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将身上的脏衣服脱下放到一旁,又把土埙搁在上面,直接跳进了装满水的沐桶里,由亲卫帮他擦洗。

    “你怎么会在匈奴王庭?”卫青在一旁看着他。

    少年说:“我是被他们俘虏来的。”

    “来这里多久了?”

    “三年多!”

    卫青想问他父亲是怎么死的,却不好开口,瞧见他衣服上的土埙,上前去取,刚拿到手上,少年跳出沐桶,一把抢了过去,洗澡水哗啦啦淌了一地。

    “这是我爹留给我的!”少年说。

    看他如此紧张,卫青实在忍不住:“你爹是怎么死的?”

    少年眸光暗淡,重新进入沐桶,捧着土埙说:“他们是被匈奴人给杀死的。”

    他们?他的爹娘?卫青眉头攒起,细问:“是你被浮来的那次吗?”

    少年点头。

    三年前,匈奴人劫掠上谷,有不少人闯入他的家中,口口声声说他父亲是叛徒,杀了他的父亲和母亲,烧了他的家,还将他劫到塞外,被他们当做奴隶欺凌折辱,过了三年猪狗不如的日子。

    卫青还记得他和赵卓最后一次见面,汉军凯旋准备回长安,他曾要求赵卓跟他一起去长安,可他舍不得妻儿,也不愿公然与自己的族人为敌,所以拒绝了,他以土埙相赠,相约后会有期,可是后来他再没去过上谷,也没有任何关于赵卓的消息。

    三年前也就是元光五年,龙城之战后,那年秋天,匈奴报复性地在上谷劫杀,消息传到长安时,刘彻只是加强防守,并未派兵出击,他没想到赵卓会死在那次掠杀里。现在想来,赵卓是匈奴降兵,又是龙城之战的向导,匈奴人首要报复的应该就是他。

    卫青看着眼前这个洗净污秽,骨瘦如柴的孩子,心里生出几分愧疚,若他当初再坚持一点,让他们一家人跟他回长安,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你会带我回去吗?”少年又问。

    卫青点头:“我带你回家!”

    少年说:“我想跟你一起打仗。”

    小小的年纪便有此想,倒是和去病有些像。卫青转身道:“你还小。”

    “我十五岁了!”少年反驳。

    卫青看了他一会儿,他的个头看上去比去病还矮些,人也瘦弱,实是看不出来有十五岁的样子。

    “他们杀了我爹娘,毁了我的家,我要报仇!”少年言语悲怆而坚定,目光灼灼地望着他。

    他的眼睛里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坚韧和倔强,让卫青想起赵卓,心中颇觉遗憾,说道:“你先跟我回长安,把身体养好,打仗的事等你长大了再说。”

    少年望着卫青,他话语虽然温和,表情却是严肃不容质疑的,想想也行,等去了长安再想办法,他爹娘的仇,他是一定要报的!

    这一战,汉军斩虏首两千余人,俘虏匈奴男女一万五,牲畜多达数百万。短暂修整过后,汉军拔营返回河朔,一路浩浩荡荡,壮观不已。

    “阿牛,我给你改个名字吧?”卫青看着马上那个看似骨瘦,却精神抖擞的少年说:“以后你就叫破奴,赵破奴如何?”

    阿牛这个名字,在家里叫一叫还行,若是去了军营,会被人笑话的,尤其他还长得瘦,肯定会被人欺负。

    “多谢将军!”少年眸光微亮,这个名字很合他的心意。

    卫青说:“我有个外甥,和你年纪差不多大,你以后就和他一样唤我舅舅吧!”

    少年看向卫青,心里忽然有一丝奇妙的触动,自从父母去世以后,他以为自己再无亲人,没想到现在居然多了一个舅舅……

    卫青微笑地看着他,他的父亲是匈奴人,母亲是汉人,他和他们家又是故交,就算不随去病,他也可以这样唤他。

    历时十多天,汉军终于抵达高阙,百姓夹道欢迎庆贺汉军大胜,已经在此等候多日的朝廷的使者高举大将军印绶,当着数万将士和百姓的面,亲读陛下诏,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所有将领皆归其统辖。一时间数万人跪下颂贺,高呼“大将军威武”,场面盛大空前,让人甚为惊叹。

    在高阙滞留半个多月,安置好带回来的俘虏和牲畜,卫青带着右贤王及十余位匈奴小王返回长安,皇帝再次下诏封卫青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

    皇太后赏赐卫青黄金千金,并亲自在长乐宫设宴庆功。

    “要说这卫青是不错,模样精神,为人又忠厚,比他姐姐强多了,就是经常在外打仗这点不好”,看着卫青,皇太后亦喜亦忧。

    孙芳笑道:“就是因为在战场立功才得以封侯,不然他连尚主的资格都没有,公主又如何能选中佳婿?”

    “是啊,可我就是不放心”,皇太后面露忧愁:“战场上刀剑无眼,凶险得很,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平阳那孩子又要受苦了,比起征战杀伐的将军,我倒是宁愿她嫁一个闲散列侯,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孙芳宽慰:“闲散列侯也不一定就好,一个人寿命如何,到底还是要看他有没有福气,奴婢瞧着卫家这一大家子就挺有福气的,太后不必多虑。”

    “说的也是!”经她这一哄,皇太后又笑了起来。

    此战有功者公孙贺、公孙敖,韩说、李蔡、李沮、李息等皆得封候,庆功宴上皆大欢喜,除却那些御赐的珍馐美酒,丝竹歌舞,诸位将军也是推心置腹,相谈甚欢,气氛比往常更热烈一些。

    等了多日终于盼得她的大英雄平安归来,又有母亲亲自为她保驾护航,平阳公主再无顾虑,决定亲自出马,促成她和卫青的婚事。

    四月末的天气白天已经开始热起来了,但夜间还是凉爽的,尤其是饮过酒后,出去走一走,风一吹,是难得的舒适惬意。月色朦胧,暗香疏影,氛围也恰到好处。

    平阳公主说:“本宫记得之前有请将军帮本宫物色尚主的列侯,不知将军可有看到合适的?”

    那都是两年前的事了,卫青当时说帮她看看,可总觉得身边的人不合适,这事便搁置下了,几乎都要忘了,现下听她提及,蓦然有些尴尬。

    卫青低头看着脚尖,想了想说:“此战有功的苏建已被陛下封为平陵侯……”

    “他应该快五十岁了吧?太大了”,不等他说完,平阳直接打断了。

    默了片刻,卫青又说:“岸头侯张次公,年岁与公主相近……”

    “张达长的一般,人也粗俗,怎堪尚主?”平阳睇他道:“将军莫要搪塞本宫!”

    “……”卫青心里发虚,拱手道:“臣无能!”

    昏暗的树影落在他俊美的脸上,谦虚谨慎,甚至还有些卑微。

    平阳淡淡道:“将军这么快就放弃了?”

    “此战立功封侯的虽然不少,然大多都有家室,配得上公主的实在不多!”卫青始终垂着眼眸。

    平阳低头踢了一下脚边的石子,微笑道:“有一个人,将军是不是忘了说了?”

    卫青眉头蹙了蹙,顿了一会儿:“公主说的是?”

    “皇后说长平侯就挺合适的,将军以为呢?”平阳抬眼望着他。

    卫青愣了一会儿,后退半步,拱手道:“臣出身寒微,不敢冒犯公主。”

    “若本宫不介意出身呢?”

    卫青躬着身子不答。

    他的沉默让平阳恼火:“本宫就这么不入大将军的眼么?”

    “臣不敢!”卫青身子压的更低了:“臣配不上公主!”

    怕他顾虑太多,所以她才主动,都已经说了不介意他的出身,他却还固执己见。

    她可以放下尊卑和矜持,主动向他靠拢,而他一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却瞻前顾后,一步都不肯往前迈,看似谦虚谨慎,其实就是不喜欢罢了。

    “看来皇后是高估将军了,今日之事就当本宫同将军说笑,将军莫要往心里去!”平阳说完再不看他脸色,转身回了临华殿。

    卫青这才抬头看她,直到水红色的身影消失,他才直起身,抬头看天上毛茸茸的月亮,一颗心也仿佛被蒙上了一层云翳,心里本就不多的喜悦也都消失殆尽。

    临华殿内,宫宴还在继续,平阳觉得这一切都跟他无关,不想再留下,又去了偏殿,孩子们在偏殿吃饭玩耍,大大小小十几个,热闹不比正殿差。

    卫子夫此刻也在偏殿,招呼几个小的吃饭,见了平阳便走了过去。

    “襄儿”,平阳无视卫子夫,朝正在跟霍去病下棋的曹襄走去:“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曹襄的手臂还吊在脖子上,应道:“娘,我这快好了,等等我!”

    卫子夫察觉不对,走近道:“宫宴还没结束呢,公主怎么现在就要走?”

    “身体不舒服,想回去歇着!”平阳面上冷冷的,不欲多说。

    听见母亲身体不舒服,曹襄立刻放下棋子:“娘,你怎么了?”

    平阳不答,拉着曹襄就往外走,白露已经备好车驾,平阳拉着儿子上车,连句道别的话都没有。

    “娘亲,姑母怎么了?”卫长公主望着她们的马车走远问。

    卫子夫也不知道啊,摸了摸女儿的头,甚是无奈!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