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秦家,虽无官爵在身,却因灯盏世家的名号,冠誉大魏,南宫家亦稍逊于色。

    当年为了行商以及方便族中子弟入京求学,秦家先祖才在京都置办了这间府宅。

    面对祖宅,乔笙无言,上上下下看遍每一处熟悉却又陌生的角角落落。

    岁月持了石锤将平整无瑕的石阶捶裂,有杂草自裂隙中伸展而出,抱出一朵朵细碎的小花。

    大大小小的蛛网凌乱地糊在梁柱上,曾经斑斓绚丽的玺彩画已被风吹雨打剥蚀殆尽,只留下点点碎片供人辨识往日的风采。

    而朱红府门上,漆色黯淡,两道交叉的白色封条掀起一角,被风吹刮的呼啦作响。

    时隔十二年,昔日的车水马龙,早已是门可罗雀。

    纵使再镇定的人,也会近乡情怯。

    羽睫低垂,遮掩了水眸中的一抹暗色。这一幕,唐阮与乔七都看在了眼中。

    “姐姐,”唐阮一步跳上三层石阶,“你可是在担心什么?”

    “没什么。”乔笙吸了吸鼻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与平时无异,“我就是在想,过了这道门,又能发现些什么。”

    唐阮抱臂斜睨着阶下乔七道:“或许是份大礼!毕竟铁面兄弟费尽心思引咱们来此处,怎么也不可能让咱们空手而归不是?”

    语气幽微,像是在怀疑什么。

    乔七缩到乔笙身后,“名册是我自作主张拿的,这秦府也是国公爷说要来看的,我和那闷葫芦可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唐阮嗤笑道:“本国公不过随口一说,乔小娘子究竟在心虚些什么?”

    眼尾的浅疤铺着细碎的阳光,目中却满布寒霜。

    他随手一扯,两道仿若禁忌的封条飘然落地。

    院内杂草半人高。

    门牖歪斜,房檐上长满了狗尾草。

    风吹草动,叮铃铃叮铃铃,细碎清脆的风铃声不绝于耳。

    乔七抱着乔笙的胳膊,寸步不离。

    这几日她瞧得出来,这位大魏唐国公人比猴精,心眼比马蜂窝还多。要不是有乔笙在,怕不是早把她扔到牢里严刑拷问了。

    入府之后,乔七仿若打开了话匣子,叽叽呱呱说个不停。在这儿闷了一个多月,她对府里布局了如指掌,像进了自家门户似的,自告奋勇走在前头。

    府内布局如何,若论熟悉,无人可比乔笙,但若她来领路,未免惹唐阮生疑。乔七此举,看似无意,倒是正合她的心意。

    乔笙并未多想,只当巧合。

    穿过游廊,拐过垂花门,沿途莫不是房屋破败、荒草萋萋的景色。

    直到步入一间小院,淡淡的果子甜香扑面而来,丝丝缕缕,与先前呛鼻的灰尘味格格不入。

    乔笙水眸微震。

    六月里哪儿来的果子香。

    这香气,分明是她幼时用惯的秋梨香。

    多年不闻此香,便如久别重逢的老友,初见陌然,随后是恍如隔世的相拥而泣。

    而这间点了秋梨香的小院,正是幼时她的居所。

    院落明亮整洁,就好似主人从未离开一般。

    唯一不同的,是小院中央的圆形石坛里,不再种满花草,而是突兀地、莫名地摆着一只酒坛。

    乔七蹙眉道:“阿笙姐,我就是被绑在这间屋子里,之前这儿可没有什么酒坛。”

    怕是有诈,袁驰探出剑鞘,拨开封坛的红布盖。霎时间,酒香醇厚,压过梨香,浓烈醉人。

    “主子,确实是一坛酒。”

    唐阮守在乔笙身侧,“此地古怪,小心为上。”

    就在他们试探酒坛时,乔七一人轻车熟路跑入房中,折返时,手中捧着一只暗银色的风铃。

    “阿笙姐,你瞧!我一直觉得古怪,这只风铃是唯一一只挂在屋里的,按理来讲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应当是保养最好的,可它却是所有风铃里最旧的。”

    乔笙接过风铃,手掌大小,外形是最常见的钟型,内坠铜铃,并无什么独特之处,只是边缘光亮,大概是经常被人拿在手中把玩,都玩出包浆了。

    唐阮一直站在旁边,忽然伸手翻过铃托。

    “姐姐,有字。”

    铃托多用桃木制成,写几句吉祥话,用以祈福。可这只风铃的铃托却是一张薄薄的铜片,一侧刻有梨花纹样,另一侧却只刻了一个字。

    袁驰在一旁抓脑袋,“璨?什么意思?”

    覃川:“闭嘴。”

    小院陡然安静下来,远处蝉鸣依稀可闻。

    纤细玉指抚过“璨”的每一个笔画,隔着指腹薄茧,凉意模糊,不甚分明。就如她与这只风铃,隔着山川岁月,再见即是恍然。

    “璨”。

    这是她的小字。

    阿娘找人所制。

    这只风铃,是从她记事起,就一直伴随左右的玩物。

    不过后来她把这只风铃送了人,从那以后就再未见过,没想到,如今竟在这里蓦然重逢。

    唐阮的目光始终落在乔笙身上,目光温和,眉头却是紧锁。一张薄薄的铜片与一个再常见不过的方块字,在他波澜不兴的心海中激起了万重浪。

    与乔笙再相见时,他曾在狱中听她因病痛昏厥呢喃。

    “阿娘,璨璨好疼。”

    璨。

    璨璨。

    乔笙目露惊色,可见不是巧合,确实是他所能想到的含义。

    所以,铁面人,是乔笙的故人?还是个知晓乔笙小字的亲密故人。

    可乔笙的故人,为何与秦陆两家有关,又为何要费尽心思替已死之人平反?

    他突然想到,乔笙不是江淮人。她的故乡、她的家人,他半点不知。

    莫非是与秦陆两家有关,乔笙才决意隐瞒?

    乔笙不知唐阮知晓她的小字,更不知只这片刻的恍神就叫唐阮起了疑心。

    她犹在回想着当初这只风铃送给了谁,可惜只记得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

    还没等她把这个模糊影子完完整整地在脑海里描摹出来,就听“哗”的一声脆响,像是盛满水的瓦罐的炸裂之声。

    不及细看,耳边忽然旋起一股疾风,眼前一黑,就撞入一个温暖的怀抱,唐阮的手覆过她的腰肢,后颈亦被他紧紧按纳入怀。

    紧接着,一瞬的功夫,由唐阮带着,只觉脚底一飘,轻羽般往右飞掠过两三步去。

    又是“啪”的一声,砖石落地的“哗啦”声紧随其后。

    乔笙僵在唐阮怀中,半因这突如其来的亲密,半因这突如其来的袭击。

    微微侧目闻声看去,只见她原先站立的地方,身后砖墙上,不知被何物砸裂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洞。

    劫后余生般,心中泛起一阵恶寒。

    视线不禁下移,只见一只小铁珠,骨碌骨碌滚过回纹地砖,叭嗒撞上廊柱,往回滚了滚,便不动了。

    不远处,酒坛已碎,酒香满溢。

    看样子,是铁珠打碎了酒坛,又冲她而来,打上了墙壁。

    乔七叫道:“闷葫芦,你你你——你搞偷袭!”

    顺着乔七的指向看去,高墙之上,黑衣铁面,无悲无喜,无情无欲。

    他静静立在那儿,腰不佩剑,只随意握着一只弹弓,身后是极尽华美的高楼宫阙与烈日骄阳。

    握着弹弓的右手慢慢抬起,摆成告别的姿势,挥了挥手,便如一只飞燕,轻掠而去。

    片刻间,黑影变成黑点,消失在了檐角墙头。可他挥手的身影却徘徊在乔笙的脑海中,逐渐与那个模糊的影子交织、重叠、最终重合。

    她还是记不起来少年的样貌。

    却忆起了在遥远边关,俪城城楼上,少年穿着小兵甲衣,手握风铃,如朗日般意气风发,对她挥手喊道:“阿笙妹妹,相信我,我们还会再见的!”

    旌旗猎猎,少年身后,是无垠戈壁,落日熔金。

    十余载前的飒飒劲风中,她记得,她的回答是:“好!等你凯旋,我们再一起去林中骑马!”

    但少年终是没有凯旋。他们也再不曾相见。

    因为一年后,西迟入侵,屠了俪城。

    守城将士,无一生还。

    没想到,时光轮转,在这繁华京都,竟能与故人再相见。

    唐阮仍护拥着乔笙,而乔笙手里死死握着那只风铃,隐约可见白嫩手心被硬铜压出道道红痕。

    见铁面人开溜,袁驰第一个沉不住气,提剑便要去追,却听唐阮道:“别追了。”

    袁驰急道:“主子,难不成就这么让他逃了?”

    贺丘抱剑冷静道:“你追上去,顶多就是再被他暴揍一顿,有什么用?”

    覃川:“……”

    铁面人已走,唐阮派人在府内四处翻找,并未找出任何古怪之处又或是新的“证据”。想来风铃与那只打碎的酒坛便是他要告知的讯息。

    若说风铃是让乔笙猜出他的身份,以此来放下对他的戒备,那么酒坛呢?

    乔笙百思不得其解。

    却见乔七默默跟在身后,不知何时竟红了眼眶。

    “这是怎么了?”

    乔七脸上闪过一瞬的惊慌。

    “没事,”她胡乱揉揉眼,“哎呀,可能是这里头太脏了,眼睛叫灰尘扑着了。”

    乔笙才不信她这套说辞。不过女儿家心思多,既然人家不想说,她又何必再去追问?

    从秦府出来,午时已过。天气日渐炎热,这个辰点行人不多,小贩也各自收摊,躲去阴凉地里偷闲。

    整条长街一下子空荡起来。

    杨车夫刚刚赶来马车停下,乔笙还未迈步上前,就被唐阮突然横过的手臂挡住了去路。

    “等等。”

    “有人。”

    闻言,袁驰等人皆是利剑出鞘,严阵以待。

    “嗖”的一声,利箭搅扰寂静,直钉入地。

    幸而国公府的马儿训练有素,不过嘶鸣一声,便稳了下来。

    便见四周街巷矮墙中,不断有人围拢而来。

    为首的,竟是牟迟。

    “唐国公。交出乔娘子,咱们便就此别过,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章节目录

醉千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哇啊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哇啊哦并收藏醉千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