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若是怀着不安的心事入睡,也许会招来一场难以摆脱的噩梦。

    今夜陶婉婉便深有体会。

    在傍晚时分,她不经意间与偶人对视了一眼,直到睡前都耿耿于怀。

    未受铃音差遣的偶人默然而立,在他真实到足以欺瞒世人的外表下,隐约有种被压抑的平静。

    当时偶人睁着双眼,直视前方,也就是她所在的方向。

    明明是个死物,却仿佛在暗中窥探了她许久。

    这个想法让陶婉婉不寒而栗,偶人却仍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且做出一个怪异至极的举动。

    他的舌尖从口中探出,飞快地一吐一缩,在模仿蛇类丝丝吐信。

    陶婉婉脑袋里突然一嗡,直到绛月喊了她一声才稍微缓过神来。

    再望去时,偶人已阖上了眼。

    她以为是一场错觉,却抵不住满脑子充斥着偶人的诡异模样。

    在混混沌沌中,她竟梦见了万蛇窟——

    从不靠谱的吕青柏口中得知此处并无危险后,她便开始大摇大摆地闲逛。

    洞内的高墙被凿出无数孔洞,好似放大版的蜂巢。

    穿过一面又一面石墙,她在一处不起眼的洞口前站定。

    从外看去,石室内尤其昏暗,透着幽幽萤光。

    陶婉婉旋即反应过来:这里是她丢失的那段记忆。

    只不过,她在梦里好似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旁观者,无法操纵“陶婉婉”的身躯。

    这体验还挺新奇……不过转念一想,她本就不是陶婉婉,这场梦境反而倒映出了真实。

    她如一抹游魂般来回飘动,还凑到“陶婉婉”面前做了个鬼脸。

    彼时的“陶婉婉”以为此间石室照样空寂无人,所以只在洞外张望了两眼便冒冒失失闯进去。

    她毫不犹豫地紧跟在后,陪同自己迎接未知的恐惧。

    石室内不大,到处是皱巴巴的蛇蜕,那玩意儿早在万蛇窟里见多了,并没有什么稀奇。

    ——“呲呲……”

    好似轻细流沙,断断续续,似有若无。

    在角落处,厚重的石壁隔出了一方狭小暗室。其中似乎也有照明,但是从透出的光亮来看,并非修士惯用的萤石。

    怪声隐约是从那传出来的。

    “陶婉婉”走马观花地绕一圈外间,怀着好奇的心思踏入暗室。

    入目的先是一大片青绿幽光。

    她定睛细看,地面以及墙根处都流动着晦涩难懂的咒印,密密麻麻跟爬虫似的。

    此处应该是个法阵,却无端让人想到某种邪恶的祭台。

    阵中央,有一人盘膝而坐,肤色被映照得青白诡异,正是她所害怕的傀儡偶人。

    “陶婉婉”先是一怔,随后又被眼前的异状所吸引。

    似乎有一团活物在暗处不断起伏,细长扭曲的黑影在那人的面皮上来回拂动……

    她终于发现自己是个“不速之客”——这种场面显然不是一介凡人该探究的,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谁知半步还未退呢,斜后方就猛然传来一道森冷的厉喝:“站住!”

    “陶婉婉”本就提心吊胆,再被一刺激还得了?朝反方向踉跄几步也就算了,最后竟一头栽入了阵法之中。

    飘荡在后的她却看清楚了来龙去脉:身披黑袍的管焱从墙角处匆忙冒了出来,而绊倒自己的是一团灰白破碎的蛋壳。

    充斥在耳畔的“呲呲”声未曾停下,且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头顶上方隐约传来某种活物的吐息。

    “陶婉婉”发觉自己跌在了那人的脚边,但对方依旧纹丝不动,她边揉着脑门边仰起头,冷不防地对上了一双非人的眼睛——

    犹如两点暗夜磷火,泛着幽异的光芒,中心的瞳孔竖直,在她的注视下更是缩成了尖针状。

    那是一条深褐色的小蛇,似被无形的线吊在了半空,从头到尾动弹不得。它身上叠着另一条模样相同、近乎透明的虚影,反而挣扎不停,在扭动间险些与蛇身重合,但又被锁链般席卷而来的咒印往外狠狠撕扯。

    鬼使神差地,她转而瞧了一眼自己,又瞧了瞧“陶婉婉”,最后豁然大悟。

    一暗一明,一虚一实……这难不成是雏蛇的魂魄?

    她想象不出灵魂被强行抽出体外是什么滋味,眼前细小的蛇身摇摇欲坠,嘶叫声尤其微弱,面目狰狞可怖,仿佛在承受着莫大的痛苦。

    两只无法闭合的蛇眼死死盯着她,这一幕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烙印,即便听不懂蛇语,也能读出其中的万般心绪:

    肉身濒死的绝望、神魂被支配的屈辱、歇斯底里的愤恨……

    “啪”地一声,心弦崩断,蛇身落地,魂魄散作流烟飞入了傀儡的七窍之中。

    符咒的幽光渐息,偶人缓缓地睁开双目。

    顷刻间,她听见了自己惊惧的尖叫……

    这一声甚至延续到了梦外,在此之前,吕青柏他们就想方设法地试图唤醒陶婉婉,却皆以失败告终。

    两位剑修既不懂医术,也不像傀儡门那样擅长法咒,或许等待大师兄将施咒者追回来才算是良策。

    但陶婉婉目前的状况似乎更糟了,在短暂的惊叫过后,又是无止尽的昏睡。

    “陶大小姐?陶婉婉?我错了还不成嘛!以后再偷吃糕点我就是狗……”吕青柏一边发着“毒誓”,一边不肯放弃地轻拍她的脸,由于心中急切,又不自觉地加重了些力道。

    就在少女的一张俏脸将要肿成猪头时,那久久闭合的眼皮蓦地动了动。

    吕青柏面露喜色,连忙叫来阿姐。

    仿佛寻常梦醒,陶婉婉先是细声细气地哼出一声鼻音,再慢吞吞地蹭掉裹在身上的薄毯。

    被吕青兰小心地扶坐起来后,她揉了揉眼睛,这才发觉身旁有一男一女满脸关切地盯着自己。

    她瞅了两人好几眼,忽而眉心紧锁,有些痛苦地抓抓乱发,似乎陷入了巨大的迷惘。

    “你们……是谁呀?”

    ……

    尽管绛月他们的身法不俗,但还是迟来一步。

    石身狻猊所守护的生门已开,熠熠晨光从中溢出,三个黑袍人影顺顺当当地步入宽敞明亮的大道。

    拜他们所赐,绛月的内疾于昨夜刚有好转,就重走了一遍迷雾林。

    在瘴气的蚀体下,能压制得住脾气就怪了。她周身的戾气瞬间暴涨,趁着生门尚未闭合,似腾腾烈焰飞闪而去。

    眼看凝结着妖力的手掌即将擒住其中一人的左肩,门内猛然冒出一股汹涌的气浪,毫不留情地将她冲出门外。

    绛月根本来不及反应,若不是被易子朔及时从后方接住,她恐怕会撞上参差不平的山壁。

    随风而来的力道可不小,易子朔只是闷哼一声,又抽出手牢牢握住她的双臂。

    青年男子颀长的身躯犹如一面坚实稳固的墙壁,足以放心地将后背交付与他。

    绛月顾不上旁的,匆匆朝前方望去,光亮渐稀,三人的背影被隔绝在了厚重的石门之后。

    石身狻猊在头顶上方沉声吐气:“未交路引者,不得擅闯生门。”

    死门旁的石身辟邪则是将新得来的灵果当成绣球抛上抛下,玩得不亦乐乎。

    ……差点忘了这俩死心眼的镇门兽!

    当辟邪张开了血盆大口,正欲咬上半空中闪闪发亮的珠果时,绛月冷笑道:“吞食已开灵智的宝珠,你就不怕孽债缠身?”

    到底不是寻常妖兽,坐守生死门千百年,断然不可做出违背修行之事。

    辟邪庞大的脑袋偏了偏,宝珠一溜烟滚落在地。

    易子朔见绛月并未受伤,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此时二人贴得太紧,他仿佛将对方环在了怀里,甚至能感受到她吐息间微微起伏的身躯,犹如振翅的红蝶,纤细娇小却蕴藏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易子朔不着痕迹地松了手,又略显生硬地移开目光,转而去查看宝珠的状况。

    于光古他们为了瞒天过海,施下了封印咒。

    他刚一解开,宝珠便化作熟悉的白净小人,抬眼看看四周,发现天上有两只巨大的兽眼正对着自己。

    小精怪还未惊叫出口,再一眨眼巨兽就消失不见,面前却多了个陌生女子,被她一手掐住了双颊。

    女子细细打量片刻,许是确认了宝珠的身份,不禁感慨:“想不到仅隔了九百多年,就再现灵宝成精的异象,看来这条通天路又该热闹了。”

    高傲自矜的妖兽不常以人身示人,但易子朔只被她的话语所吸引。

    九百多年……

    九百多年前,云雾山经历了血腥一夜,令无数修士谈之色变,更有甚者将其划为永不踏足的禁地……

    九百多年前,这条路上也曾有某个宝物开启了灵智,同样受到镇门兽的重视……

    易子朔思绪翻涌,内心的波澜久久不平,仿佛窥见了其中的秘辛。

    “前辈,”他上前一步,施礼而问,“那九百多年前的……可是神仙芝?”

    话音已落,他难免忐忑,并未察觉到身后的绛月猛然望向他,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易子朔此人何其敏锐,以宝珠为鉴,自能生出这般大胆的猜测。

    不过是……意料之中罢了。

    而辟邪轻描淡写地瞥他一眼:“自古以来,守门妖兽不得轻易为过路者解惑,凡事皆有价,而你未必能付得起。”

    易子朔深知其意,当年师尊为求一问散去半生修为,只得来寥寥两句,也未能解开心结。

    石身狻猊、辟邪被生死门赋予洞悉门后万物的法力,却也被天道无形的规则所约束,无法干涉过多世事,不然真凶早该从他们口中得知了。

    易子朔仍维持着躬身施礼的姿势,语气坚定:“此番奉师门之命奔赴云雾山,誓必要拨云见日,探明真相。奈何世事难料,唯有道心未变,即便今日无缘入生门,也会揭发小人行径,还宝珠自由。晚辈斗胆,自认为此举助您修行,算作功德一件。”

    辟邪并未忘记先前的失职,她注视着面前暗藏锋芒的年轻人,思量了半晌,才开口说:“规矩就是规矩,你们未携路引,入死门、走阴路已成定数,否则在此现身的该是石身狻猊。”

    “但是……”女子话锋一转,视线不经意地从绛月身上滑过,又缓缓道,“宝珠之事非同寻常,念在你们有功,老身可解答三问。”

    绛月盯着她,言语意味不明:“镇门兽可真是大方。”

    易子朔也有些意外,但辟邪代表着生死门,心中自有考量。

    “先回答之前的一问。”

    神仙芝是否与宝珠有相同的经历?

    众所周知,仙家灵宝承载天运降世,至于降在哪一方向来不可预测,但在九百多年前竟顺利卜出了卦象——云雾山。

    各方宗门在讶异的同时也跃跃欲试,皆以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今,却被辟邪一语道破天机:“神仙芝,已入世。”

    答案明了,反而让易子朔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中。

    女子又扫一眼脸色难看的绛月,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古怪一笑:“老身允许你刨根问底,只不过……三问也许不够。”

    镇门兽目光如炬,看透无数来者藏于心底的猜疑,再引人一步步接近真相。

    而绛月以前就不愿与他们打交道。

    一问复一问,无穷尽也,待到身上空无一物,才得来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好在易子朔能察觉出对方的妖性,决定在此悬崖勒马——有缘三问辟邪已经是意外之喜,理当珍惜。

    绛月定了定神,向他提议:“死门之后的路定是诡谲难测,既然我们避不过,那为何不趁此问一问其中的危险呢?”

    毕竟修士历来的典籍里少有死门的记载,想要未雨绸缪也是合情合理。

    易子朔正有此意,于是二问辟邪。

    女子面不改色,只送给他们一句话:“幽冥古道,青灯为引,献出身上最宝贵之物,方可寻得生路。”

    尽管二人对此都一知半解,但还是选择牢记于心,也许只有踏入死门后,才会明白其中的真意。

    “还剩最后一问。”辟邪出言提醒,目光在两人间打转,眼底闪过一丝兴味。

    绛月死死捏住手骨,试图平息体内躁动不安的妖力。

    辟邪对门后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然也包括她的。

    身怀秘密,如履薄冰,从九百四十一年前隐匿至今,岂会全凭运气?

    绛月向来清楚该如何解决麻烦,但这一次,她倒是有些不愿……

    “第三问,”易子朔没有踌躇太久,眸光朝一旁动了动,最终开口道,“他今后会如何?”

    绛月愣怔了一下,随后意识到他所问的,是方才救下的宝珠。

    ……不问往事,不问前路,反而关心一个萍水相逢的妖灵么?

    就连辟邪都早已把宝珠给遗忘在角落,她渡去一缕风将其捎来,重化人形的宝珠瞬间感知到天敌,像只小兽般手脚并用地逃离。

    守门妖兽可没有哄幼崽的耐心,随手抓起宝珠一只脚,任由他倒着小身板在空中乱扑腾,末了不免叹气:“他的确算是个难题。”

    一颗本该入腹的灵果变成这样,让镇门兽也很无奈。

    对于已开灵智的宝珠来说,瘴木林并不是个好归处,而他的灵气化形还欠些火候,又不能远离瘴木林。

    “罢了罢了……”辟邪再叹了一声,将宝珠提到眼前,“看在有人为你动用了一问的份上,往后就跟随老身在此修行,不枉来人世一趟。”

    宝珠还在挣扎,憋红了一张小脸,已是极不情愿:“你就想趁机吃了我!坏妖婆!”

    见到这一幕,绛月不禁低头掩住了唇角。

    这下可不得了,辟邪总爱自称“老身”,却不容许别人唤一声“妖婆”。

    果然,辟邪下一刻就磨牙道:“再乱动,真把你给吞了。”

    辟邪所幻化的女子虽看不出年纪,但五官凌厉,不怒自威,稍稍冷下脸就很有威慑力。

    小精怪总算歇下来了,模样可怜兮兮。

    正旁观的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眼:宝珠看来是性命无忧了,只不过……往后的日子或许不太好过。

    三问已毕,辟邪忙于教训不听话的小精怪,没功夫搭理他们。

    绛月重新翘起嘴角,得空“打击”身旁的这位易修士:“你恐怕浪费了一问。那两只镇门兽贪食宝珠无数,也到了该还债的时候,岂会真的置之不顾?”

    易子朔却并不后悔:“能遇上宝珠,既是劫数也是机缘。最后一问用在他身上,这趟也算是有始有终。”

    绛月笑了笑,不置可否。

    能遇上他,又何尝不是宝珠的机缘?

    倘若当年神仙芝遇上的尽是像他这般的修士,那么一切都该截然不同吧……

章节目录

总有道士在等她掉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聊破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猫影何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影何在并收藏总有道士在等她掉马最新章节