分入实验班方便。”

    “初中的时候他就经常不在学校,现在竞赛任务更重了,应该更是难见面。”周达将学生信息表递给众人。

    “班长,你可真扫兴,搞得人家都不能期待一下。可惜了,翁文文,你居然无法第一时间目睹那个神一般的大帅哥。”曲多多啧声遗憾,一边走回自己的座位一边感慨:“就那个背影啊,那个气质啊,那个眉目啊……”

    “……”

    “每天和他相处应该也挺累的吧。”杨嘉璐目光转向翁文文,翁文文不自觉点头,两人久违地在奇怪的方面达到了共识。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翁文文趴在桌面上,她就是喜欢没有同桌的日子,加大版的书桌,可以随意将一只脚架在对方的椅子上,想想就美滋滋。

    不知为何,虽然没有见过谭圻,翁文文的脑袋里却突然浮现了一张寡淡的脸,虽然只见过两面,但毫无疑问,这是一张能够迷倒少女的脸。

    两人都是搞竞赛的,也不知道他们彼此见过面没有。

    困意袭来,翁文文打了一个绵长的哈欠,正欲入睡,却看到前桌的杨嘉璐从桌洞里掏出一本英语的3500词,翁文文见状,也感到一股莫名的紧张。

    尽管她深知此刻的自己正犯着困,但看着班级熄灯拉帘后依旧亮着的几个小台灯,那些光亮稀稀疏疏地分布,像无垠星海里的小飞船,翁文文知道,往后三年,灯光只会越来越亮,而浩瀚的星海终究有限,又必须承载起几十万人的梦想。

    总不能落后太多吧,这样想着,翁文文决定深闷一口咖啡,背诵起自高中毕业就被遗忘的语文诗词。

    放下餐盘后,翁文文正式复盘高中。

    南城自一八年开始便采用新高考政策,以3+3的模式考察学生。语数外作为必选主科,物理和历史作为副科的二选一首选科目,兼之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个学科中四选二,附中的学生将在高一的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选定高考科目。

    距离第一次月考还有三十五天。翁文文一边埋头吃饭,一边盘算着日子。

    每年附中的月考都会定在国庆收假的一周内,考试共计三天,需要考察语、数、外、政史、地、生、物、化,共九门科目,其中三个主科各占一百五十分,副科占一百分,共有三种数据排名,总分排名,主科排名,物理方向排名。

    你问为什么没有历史方向排名?

    一方面,像附中这类省级高校大多都是以理科类学科见长。尤其是以实验班为主的众人,其班级90%的人在高一过后都会选择招生人数多、专业选择度大的物理方向学习,再加上学科竞赛都是偏向理科方向,基于此,附中以物理方向排名作为首选科目选科的主要依据之一。

    另一方面,没有设置历史方向排名的原因还有一个一一高一学的知识过于简单,相较于高考时多变且需要理解的历史题型,死记硬背得来的高一历史成绩并不具备很强的参考能力,因此也不设立历史方向的排名。

    再说了,除了少部分真心喜欢并擅长历史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选择历史方向的原因大抵脱不开理科成绩不行的情状。

    翁文文戳着不锈钢餐盘里的鱼,有些懊恼。

    她分不清吃的鱼是什么品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认为像这种在学校食堂里做的鱼是最难吃的。

    翁文文将鱼皮挑起叹气,又腥又咸,就连鱼鳞都没刮干净。

    果然是高中的食堂啊。

    亏自己还特意放弃洗澡的时间来吃一顿饭。

    啊,这下晚上的时间更挤了。

    翁文文随意扒了几口饭,推开餐盘,掏出自己的计划本。巴掌大的线圈本上面画着几只黄色的小毛鸡,内页还贴着几张索引贴。翁文文翻开今天的计划,确定任务的可落实性。

    这是她从初中起就养成的习惯了,附中从初中部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这其中又以周作最具代表性。翁文文还记得初一开学第一天的班会,周作搬来几十本巴掌手册一一下发并叮嘱如何使用小本的模样。

    从每日的作业登记到额外的任务布置,从一次考试的分析到历次考试的对比,翁文文照着周作的方法按图索骥,竟然也记了好几本。

    这是翁文文为数不多的自豪,每当看着那些写满的本子,翁文文也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荣誉感,遗憾的是前世后来搬家的时候翁文文不慎弄丢了这些本子。

    不过也多亏了附中养成的好习惯,翁文文在大学期间也习惯于做规划,虽然大学的学习态度不是很认真,但胜在不紧不慢,期末周也循规蹈矩的复习,最终成绩也能够在普通一本算得上是名列前茅。

    翁文文不得不承认,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助推效率。她摇摇头,掏出口袋兜里的水性笔,继续在计划本上写写画画。

章节目录

我的薛定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submissio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submission并收藏我的薛定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