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六年九月,刘彻以列侯敬献祭祀宗庙的黄金成色不足,剥夺了一百多名列侯的爵位,包括南奅侯公孙贺,曲逆侯陈掌,卫青三子以及童乡侯霍嬗。与此同时,又将天下分为十三州,设刺史进行监管。

    新年过后的一日,卫青来椒房殿闲坐,提到泰山封禅一事,说道:“这一次封禅,陛下说要带上二皇子一起。”

    “什么意思?”卫子夫立刻警觉起来:“他这是恨屋及乌,看据儿不顺眼了?”

    封禅是大事,前世刘彻带的是喜欢的霍嬗,现在带的是刘闳,显然是要抬举刘闳。

    “还不至于,据儿最近挺乖的,陛下也没有因为你们的事牵扯上他”,卫青将手伸在炭火上烤:“可是你们这样下去,我担心……”

    卫子夫看他皱着眉头,给他添了杯水:“他现在就是跟我赌气罢了,据儿是他要生的,他养大的,也是他自己教出来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动据儿的。”

    她相信他作为一个皇帝的基本水准,只要不是像前世那样求仙把脑子求傻了,他是不会轻易动储君的。

    卫青取过水杯,低头看着耳杯里的倒影:“阿姐,我们都不年轻了,现在不会,以后呢?”

    卫子夫看他泛白的耳鬓,鼻尖不由也酸涩起来,就算是重生,他们也还是避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个问题。

    “别发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也不能护他们一辈子呀?”

    卫青笑道:“阿姐倒是看得开。”

    “看不开又能怎么办呢?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做主的!”卫子夫也给自己添了水。

    卫青明白姐姐的苦,他这一辈子虽然辛苦,可好歹是痛快活了一回,而她却一辈子都困在深宫里面,身不由己。

    “有机会你多跟他聊聊,他气我,怨我,我可以理解,你看看他到底想怎么样,我尽量去弥补。据儿那边呢,你们在朝堂上多教教他揣摩他爹的心思,心中要有自己的盘算,不要依赖他爹的宠爱。要我说陛下抬举刘闳不是坏事,正好让他有点危机意识,他的太子位并非坚不可摧!”

    和前世一样,刘据继承了卫青仁厚的特点,能够体会民间疾苦,心向百姓,不同的是,这一世的他几乎是在刘彻身边长大的,父子之间交流很多,哪怕有些政见相左的地方,他们也能彼此理解和体谅,闹不到朝堂上去。加上各方战事如鱼得水,刘彻威望很高,刘据很崇拜他的父亲,二人几乎没什么矛盾。唯一让人头疼的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涉世不深,多少还是有些天真的,这个光靠说教没有用,还是要让他多经历一些。

    卫青也想跟刘彻聊聊姐姐,可每次提到姐姐,他总是想说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的感觉,以前他偶尔还会抱怨姐姐两句,现在连抱怨也没有了,根本没法聊,每次都不了了之。

    “我知道了,据儿还不错,品行温厚,有勇有谋有决断,王温舒那件案子,陛下对他还是比较认可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做卫家的儿女到底是福还是祸?不管是据儿还是伉儿,放在寻常人家都是不差的,可放在咱们家就总显得弱了些。都说时势造英雄,不是孩子不行,是你们太厉害了”,卫子夫捧着茶水自言自语:“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放眼汉室百年,像你们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

    “不是还有去病吗?”卫青望着姐姐。

    “万一有一天,去病走在了我们前头呢?”

    卫青:……

    “后辈们没有你们这样的机遇和能耐,如果你们不在了,卫氏一族的荣光必然退去,到时候他们会面临什么?我们能护着他们长大,不能护他们一辈子,他们该学着自己保护自己了。”

    做他们的儿女是悲哀的,平庸本不是错,可生在卫家却是致命的,他们被父亲的光辉笼罩,还要面对一个强势又命硬的皇帝,如果她有足够的能力,她会竭尽全力庇佑他们,可她不是刘彻的对手,所以她希望他们能自己保护自己。

    卫青不是很担心自己的三个孩子,平庸一点没什么,只要不做恶就行,有去病在,他们能平安退出朝堂是最好的,也避免落得像田蚡窦婴那样的下场。他只是不放心刘据,父母闹不和就算了,现在还多了一个刘闳,他以后的日子只怕不会好过。

    元封元年春二月,刘彻带着刘闳前往泰山封禅,陪同出行的有卫青,卫长公主和霍去病,命太子刘据监国。

    卫子夫于未央前殿送他离开,随后步行返回椒房殿,融融春日,温暖舒适,刘据扶着母亲,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你父亲带弟弟封禅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卫子夫问。

    “父亲很宠爱二弟。”

    “还有呢?”

    刘据想了一会儿说:“儿子要失宠了。”

    “你打算怎么办?”

    “做好自己该做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卫子夫注视着青砖地面,又问:“如果你爹不喜欢你了,要废了你,你怎么办?”

    “儿臣是嫡长子,父亲要废了儿臣,需要有足够的理由。”

    “只要他不喜欢,嫡长子也可以变为庶长子,庶长子给嫡子让路无可厚非,临江闵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临江闵王曾以先帝长子之身立为太子,本身循规蹈矩并无过错,但因其母栗姬开罪先帝,进而导致他被先帝废黜,最终招来祸端丢了性命。

    刘据低头摸了摸鼻尖:“母亲希望儿子怎么做?”

    “这一次是娘拖累你了”,卫子夫感叹道。

    刘据摇头:“是儿子无用,没能替母亲分忧!”

    卫子夫握紧他的手:“娘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不要把希望放在你爹身上,他的宠爱随时都能消失,靠不住的,你的身边虎狼环饲,要坐稳这个位置,你只能靠你自己。”

    刘据点头:“儿子明白,儿子会小心应对父亲的。”

    “不只是你父亲,还要提防小人和政敌,娘失宠了,能帮你的有限,争取做到不拖你后腿,再多的也给不了你了。”

    刘据双手托住母亲的臂膀:“已经够了,能做母亲的儿子是我的福气,以前您护着儿子,以后儿子守护您。”

    卫子夫笑了起来:“好啊,你们都大了,娘以后就等着享你们的福!”

    刘据知道母亲伤了父亲的心,可他总觉得父亲能冲进火场救母亲应该还是喜欢母亲的,所以在此之前他并不认为父亲会因为他们之间的事牵连他,直到这次封禅父亲提出要弟弟同行时,他才意识到父亲对弟弟的宠爱已经超乎寻常了,他本能地感受到了威胁,他知道他的对手已经出现了。

    卫子夫此前还会为儿子担心,可现在她不担心了,既然竞争对手已经明确,她心里便有底了,刚好可以借此锻炼一下刘据,她相信儿子的能力是可以处理好的。

    刘彻再次回来已经是五月了,他只去了泰山,封禅完就回来了,长安的五月已经进入盛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而比天气更让人燥热的,是此时的朝堂。五月中旬的大朝上,霍去病上书请封二皇子刘闳为王,刘彻以封侯为由驳回,立刻引起朝野上下的一片哗然。

    给皇子封侯绝不可能,卫子夫知道这是刘彻的托词,和前世一样。适逢卫青和霍去病下朝后照例来椒房殿用膳,便又说起了此事。

    “给二皇子请封,是陛下授意你做的?”卫子夫问道。

    霍去病诧异:“姨母怎么知道?”

    卫子夫道:“如果是你的主意,你舅舅是不会同意的,只能是陛下。”

    卫青专注吃着饭,没有应答。

    “是父皇的主意”,霍去病说道:“父皇想给二皇子封王,让我上书是想以咱们家的名义施恩于二皇子。”

    前世刘彻也做过同样的事,但境况完全不同,那个时候刘彻是有意让三子封王就国,稳固据儿的太子地位,而现在他带刘闳封禅,只是为了让他封王就国吗?

    卫子夫心中存疑,说道:“你们这次出去,陛下对二皇子如何?”

    “挺好的,父皇还亲自带二皇子登了泰山。”

    前世拥有这样殊荣的是霍嬗,因为他是去病的儿子,刘彻格外喜欢才破格对待,而这一世他带的是刘闳……

    “朝堂上的事我不想管,但事关据儿,再有这样的事,你们提前跟我说一声。”

    霍去病看了一眼舅舅,乖乖点头应下。

    “忙了一个上午,你也饿了,快吃饭吧!”

    卫子夫知道这件事刘彻让他们干,他们不可能不干,但提前让她知道,她心里也好有个准备,她相信刘彻这么做绝对不只是为了让刘闳封王就国这么简单!

    大朝结束后,消息迅速传开,得到消息的王勇,当日下午便进了宫,与妹妹讨论封王事宜。

    “陛下最近对你怎么样?”王勇凑到妹妹身边小声问道:“召你侍寝了吗?”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