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营内,张骞和刘彻细细讲述出使西域的细则,并奉上了部分出使人员的名单请刘彻查阅,刘彻拿着名单端详了许久,一言不发,张骞心中忐忑,问道:“这些人皆是臣在军中挑选的意志刚强之士,大多都有与匈奴人作战的经验,且各有所长,有的熟识匈奴人的语言习性,有的熟识地形勘测辨别方位,有的懂得如何寻找水源和食物等等,陛下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刘彻对张骞的话置若罔闻,仍是看着名单发呆,不知是在想什么。张骞无奈看了一眼卫青,二人一起看向公孙贺与韩嫣,公孙贺尴尬地笑了一笑,用手肘戳了韩嫣一下,韩嫣瞪了公孙贺一眼,犹犹豫豫地走到刘彻身边,轻轻唤了几句“陛下”,刘彻回过神来瞅着韩嫣,放下名册问道:“你摘过星星吗?”

    堂下诸人皆瞠目结舌,不明所以。韩嫣木讷地摇头。刘彻有些失望,回过头来发现大家正盯着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分心了,合上名册,起身塞到张骞手里:“你思虑周全,朕相信你,要用什么人你自己挑,如果有谁敢不配合的,你来告诉朕,其他的你自己决定就行!”

    张骞信心大振,立刻鞠躬给刘彻行礼:“臣多谢陛下!”

    刘彻抬手示意他起身,又扫了在场的几个人一眼,问道:“你们见多识广,朕问你们,你们知道怎么摘星星吗?”

    “……”

    “……”

    “……”

    一阵茫然过后,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韩嫣,论见多识广,足智多谋,还真没有谁能比得过韩嫣。

    感受到众人对自己的信任,韩嫣额上的汗一层一层地往外冒,心道刘彻这又是受了什么刺激了?为难他们也就罢了,为什么非要跟天上的星星过不去?正想摇头,却发现刘彻紧紧盯着他,那眼神似在告诉他,他要敢说一句不知道,他就要把他扔到张骞的出使队伍中去。韩嫣立刻扶住准备摇晃的脑袋,笑道:“陛下不如请太常和太史的人过来问问?”

    太史主司天文星象,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天上那些东西了,刘彻觉得韩嫣这主意不错,立刻让人宣太史令丞等人过来商议。人人都知道摘星星的事是天方夜谭,却没有人敢当着刘彻的面说,卫青不知道这主意是姐姐出的,只觉得刘彻大概是病还没完全好,所以脑子不大好使。

    张骞无心陪刘彻摘星星摘月亮,以事多为由退了出来,卫青原是奉大哥之命要向刘彻汇报上林苑扩建一事的进展,见刘彻也没心思听了,便也跟着退了出来。

    “先生去过月氏吗?”

    “不曾!”

    “那先生知道月氏在哪儿么?”

    “在汉朝的西北方!”

    “西北那么大,要怎样才能找到月氏国呢?”

    张骞驻足,回首看向西北,说道:“一直往西北走就对了!”

    卫青看了一眼西北方的重重烟云,对他的胆识和气魄钦佩不已,当即对他鞠了一躬,深表敬意。

    送走张骞,卫青犹豫着是要等刘彻得空了把事情汇报完再走,还是自己先回去改天再过来汇报,忽见公孙贺朝他走过来,他好奇道:“星星摘下来啦?”

    公孙贺扑哧一笑,指着卫青道:“果然,有其姐必有其弟!”

    “关我姐姐什么事?”卫青不解道。

    公孙贺道:“陛下摘星星就是为了哄你三姐高兴啊?”

    卫青愈发困惑了:“哄三姐高兴,为什么非要摘星星?”

    “你三姐非要呗”公孙贺摇头笑道:“还是你三姐有福气呀,连星星月亮都敢开口要,她怎么不上天呢?!”

    “……”卫青愣住了,直到公孙贺朝他点头,他才确定他没有听错。

    公孙贺拍拍他的肩膀道:“赶紧去劝劝你三姐吧,这星星月亮要是摘不下来,咱们这些人只怕都没有好果子吃。”

    卫青抬头看了一下蔚蓝的天,心里头有些迷茫,要星星月亮,阿姐是怎么想出来的?以前听别人说她恃宠生娇,他还不信,如今这事他是不得不信了,想起平阳公主说的那些话,他觉得是有必要去劝一劝他的三姐了。也不管什么汇报不汇报的了,卫青别了公孙贺,骑了一匹马,直奔五祚宫去。

    卫子夫正在寝殿刺绣,预备给刘彻做一个香囊,听得宫人说卫青来了,即刻迎了出去:“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一路上,卫青想了很多劝诫的话要跟卫子夫说,可是一看到卫子夫,他又说不出来了,猛灌了几杯水,说道:“今日刚好有空,便想过来瞧瞧阿姐。”

    卫子夫察觉到他不对劲,找了一条帕子过来替他擦汗:“怎么了?遇上什么事儿了?”

    “阿姐,你跟陛下要星星月亮了?”卫青看着卫子夫道。

    说的时候不觉得,这会儿听了,卫子夫自己都想笑,转身坐下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卫青也坐了下来:“陛下这会还在跟太常的人商议怎么摘星星呢!”

    卫子夫才喝进去的一口水立马喷了出来,愣愣地看着卫青:“他真的去想办法了?”见卫青点头,立刻笑了起来:“商量出来怎么摘了吗?”

    见卫子夫这般,卫青也不免生气:“阿姐,你怎么能跟陛下要星星月亮呢?你这不是刁难人嘛,万一要把陛下惹恼了怎么办?”

    卫子夫收起了笑意,看着卫青一副关心则乱的模样,说道:“我不找他要,难道你能给我摘来吗?”

    一句话把卫青满肚子的话全给噎了回去,卫青看着卫子夫,忽然觉得理亏,要是自己能帮她把星星月亮摘来就好了,这样她就不用委屈自己了,也不用遭受外头人的那些非议了。

    “这事大哥知道么?”卫子夫又问。

    卫青摇头。

    卫子夫起身走近他,摸着他的头笑道:“阿姐的事你不要管,我自有分寸,不会有事的,你不用担心我,也别让家里人知道,免得他们担心。”

    “阿姐”,卫青犹豫了半天:“现在外面的人都说你……”

    “别管外面人怎么说”,卫子夫打断他,厉色道:“心虚的人才会怕被别人议论,阿姐问心无愧,你也不用怕,他们吃饱了没事干,你不能跟他们一样,知道吗?”

    有了卫子夫这句话,卫青安心了不少,点点头道:“阿姐,虽然星星我摘不来,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以后我保护你!”

    “好,阿姐信你!”卫子夫欣慰一笑,又让卫青留下来陪她用膳,吃饱喝足了才让他回去。

    ……

    日子转眼到了七月,天子寿诞将至,适逢刘彻大病初愈,两位太后都属意要大办一场去去晦气,差事当仁不让地落在了皇后头上。陈嘉想着自己为刘彻忙前忙后的操持,刘彻却和别的女人在外头逍遥快活,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又把差事指派给下面的人,吩咐了一句凡事都要按最隆重的章程去办,便撒手不管了。

    刘彻最爱热闹,且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一个生辰,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下,他想要卫子夫一起去,卫子夫却不肯:“两位太后都指着借这个机会缓和你和皇后的关系,我就不去了,我和皇后命里犯冲。”刘彻想想也对,皇后和卫子夫见面就掐,万一她们俩到时候再又打起来,那这事可就不好办了,便也同意了卫子夫的决定。

    然而,真正到了现场,刘彻才知道这场寿宴办的有多无趣,并不是怪皇后办的不用心,而是时局限制,刘彻前世交通西域,大兴歌舞百戏,引进来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而现在时光倒退五十年,张骞还未出使西域,礼乐制度也尚未兴起,与前世的酒池肉林相比,现在的宴会完全不值一提。除此之外,宴会上的人刘彻也觉得无趣,前世帮他建功立业的人一个都不在,来的这些王公大臣,皇亲贵胄,他一个都瞧不上,只觉得这场宴会索然无味,碍于两位太后的面子,他才勉强留了下来。

    卫子夫立在寝殿门口的回廊下,看着天上繁星满天,想起了和刘彻要星星月亮的趣事,她哪里是要什么星星月亮呢?不过是想告诉刘彻,她想要的他给不了,好让他知难而退罢了,可是现在她的目的达到了,刘彻如她所愿不再提侍寝之事,她的心里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好像天上的月亮,蒙上了一层云翳。

    东儿拿了一件衣裳过来给她披上:“时候不早了,陛下不会来了,姑娘早些歇息吧!”

    卫子夫原是不知道自己大晚上的在这想这些干什么,听了东儿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在等刘彻,她忽然觉得自己很可笑,她居然还在等他……她看着天上缺了一半的月亮,做了一个深呼吸,转身拉着东儿进了屋:“东儿,你知道怎么出宫吗?”

    东儿看着卫子夫神情抑郁,心中困惑:“姑娘为何要出宫?”

    卫子夫唯恐自己漏了破绽,让东儿察觉,忙笑道“我就是想回家看看!”

    东儿扶她上榻,又去解罗帐,笑道:“这里是行宫,比不得未央宫规矩多,姑娘若是想家,跟陛下说一声,陛下心疼姑娘,定会同意的,到时姑娘再衣锦还乡,岂不更好?”

    卫子夫瞧见了枕边放着她新绣的香囊,心里忽然难受起来,她拿起香囊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花纹,又将它塞到枕下:“这事儿先别让陛下知道!”

    东儿见卫子夫这般,只当她是想家想的,凑到她身边安慰:“姑娘想家是人之常情,为何不告诉陛下呢?”

    “外头都说我仗着陛下宠爱,罔顾宫规礼法,我若再为这些小事去找他破例,岂不愈发坐实了恃宠生娇的名声了?”

    “姑娘……”东儿替她委屈,明明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美人儿,却被旁人这般误解,心中很是心疼。

    卫子夫笑了笑,摸着她的脸道:“好啦,我要睡了,你也忙了一天了,早些去歇息吧!”说完,裹着被子躺下,翻身朝里,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