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弹奏的曲子不是别的,正是刘彻前世所做的《瓠子歌》,此诗是他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目睹水患猖獗时即兴创作,卫子夫以琵琶弹奏,曲调快而沉,杂而不乱,气势恢宏,又带有琵琶特有的悲戚,令人闻之伤感。

    刘彻想到前世黄河泛滥的惨状,当即对词曲稍加改动,命乐师连夜学习弹唱,次日召开大朝会,主题只有一个——赏乐!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

    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河正道兮百姓宁!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刘彻让乐师在朝会上演奏《瓠子歌》,一遍恐他们不能领会诗中深意,足足让乐师唱了五遍,直至人人掩面哀泣,纷纷表示河伯不仁,请刘彻速速拨款赈灾,堵黄河之决口,逼得韩安国附议,田蚡无话可说,刘彻才作罢。

    散了朝会,刘彻将此事告知卫子夫,卫子夫说:“论夺人心志,天下无人能及陛下!”

    刘彻享受她的吹捧,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口,说:“要不是你,朕也想不到这个法子!”

    卫子夫推开他,又问:“这一次,你打算派谁去?”

    争取到舆论的支持,剩下的就是发兵堵决口了,至于领兵的人选,刘彻想来想去,只有自己。一则田蚡贪婪势大,不论派谁去,他都会不择手段地加以阻挠,只有自己亲自出马,他才会有所顾忌。其次,他前世也参与过堵黄河决口的工程,知道那有多难,皇帝亲自出面可以鼓舞士气,只要上下同心,没有堵不住的缺口。

    听了他的想法,卫子夫脸上失了笑意,默默到一旁坐下,前世刘彻派大哥去瓠子口视察,结果染上瘟疫,没能回来,如今刘彻却要亲自去……

    刘彻没有告诉她前世卫长君染上的瘟疫是田蚡使的手段,他希望她永远都不知道。见她心绪不佳,他坐到她身边道:“你是在担心朕?”

    卫子夫没有说话,她知道她拦不住他,她的担心没有意义,他总是要去的!

    她不说话就是默认,刘彻心里有些许欣慰,伸手揽过她的肩:“你放心,朕不会有事的!”

    “要去多久?”她问。

    刘彻仰起头算了算:“朕答应你,七夕之前一定回来!”

    卫子夫点点头,歪头靠在他的肩上:“等陛下回来,妾好好陪陛下过个生辰。”

    “这一次,咱们过七夕吧?”刘彻拥着她道。

    卫子夫仰起头,看着他的侧脸,感觉像回到了前世,那时她还不是皇后,他的心里眼里也只有她,在温室殿里她陪他醒酒看星星,他教她认牵牛织女星,他们许愿说每年都要一起看星星,就像牛郎织女每年都要相会一次一样。

    刘彻见她犯傻,趁机在她唇上小啄了一口,说道:“安心在家等我回来!”

    卫子夫再度点头,靠在他肩上默默祈祷,希望他此行顺利。

    那是他醉酒时的允诺,醒来后自然什么都不记得了。七夕是他的生辰,每年都要大办,相较之下七夕本身的意义于他而言并不重要,她也从不在这事上闹他。起初她觉得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过不过七夕有什么要紧的呢?她习惯了给他过生辰,慢慢忘了七夕,直到后来她再想起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他了……

    七夕过不过有什么打紧的呢,只要他能平安回来!卫子夫想着,向太医令要了一些可以驱虫防疫的药材,做了一些香包给他带上。

    想到要出远门,刘彻心里不安,仔仔细细的检查了所有香包,确定里头没有任何夹带,心想孩子都生了三个了,她不会再跑了吧?而且,就算想跑她也跑不掉吧?母后还等着抱孙子呢,应该不会再上她的当了!

    刘彻出宫前去见了王太后,将田蚡做的那些勾当全跟母亲说了,王太后听了愤怒,觉得愧对儿子,答应帮他看顾后宫,不再刁难卫子夫,如此他才安心离去。

    王太后虽然答应不再刁难卫子夫,但心里始终觉得卫子夫是积了八辈子徳了,才会这么幸运遇上她的傻儿子,把她宠上天不说,连个儿子也生不出来……

    平阳公主说:“相较于刚入宫的那几年,她已经没那么作了,不给咱们惹事儿,咱就知足吧,她既然能生女儿,自然也能生儿子,不过是早晚的事,彻儿都不急,咱们就别瞎操心了。”

    王太后唉声叹气,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她才能抱上孙子,哎!

    刘彻不在,卫子夫清闲了许多,除了陪伴孩子,也经常召家人进宫叙话。大哥做了茂陵尉,平安康健,大嫂身怀六甲,再有几个月就该临盆了,九儿聪颖好学,一家人其乐融融,卫子夫见了,心中甚感欣慰。

    公孙贺忙于马政,大姐日子清闲,时常会进宫陪她,虽然子嗣上不太如意,但大姐向来心宽,从来不会过多苛求,而且公孙贺也从不在此事上苛责于他,夫妻俩琴瑟和鸣,感情倒是比寻常夫妻要好,卫子夫不想破坏他们的夫妻感情,是以明知道公孙老夫人和楚楚不是个东西,她也不想过多干预,顺其自然吧。

    至于二姐,她爱热闹,倒是常来常往,只是不大见陈掌,他是个本分人,二姐始终不大喜欢他,不过不喜欢归不喜欢,卫子夫觉得二姐这样的性子还是要陈掌来磨一磨,不然的话,等去病出息了,她的尾巴非得翘到天上去不可。

    卫青这一次没有跟刘彻去,大抵是前世把大哥一家三口折进去了,所以这一次刘彻一个卫家的人都没带。卫伉也快两岁了,公孙婵没事就会带他进宫,美其名曰跟诸邑培养感情,卫子夫看得出来,她对这门亲事很满意,两个孩子年岁相近,能玩到一起去,感情很好。

    卫步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了,和前世一样纯朴,喜欢种地,管着一大家子的口粮,不仅给自家种,还帮别人家种,大嫂说那家人姓东闾,是个寡妇,一个人起早贪黑的种地拉扯女儿,怪可怜的。卫子夫觉得缘分天注定,让大嫂不要管。反倒是卫广,为了读书方便,他搬到卫青那里住,可卫青平日里忙,没功夫管他,他经常野得找不着家,最近都不怎么进宫了,卫子夫给卫青下达了一个任务,要他下次进宫的时候,把卫广捆来见她,不为别的,她就想多看看这个皮猴子,弥补前世的创伤。

    看着自己的亲人现在都过得不错,卫子夫也慢慢对前世的伤痛释怀,人生来都是要走那么一遭的,只要肆意的活过一场,也不枉来这一趟了!

    卫家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平阳公主就没那么幸运了,卫子夫带着孩子去长乐宫给太后请安时,从义妁的口中得知,平阳侯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回天乏术了。卫子夫知道平阳侯时日不多,她改变不了曹时的命运,只能尽力宽慰平阳公主,她是个令人钦佩又命运多舛的女子。

    一个大雨清洗过的午后,天空出现在了一道绚丽的虹光,天气温润,舒适宜人。被大雨拘了小半日的孩子们嚷着要出去玩儿,卫子夫同意带他们去,顺道邀平阳公主一块去散心。

    还未出门,卫长公主就说要放布鸢,让傅母去拿,霍去病偏说要蹴鞠,二人眼见着说又要吵架,曹襄便提议说玩捉迷藏,两个人都不同意。

    曹襄对卫长公主说:“现在刚下完雨,天气潮湿,不适合放布鸢,飞不起来,你要想放布鸢,改天天晴了,我带你去!”

    卫长公主看了一眼外面湿漉漉的,想了想点头同意。

    “我们去蹴鞠吧”,霍去病踢了一下球说:“球能飞起来!”

    曹襄说:“外面到处是水,和你蹴鞠回头肯定一身泥,令仪不喜欢的,换一样吧!”

    “矫情!”霍去病翻了一个白眼。

    “好了!”曹襄夺过他手里的球:“你就陪我们矫情一次吧!”

    卫长公主抬头仰望曹襄,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霍去病本是想跟卫长公主唱反调逗她,现下曹襄出来打圆场,他想想也行,只要不是放布鸢,玩什么都行!平日里互相看不过眼的两个人居然也能和平共处了,一出门就跑得没影儿。

    “襄儿这温和细腻的心思,是随了君侯了吧?”卫子夫问。

    平阳对儿子的处事方式很是满意,点头说:“他的心思比我细,比我温柔,可不就是随他了么。”

    卫子夫挽住她的手:“我看也不全是,襄儿眉目俊秀,气宇轩昂,这一点跟公主挺像的。”

    平阳眉眼浮笑,拍了拍她的手,转弯入了回廊,沿着沧池往渐台的方向去。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